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儿童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哲学意义上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学习方式的本体价值、方法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之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中之重予以塑造。  相似文献   

2.
少先队作为党的儿童组织,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作为育人目标;同时,少先队活动也是一门学科活动,与所有学科一样,“天然地”承担着育人的使命。少先队建立六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互相合作,共同作用,形成了育人的强大合力,对促进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少先队的育人功能,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牧式教育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教育认知及教育生态,旨在唤起儿童的生命自觉,让儿童在自然、自由和自为的学习认知中充分发展、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4.
教师成长是一所学校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障。西安市铁一中学积极探索基于专业自觉的教师成长之路,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立德树人,以坚守教育本质增强教师的教育使命感;二是科学管理,以优化用人制度强化教师的学校归属感;三是研训并行,以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价值存在感;四是多管齐下,以搭建多元平台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教育自觉”的概念缘起于“文化自觉”,教育自觉建立在实践、反思、对话的基础上,通过教育主体觉醒、教育“先觉”带“后觉”、教育总体性觉醒的初成、教育自觉对于教育主体的反作用这样一种回旋上升的过程,不断促进教育活动向着更加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学的独立地位得不到重视,多元文化下的价值选择困难致使我国没能出现大范围的教育自觉,而社会、家庭、个体的共同努力是实现教育自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吴薇 《华章》2011,(23)
本文就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三个方面就魏晋时期主体自觉的转型的表现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胡邦岳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09-111
首先阐释了语言、文化的内涵,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强势方言亚文化与普通话主体文化的关系。在当今大力推广普通话,全球兴起学汉语热的时代背景下,强势方言表现出一种对普通话主体文化的自觉,强势方言这种本真状态反映了当今方言普通话共生共存的语言生态,在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主体多元复合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基础,实践的过程即主体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主体的不同形态,是与它们的实践一致的。主体的形态在实践中逐步趋于完善,主体自觉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性日趋成熟的过程,能动的主体性与自觉的主体活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双主体悟导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师生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两个平等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导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悟学"活动的主体,两者互为条件、和谐共生,共同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自觉发展.其实质为在该课堂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实现两个平等主体的课堂主体自觉,其基本特征为双主体的情境共在性、发展互促性和目标协同性.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主体的课堂悟学自觉需求、唤醒大学生主体的课堂悟学自觉意识、提升大学生主体的课堂悟学自觉能力、促进大学生主体的自觉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10.
人民城市是城市发展主体自觉的必然结果,内在实现了人民主体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彰显城市发展的主体价值,而且指向人民主体的空间展开与实践.可以说,人民城市推动城市发展的重心由外在的空间实体的扩张向内在的人民主体发展与实现的深层转换,突出了城市发展的主体性、目的 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人民城市推进了当今中国城市发展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主体意识由市场意识、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构成。必须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典型示范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使学生能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会用批判或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勇于进行"问题提出";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样一种精神,凡是都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养成提问的习惯,尊重学生学习的合理思考,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会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数学活动产生一种自我意识、自我分析与自我调整,从而使学生善于恰当的进行"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体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作为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觉认识和改造的意识,主体意识内含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公民意识、人格意识、受动意识等。全面探讨主体意识的具体内涵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主体性、人的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体意识是在法治状态下公民对自身权利和地位的自觉意识。它是在商品经济阶段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不断扩充自身的内涵。由此形成的主体意识诸因素(公民、权利、责任、政治参与、法律等意识)反过来对法律建设产生特别的铺垫作用,是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观念要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材史,考察不同历史时期文体意识的衍变。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反思:应强化文体意识,加深对文学文体功能的多层面认识;寻找相关上位学术领域生产学科新知识;细化文体知识与能力的分级描述并优化终极评价。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两性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社会也提供了各种利于女性独立生存的条件,当今有越来越来多的女性走出家门,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目前存在着女性主体意识逆转的倾向,该现象是主客观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性的成长和发展,不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树立女性积极的主体意识,是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础,是实践女性主体地位、实现女性权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是学生参与的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也是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本文论述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提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材料,并营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态的学习环境,从而激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由于缺乏主体意识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把物质本身客体化为世界本原,相应地把意识看作对抽象物质的反映,从而背离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原则。在哲学史上,存在三种主体性,与此相应,物质和意识各有三层含义。马克思的唯物物把看作是对象,现实、感性,看作是实践活动的产,把意识看作是对象,现实、感性和反映。  相似文献   

19.
强化、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生自觉进入课堂的条件下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丁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英国妇女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转折性作家,开启了展现女性意识的先河。她的作品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智慧,通过以女性为主体的立场,塑造了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以其最受欢迎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为例,来阐述她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