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神木话中的助动词"敢"有多种用法,可表有胆量、允许、可能、要等,可分别称为"敢1""敢2""敢3""敢4"。这几种用法之间存在引申关系,其中主要涉及主语的范围,动词的语义特征、语义关系的扩展、句子语气的变化等因素。本文描写神木话"敢"的上述用法,并通过与周边方言及元代口语文献的比较,讨论助动词"敢"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山阴方言口语中仍保留和使用着不少元明时期的词语,有的古今词义、词形基本相同;有的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形式上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异,形成了同义变体;有的词义有所扩大。文章择释一些有特色的词语,并举例说明用法,以期为晋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3.
梅县方言"有(无)"句的特殊用法,主要体现为可以出现在谓词前,也可出现在谓词后。本文主要对这两种用法的"有无"句进行分析,阐明它们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并通过共时的比较,说明梅县方言"有(无)"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有没有否定标记出发,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讨论临沂方言中否定词的用法。有否定标记的否定词"不"类、"没"类和普通话有很大不同,"孬"、"哪"类、"算完"等没有否定标记的词语表现出临沂方言浓厚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论文依据1919年以来百年间各个时期的主要体育史专著,考查了中国体育史中"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中国现当代体育"和"世界体育史"话语的形成与史观范式的形成演进,指出由于中国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需要和语境变化,形成了不同的体育史话语与研究范式,并对今天的体育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这搭、那搭、哪搭、兀搭"疏证--关中方言词语疏证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搭、那搭、哪搭、兀搭"是陕西方言中最为常见的一组指示代词.它们在近代汉语中有不同的书写形式.从其疏证中,可知<汉语大词典>等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静""闲"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经典话题.先秦时,儒道两家以"舞雩风流"和"虚静"为切入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闲"与"静"对于"人的自然化"这一要点的反映.后在此基础上,魏晋时期将对这一组合型范畴的运用转向了创作论领域.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详尽阐述了"闲""静"由创作心态到审美感兴这一内部的层递式发展,赋予了它们作为审美心胸的意义.从人格境界到创作心态再至审美感兴,"闲"与"静"由"人的自然化"转向"创作的自然化",且有明显的朝"生活的自然化"方向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在等级社会中,"左""右"被赋予表达尊卑的语义."左""右"尊卑在古代官制和文献材料中的本质是认知机制影响下空间方位在社会心理方位领域的运用;而在社会风俗中,"左""右"则与阴阳观念紧密结合,"左""右"尊卑的实质是对阴阳的崇尚.近代以降,相关的尊卑语义不断淡化.  相似文献   

9.
《尉缭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兵书之一,历代对于它的真伪有过不少讨论,1972年山东临沂汉简的出土打破了前代学者的疑虑。北宋时期,《尉缭子》与《孙子兵法》等兵书被编成《武经七书》,对于研究战国中期的战争、政治、军事,有重大意义。历来对于"杀兵"、"挑战"、"原野"几个词语的解释有很多种,本文结合《银雀山汉墓竹简》这一地下出土材料,对这几个词语进行细致的考释。  相似文献   

10.
尖团音是尖音和团音的合称.尖音指古代精清从心邪五母的字中今韵母或介母是[i]、[y]的,尖音字就是精系齐撮字,读[ts-,ts‘-,s-];团音指古代见溪群晓匣五母的字中今韵母或介母是[i]、[y]的,团字就是见系齐撮字,读[t(?)-,t(?)‘i、(?)-].近代语音的一大变化是北方话绝大部分地区尖团音混合而不再分.即在约十八世纪以前,不但齐撮呼的见溪群晓匣已经变了[t(?)-,t(?)‘-,(?)],连精清从心邪也变为[t(?)-,t(?)‘,(?)]了.不过见系齐撮舌根音的舌面化比精系齐撮舌尖音的舌面化要普遍得多,而精系舌尖音在北方的极少数地区还有保留,即这少数地区还有尖团音问题.在这些保留尖团音的方言中情况又有不同,一种是见系保持[k,k‘,x]精系保持[(?),(?)‘,s],如胶东半岛方言;一种是见系齐撮字已经变了[t(?)、t(?)‘,(?)]而精系齐撮字仍然保持[(?),(?)‘,s],如吴方言;还有的尖团音都各自变为一类,如晋东南阳城方言尖音是[t(?)-,t(?)‘-,(?)-],团音是[c-,c-‘,(?)‘-].l  相似文献   

