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其中文化交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同欧洲,在与其他地区的交往过程中,以各自璀璨的文明,吸引着其他民族的目光。虽然中国与欧洲在交往过程中阻力依在,但我们相信中欧人民在交往过程中,可以在已有的良好关系上,继续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2.
欧洲古钢琴音乐的起源,早在十七世纪以前,受到中世纪弓弦尔器的影响而发展建设起来。在中世纪欧洲的乐器就确立了弓弦乐器为主。当时的一种乐器叫洛塔琴,它是一种拨弦乐器,又是弓弦乐器。第二种乐器是维沃尔,这种乐器是法国游吟歌手的弦乐器。维沃尔是小提琴的前身。弓弦乐器的演奏如歌的旋律,感人极深,被人喜爱。它大大地促进了乐器音乐的独立的发展。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音乐文化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进步倾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多彩,人文主义世界观,为艺术发展创造了非常自由的条件。音乐的主题,形象…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交流,"丝绸之路"的"凿空"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输送新鲜血液,造就多样形态,融合发展传播的重要作用。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大致经历了秦汉及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三个阶段,西乐东渐促使宫廷雅乐衰微,各民族乐器的共存催生了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丝绸之路"让更多的音乐形态和形式发挥发展起来,最终极大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发展模式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云南民族交流的演生转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交流途径对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运用文化学、民族学的理论对其原因、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经济、文化、人口、效量、地理等因素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现代派产生以前,中国美术对世界美术的影响很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18世纪,中国美术却是以一种非常间接的、极其微妙的方式在欧洲园林艺术里得到了某些体现,对欧洲园林艺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中西方美学思想关于自然美、空间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形成的中西园林艺术差异,由于中国园林艺术影响,整齐划一,以直线和对称形式为基调的欧洲古典园林向中国自然风致园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法国的古钢琴音乐是室内艺术,是宫廷贵族沙龙艺术。它是在这种环境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渐渐地这种音乐也在资产阶级的家庭里普遍流行起来,但从其产生起源来说,这是贵族艺术。这种艺术是精美细致的,有很多程式化的因素。大自然的现象,农村生活风俗性的情景是以田园诗的色彩来描绘的。在表达人的感情时作曲家避免强烈的、热情的表现,并且严格地遵守着“适度”的原则。优美、文雅——这就是表达人的感情的最高准则。程式化的宫廷的礼节影响着这种艺术的整个面貌。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富于特征的风格手法。在法国古钢琴音乐的作品里装饰音起着…  相似文献   

9.
从16世纪上半叶起,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程,葡萄牙、西班牙等早期殖民侵略者纷纷东来。葡、西两国政府在东方奉行商教一体的贸易政策,天主教耶稣会士也紧步其后尘来到东亚,他们来东方的主要目的是“做耶稣的勇兵,替他上阵作战,来征讨这崇拜偶象”的东方,进行一场精神战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先进性,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加剧,如何更好的理解中国元素,在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创新中国元素,实现文化元素在中国的"新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代表中国走向世界,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元素的内涵界定入手,阐述了中国元素是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和特殊作用,并对发展策略进行积极的探讨,旨在增强全国人民对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提升中国人民文化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树立中华民族的世界文化新形象。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主办的中欧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第一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中欧高教交流与合作平台"由此正式启动。来自中欧双方近70所高等院校的校长及代表约200人出席会议,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中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本次会议的"中欧大学校长对话"环节,英国诺丁汉大学助理副校长罗杰.伍兹介绍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发展模式,并对未来中欧高等教育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13,(10):12-14
2012年2月,中欧双方领导人正式宣布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4月,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与欧盟委员会教文委员瓦西利乌女士共同主持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双方签署了《联合宣言》并公布了《后续行动文件》。作为教育领域重要的后续工作之一,中欧双方同意适时设立"中欧高等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宗教和贸易,战争与掠夺.  相似文献   

14.
张俊茹 《考试周刊》2013,(26):23-23
音乐其实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对待音乐应该像对待语言一样。可以欣赏古典音乐,研究古典音乐,然后取其精华,创作出更好的、符合更多现代人口味的现代音乐。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经历过天崩地坼式的社会变革,但看待正统问题上则有不同的考量。明朝遗臣往往从南明的角度切入,多主“正”说,认为人心和血统是决定“正”的重要因素。面对清朝士人的质疑,他们用道统的角度解释南京不北援的原因,并着重点明南明继承了北京的正统,继而提出南明亡则统绝的观点。仕清士人从清朝入主中原的“势”入手,主张重“统”说,直至雍正时期才重新将主“正”说作为解释清朝正统的重要理论依据。不同正统观的解释实际是不同的政治话语,是士大夫及所属政治群体对于明清之际变革之下自身政权选择的身份认同,并在清朝华夷一统的大环境之下渐趋统一。  相似文献   

16.
科技合作是中俄两国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中俄两国科技交流可追溯至我国的元代。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了从元代到清代中俄科技交流起源、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特点,并归纳出国与国之间科技、文化交流的几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在的音乐教育深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在教学上以欧洲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这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以“音乐人类学”思想为指导,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目的是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8.
词的中外借用是在各民族的相互来往和文化交流中产生的 ,它丰富了语言词汇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随着各民族交往的加强 ,词的中外借用和文化交流也将会不断发展。因而 ,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有 8 0 0 0年历史的中国音乐是人类音乐文化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整个二十世纪 ,她却被笼罩在“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阴影中。建立有强烈民族色彩和风格的“中国音乐体系” ,让中国音乐回归到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正常序列中去 ,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作家,都是一棵故事树。编辑部以十六棵故事树为主题,邀请十六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创作精彩的故事,希望给小朋友们带去阅读的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