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蜜溜溜”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露露爸 《母婴世界》2014,(6):138-139
露露即将迎来三周岁的生日很希望给女儿一份特别的礼物作为纪念。但认真一想,在物质充裕的社会,我确实想不到拿什么作为礼物送给女儿。不如,把和女儿 共同成长的这三年写下来,让这些美好的回忆呈现在纸面上,然后封存到女儿出嫁的那天。我想,这个礼物不任何礼物都弥足珍贵,意义久远。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孩子,由于兄弟姐妹少、居住楼层高、休闲方式个体化、父母过度保护等主客观原因,使得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相对薄弱,甚至出现种种问题。同伴交往对孩子社会化、健康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和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是父母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有父母呵护,在学校有老师关爱,因此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感情脆弱,有的情绪偏执等。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同学间因为一些小事闹不和.甚至行为过激的现象。一些小事看似平常,却反映出了孩子们极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不健康的心理。这些小事,如不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1年9月,我成了市实验小学的一员,开始了自己教师职业的生涯。近六年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接触广泛并了解他们之后,越发感觉到学生的各项习惯与他们的成长息息相关,习惯培养已成为教师必备的课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关于钱,我们总能听到两种声音。 一些孩子说:我想有很多钱,可以买东西。另一些孩子说:钱是脏的,钱买不到爱。  相似文献   

7.
李舰  安扬 《家长》2012,(5):6
"礼仪"一词由来已久,"礼"的原意为"敬神。泛表敬意、尊敬、崇敬",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礼"的形式,它包括礼节、仪式、仪容、举止。"礼"仪"合起来就是表达尊重、崇敬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各种困难与挫折,不管父母怎么保护,孩子终有一天会飞出父母的港湾,开始自己的生活。不如从小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帮助孩子养成积极面对挫折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各中小学也都在积极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有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  相似文献   

10.
郭校梅 《考试周刊》2010,(35):223-224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谢娟 《中华家教》2011,(12):28-29
据《江南都市报》报道:2011年9月19日,江西九江市三名小学生相约跳楼,被送到医院急救据了解,这三个女孩都才10岁左右当日上午,因为没有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三个女孩都没有去上学她们在家赶了一天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智力和心理有缺陷的学生,几乎每一个班级都存在。李波同学的教育过程,揭示了帮助这类具有双重缺陷的学生所需要的爱心、恒心和主动意识,指出了教师等待这类学生成长的巨大现实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13.
艾威 《家长》2012,(5):6-9
与大多数家长不同,我经常告诉儿子,学习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如果还有什么比学习成绩更重要,那就是文明礼貌。在我看来,与人交往时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学习成绩、工作成就,而是一个人是否讲文明、懂礼貌。  相似文献   

14.
  迎吉 《成才之路》2013,(17):76-77
现代社会的复杂和竞争是一条递增曲线,而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却是一条令人忧心的递减曲线。其中家庭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土壤,对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周柳梅 《广东教育》2011,(12):37-38
一、学生心理社团的内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重点在于积极的早期预防和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展主动积极的、塑造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专家曾预言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深刻的痛苦。美国一位资深的心理医生曾经断言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 ,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 ,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 ① 特定的社会环境 ,同样影响着青少年 ,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中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对北京市30多所中学 ,500多个教学班的2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 ,32 %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 % ,中度的占3 1 % ,重度的占0 1 %。②这一调查结…  相似文献   

17.
晏红 《家庭教育》2007,(6S):8-10
学习是孩子的专业必修课,快乐则是家长和孩子的公共必修课。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家长都应该把家庭营造成为亲子共同体察快乐的港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寻求“刺激”的时期,这种“刺激”其实就是幼儿心理发展需要的营养。幼儿蹒跚在路上,往往被一片落下的树叶所吸引,端详摆弄半天。“招猫逗狗”到处“闯祸”,到处“讨人嫌”,这是天下所有孩子的特点,而且总是“屡禁不止”。其实这正是他们寻求刺激,设法吸收营养,发展心理素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自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学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初由于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注和研究这项工作的开展,致使人们对这项工作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心理学等。直到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才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将中小学的此类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目前我国对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称呼,现在常见的叫法有: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学老师等。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将从事这一工作的教育者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为“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理论培训,在中小学从事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课或专题讲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家长教育等)的专职或兼职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10,(7):92-93
一定数量和强度的挫折能使孩子增长见识,磨炼意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挫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