11.
<正>语言学习自古便十分重视读,尤其注重朗读。"书声琅琅"早已成为学堂的代名词,更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的古训。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更是传为千古佳话。201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阅读要求中更是均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首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因课堂时间紧张,更多的老师选择了"扫读""默读";学生越大越不喜欢在课上朗读;老师指名读书时,学生有的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有的断断续续,毫无美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是上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书中出现的限定范围副词有"独""唯"等。从语法功能和语义指向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并加以详细的描述,希冀对了解上古汉语范围副词系统,特别是限定范围副词有所补益。《战国策》限定范围副词属于上古时期的限定范围副词系统,常位于谓语前,少数也可以位于名词前;其语义指向以后指为主,具体所指不一,部分限定范围副词语义还可以前指。  相似文献   

13.
大同位于山西省的北端,属于晋语大包片。在大同方言中",赶"可以作动词和介词,但主要的用法是作介词。作动词时,没有普通话的义项多;作介词时,比普通话用法丰富而且复杂。本文讨论的内容和列举的例子主要以大同市所辖各区为主,通过对大同方言词"赶"的使用情况加以具体的描述、分析和说明,与普通话的"赶"进行比较,说明大同方言词"赶"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4.
给书作注,按传统思维定势,就是“只有书对书,有所本,才是可靠的、正确的”.而给明代末年用山东方言口语写成的《金瓶梅》作注则比较困难.那么,我们只好以时代相近的用山东方言口语写成的其它作品——如《醒世姻缘传》等为参照系.但是,给《醒》等作品作注的先生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过我们还知道,语言因素中有许多超时空成分,有些方言土语虽时隔几百年,却依然活在群众口头上,有的则可以从山东各县方言志里、从《山东方言词典》里找到端倪.也就是说,虽无案可稽,但毕竟还多少有点“照茬”.实在找不到的,就只好“书对口”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新秦"、"新秦中"作为两个地域范围名称,出现于秦汉时期,后代沿用。到了唐代,政府设立新秦郡,从此"新秦"成为一个有明确地理位置的行政区域名称。我国学者对"新秦"、"新秦中"所代表的地理位置、范围已经多有论述,但对于"新秦"与"新秦中"两个名称的来源、形成时间、区别却并未多加关注。文章从这几个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得出"新秦"、"新秦中"词义不同、来源不同、两个词的出现与使用的年代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一诺 《阅读》2012,(10):40-41
同学们,英语世界里有大量形似或义近的词语。在涵义上,他们有的互相接近,有的却大相径庭。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两组吧。1.every day与every day every day的意思是"每日的,日常的",只能做定语,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而every day的意思是"每天地",它只能作状语,通常位于句末。如:  相似文献   

17.
方言的拟音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要保留标本、就必须有准确的语音模拟。在模拟过程中,首先的、当然的是要准确分析方言的实际读音,同时要仔细区分整个方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语音规律,因为这些发展规律是方言语音模拟的重要依据之一。甘谷话及其相邻一些地区存在着一种特殊声母,该方言中将"猪、出、术、如"与"足、醋、酸"两组在普通话中不同的声母合而为一,该方言中这些字的拟音应该是[tv]、[tvh]、[v]、[jv];而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t∫、t∫h、∫、廾"。这些认识方面差异的产生除了由于研究者对这些方言中这一声母音素的分析存在着差异外,也与研究者对中古汉语甚至上古汉语声母的认识存在着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陆宗达先生在阐述训诂与方言关系时说:“我国古代的学者和训诂学家,不但对前代的古语十分重视,对各地的方言也早有研究,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见《训诂简论》第三页。) 福州话是诸方言的一种,她保存了许多古音和古义。许多古代汉语词汇还必须依赖现在的福州方言为之疏证。因为有些古籍中的词语,至今尚无工具书提及它的意义。例如《汉书·邓(徒乌)传》有“并托青盲以遯世。”其中“青盲”一词只活在口语中,又没有其他同义词可以代替,这时只有依靠方言来解释,“青盲”在福州话中就是“瞎眼”。“青”者,“黑”也,原来盲人中有一类“睁眼瞎”的叫“光瞎”,“青盲”同“光瞎”是盲人中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19.
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人口增殖,大量农民弃农经商,并根据地域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商帮。在内地商帮里,那些从事传统商业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商人主要有两种:行商和坐贾。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商人?二者对经济各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各大商帮里,徽州商帮是第一大商帮。在此以徽州商人为例略论行商与坐贾。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有多种形象,不同的形象反映了时人对大熊猫的不同认知.文献记载中的大熊猫是食用铜铁、似熊、似豹的猛兽、珍兽,也是英雄和仁义的化身,不同大熊猫形象与时人对大熊猫的认知程度、大熊猫的生存范围和大熊猫的生物属性有重要关系.将大熊猫看做是治病良方、珍贵贡品和化铁消食的错误观念,是历史时期大熊猫种群数量减少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