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幼儿园里是由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  相似文献   

2.
教幼儿舞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幼儿跳舞时,教师常会因幼儿把握不准舞蹈动作而烦恼。我通过学习和实践,感到教师教幼儿舞蹈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要教好舞蹈,首先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如教幼儿跳《小木偶舞》前,我操作着术偶表演各种动作,并放起音乐,让幼儿在观看木偶表演的同时,对音乐表现的内容有初步的印象。幼儿看完表演后,我再次放音乐,鼓励幼儿学木偶表演,此时有很多幼儿伴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  相似文献   

3.
一、优化课堂导入 1.承上启下,温故导新。在开展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活动时,我启发幼儿回忆故事内容,理解角色特点,主要依托三个连续的问题:(1)前几天.我们已听过“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鸡第一次受骗的经过。狐狸是怎样引诱公鸡的?谁能来学着狐狸的样子对公鸡唱一唱呢?听了这首儿歌.你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园的各科作业中,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内容和形式应带有游戏性,使幼儿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为了尽可能达到这一要求,我园教师进行了探索。比如大一班语言课上《金冠公鸡》一课时,先将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记住故事情节的顺序。在游戏中,老师表情朗诵故事,让四个幼儿戴上头饰,装扮成公鸡、猫、喜鹊、狐狸,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样幼儿掌握了故事结构,学会了“高耸耸的山头”、“急腾腾的河  相似文献   

5.
教室里十分安静,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在收听录音机里播放的《狐狸和小羊》的故事。故事情节激起了孩子们的义愤。这时,教师自然地将活动转入到第二个阶段。教师建议:“现在我们来折一只狡猾的狐狸好吗?”幼儿一致赞同。于是教师教,幼儿折,孩子们一边折,一边讨论刚才听到的故事,气氛十分活跃。折好狐狸的小朋友抽拉着狐狸的嘴,纸狐狸便活动起来。当大部分幼儿都折好时,教师问幼儿:“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处置这只狡猾的狐狸呢?”幼儿个个争相发言:我要把狐狸关在山洞里饿死;我坐在飞机  相似文献   

6.
通常,教师在交待故事(或诗歌、歌曲)的名称时总是这样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让小朋友跟着念几遍,要求他们记住。经常运用这种交待“名称”的形式激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既能吸引幼儿,又易让他们记忆的新形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给幼儿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我指着装有小蝌蚪的玻璃瓶问小朋友:“小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中,当教师讲完故事之后,一般都要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以启发幼儿的回忆和思考。但是,如果提问的方式方法不妥当,或者教师总是“故事讲完了,现在我请小朋友来回答问题”这么一句套话,小朋友的情绪就会转向低落,原先高涨了的兴趣也会一扫而光,注意力开始不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问题就在于教师未能采用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特别是这些套话用得太多,令孩子们厌烦,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会高。前一段时间,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游戏的方式向幼  相似文献   

8.
我在故事教学中,除了注意培养幼儿欣赏、复述故事的能力,还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听故事想问题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如讲故事《聪明的乌龟》,在讲到“狐狸马上就要抓到青蛙,乌龟看见了”时,要求幼儿想一想乌龟将要做什么。在讲到“狐狸转过来,发现是一只乌龟”时又问幼儿乌龟该怎样对付狐狸。变幼儿由过去单纯地“听”到“边听边想边讲”.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最动听的语言。”如何让幼儿听懂这“最动听的语言”呢?关键是要使幼儿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形象。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音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图片、幻灯、贴绒、木偶表演等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幼儿展开想象,更好更快地理解并感受音乐形象。例如,欣赏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组曲时,当狮王主题音乐出现时,教师随即在背景图中插入威严的狮子形象,幼儿聆听着音乐看着图片,仿佛见到狮王迈着雄健有力的步伐,一边吼叫一边从远处走来;当钢琴和小提琴先后奏出公鸡和母鸡啼叫的音乐时,教师随即插入公鸡母鸡高声啼叫的图,此时幼儿随之联想到公鸡和母鸡的大合唱……又如在欣赏《赛马》曲  相似文献   

10.
幼儿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具体、形象、生动的故事更是百听不厌。但有些故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单纯地听老师讲,或再让幼儿复述故事,就显得有些浅。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运用了故事新编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两只笨狗熊》这一故事,我是这样进行的: 1.先让幼儿一边看木偶表演,一边听我讲《两只笨狗熊》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两只胖狗熊大黑和小黑一起出去玩,在路边捡到一块干面包,他们在分食时互不相让,争吵起来,结果上了狐狸的当,面包全进了狐狸肚子。  相似文献   

11.
营造良好音乐氛围,搭建幼儿钢琴表演平台,选用优秀钢琴教材,拓展幼儿钢琴学习视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幼儿钢琴学习情趣,是培养幼儿学习钢琴兴趣之关键。在钢琴教学中,要以兴趣培养贯穿始终,以兴趣培养来达到音乐感、美感的培养,真正做到变“要我学琴”为“我要学琴”,更好的为幼儿素质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龟兔赛跑》是幼儿最喜欢听的故事,故事中骄傲、贪睡的小白兔和可爱、勤奋的小乌龟给孩子乃至成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当我又一次给幼儿讲这个故事,并请他们自己选择表演角色的时候,顺顺说:“我喜欢扮演小白兔,我要做一只跑第一的小白兔。”其他小朋友也都随声附和,因为他们太喜欢小白兔了。我有意按照故事情节去引导幼儿:“你们想  相似文献   

13.
课题的提出语言教学中,对要求幼儿掌握的故事,以往的教学大概有这样几个过程:一,以教师讲述为主,小朋友听,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大致轮廓;二,按照故事情节,教师问,小朋友答,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初步理解有关词汇;三,教师对故事进行分析,要求幼儿能记住故事的情节、角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话等等;四,教幼儿表演  相似文献   

14.
片断1:我们想这样庆祝元旦参观了木偶剧团后,孩子们对木偶的兴趣又一次被深深地激发:“电视节目里的木偶也是这样的吗?”“好神奇的木偶,我也想表演。”“布袋木偶真漂亮,我也想做。”……元旦即将来临,当我和孩子们讨论如何庆祝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木偶。“我想制作好多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年龄小,生性爱动、爱游戏,如果将语言活动与操作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动手促进动脑,展开思维和想象,我想是能够丰富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的。在语言活动中,操作活动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表演。有故事表演、情境表演、看图表演等,从利用的道具来分有指偶表演、木偶表演等。 二、游戏。根据语言学习的内容,自编一些有趣的教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三、操作图片。设计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小图片,让幼儿摆弄这些小图片,在摆弄中构思语言内容,然后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16.
唐玉平 《幼儿教育》2000,(11):26-26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故事课《老虎和黑熊》。一开始,老师便表演木偶戏给幼儿看,再让幼儿看幻灯听故事,又出示大幅连环画讲故事,还发给每位幼儿一本小连环画,一个小木偶台,以及老虎、黑熊指偶,让幼儿看图讲述和表演故事。半小时内,只见教具五颜六色,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讲课的老师累得满头大汗,但像是在唱独角戏,小朋友们并没有给予积极配合,他们兴奋异常,东张西望,吵吵闹闹。据说,这位教师为了准备这些教  相似文献   

17.
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每次提问,甚至在问题还没有提完时,总有几个反应敏捷、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在下面抢着回答,结果影响了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活动。于是,我尝试用“打电话”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当我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打电话时,小朋友都非常高兴,几个“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听音乐编故事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对幼儿作启发谈话,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发挥想像。我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教你们学一种新本领,叫听音乐编故事。你们在听音乐时,要动脑筋想,音乐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么样?看谁能编出最好听、最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说,幼儿就有了积极性,也会认真听音乐了。接着指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听的时候,我允许幼儿轻声议论乐曲中表现了什么。例如,一次我选用小班歌曲《春天》改编的管弦乐  相似文献   

19.
在集体教学中,导入方式的合理运用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故事教学也不例外、故事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教育价值,要充分展现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就应该努力寻求个性化的导入方式。只有选择一个适合故事特色、符合幼儿特点的导入活动,才能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将教师的“教”向幼儿主动地“学”转化,为幼儿全面学习语言创设好机会。  相似文献   

20.
娃娃学电脑     
上学期,我园添置了娃娃电脑。幼儿对电脑充满了好奇心,当老师操作电脑进行表演时,他们高兴得拍着小手说:老师的本领真大。我说:“老师也是刚学会的,只要你们用心学,也能学会。”接着又介绍了电脑的用途,使幼儿有学习电脑的兴趣。学电脑,首先要学会26个英文字母,开始幼儿较感兴趣,但学多了就要厌烦。于是我们就用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