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是人们谈(?)色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但(?)自(?)还没有找到(?)的药物来治疗之。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对付艾滋病的良策。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最终(?)于单个分子的(?)。于(?)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人造分子合成新的药物,用以发现并消灭这些急险分子。 报(?)《大众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经用电脑设计出了分子“钥匙”。有可能打开人体内诸如艾滋病和恶性肺(?)之类疾病的治疗之“(?)”。美国科学家用电脑设计出了一种称为QM212的人造分子团,并已在生物实验室里大批生产,促  相似文献   

2.
将来有一天你去看病时,情景可能更像因酒后驾车而被警察拦下接受的检查一样,你只需对着呼吸检测仪呼一口气,你患的是什么病,结果就会出来了。这是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们呼出的一丝气体中发现的细小分子可能有助于检查从移植器官排斥反应到精神分裂症的多种疾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生物现象,能够清除缺陷蛋白和细胞器。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多具有特定的病理性蛋白沉积,如阿尔兹海默病及帕金森病。因此,自噬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全面了解自噬在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可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个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子古生物学是一门以研究沉积地层中的生物分子化石从而得出生物化学结构的科学,所以也被称作分子地层学。生物分子化石指的就是沉积物中那些来自生物遗体、具有一定沉积、地层和古生物学意义的有机分子,它们虽然经历过成岩作用的变化,但仍保留原来的化学结构。这种保留了原来化学结构的生物分子化石可以提供很多的信息,不仅能研究出生物的一些身体组成成分,同时还能深入的研究与生物相关生理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日、英国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荷兰的伯纳德·L.费林加,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成就。那么,分子机器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从幻想到现实分子机器又称生物纳米机器,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小分子。尽管分子机器是化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但在医疗和其他领域会有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在为我们的生命负责?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细菌到动植物等一切生命,都由生物大分子主宰,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微观运动。生物大分子的主要类型有蛋白质、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类、脂类,其中又以蛋白质特别重要。 “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生物分子革命性的解析法 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生物有机体的基…  相似文献   

7.
说到老鼠,人们总是想到它们偷吃食物、毁坏农作物、甚至传染疾病等种种恶习。"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俗语,十足地道破了人类对于鼠类的深恶痛绝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鼠类全都有害,有一些鼠类极有经济价值,如松鼠的皮毛就可以做成皮革制品。如果你到大学的医学院、生物学院或是一些研究所去看一看的话,还会发现无数的老鼠充当着实验动物的角色,可以说,现代人类征服疾病的每一个新进展、在生物研究上的众多新突破,都有这些老鼠的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凭良心说,老鼠其实很伟大。老鼠所属的啮齿类动物从生命力和进化的角度来看更…  相似文献   

8.
人类从衣食住行各个角度利用生物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了。可是早先的利用只是被动的,后来随着人类逐步认识了生物和生命的本质后才发展到主动地利用生物。本世纪初期,人们尚没有搞清楚生物为什么能自我更新、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核酸。一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以至五十年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并证实了遗传物质就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此后出现了从DNA水平去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就形成了重组DNA技术(DNA recombination),也就是所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工程这个新技术可以按人类意愿设计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生物更好地为人类产生有用物质而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10月30日,20辆环卫车在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中石化加油站加注了由"地沟油"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这意味着单位和社会车辆都可以在这里定点加注生物柴油,这也是全国首次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从公交车到环卫车,再到社会车辆、未来的船舶用油等,如何在实现闭环管理的同时,让"地沟油"有个市场"出口",就成了狙击餐厨废弃油脂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的"舌尖大事"。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因为民众终于看到了"地沟油"制成的生物柴  相似文献   

10.
如何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科学家关注的问题。中国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研究所所长何大澄教授5月18日在北京宣布,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利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蛋白南质片技术筛选出15个肺癌血清标志蛋白分子。这不仅对发展肺癌的早期诊断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表明在我国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疾病的生物标志分子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或许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通过一滴血就查出人体是否有癌变倾向,而不是等身体里长出一堆堆的癌细胞才能查出。蛋白质组学是现代科技前沿,…  相似文献   

11.
把人的目的基因转移到牛的体细胞中,然后克隆出奶牛,小牛长大后就会产生乳蛋白,牛奶里有了人奶的成分,这样就能制成功能奶。这种功能奶还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这项技术被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就是通过克隆,让牛和羊的乳腺作为一个生物反应器,分泌出人所需要的奶,用来直接食用或提取制药  相似文献   

12.
正从水稻"种"出供人体使用的血清白蛋白终于从梦想一步步走到现实。日前,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获国家食品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进入临床研究。这是湖北省首个获批临床的生物一类创新药,也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水稻来生产的一类创新药。人血清白蛋白几乎全部从血浆中提取,近几年由于血液传播的疾病威胁日益严重,人们对血清白蛋白的安全性愈发担忧。武汉大学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13.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从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开始,地球上的生物已经进化了几亿年。而人类的生存、健康状态,在自然环境、自身个体差异等因素的不断影响下,其疾病的诊疗从最初无药可医的原始阶段到如今不仅最终求得身体的康复,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诊疗中的痛苦、费用,提高效率的高级阶段,从而催生了纳米生物材料力学。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学科,目前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联系着生物科学中许多分支学科。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之中与临床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无论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因、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还是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都能够运用到生物化学理论与技术。本文基于了解生物化学知识点在临床学科分布的基础上,优化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结构,并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物的进化     
地球上的生命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陆地有陆地的生物,水中有水中的生物。温热地带有生物,寒冷地带也有生物。所有这些生物是怎么形成的呢?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生物是由无生物发展而来的,生命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而现代的植物、动物和人,是由那些最简单、最原始的生物逐步发展而来的。自从生命在地球上产生以后,它们就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世界上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我国,这是一个常常有人提到的问题,许多人都回答不出来。但是,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就很容易回答。家鸡的祖先可能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从宏观走向微观,从静态研究进入到动态研究,从个别、细致研究发展到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研究。就化学研究而言,人们已经从分子内的结构与性质研究发展到探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超越分子的复杂体系,超分子化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6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名为”纳米隧道电穿孔”的新技术.或称为NEP。利用其给细胞注射基因治疗药剂时,不用针头,而是用电脉冲通过微小的纳米隧道.几毫秒内就能把精确剂量的治疗用生物分子”注射”到单个活细胞内。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站上。  相似文献   

18.
现在,你清晨的整理活动又多了一项内容——清洁完牙齿之后,把一个唾液传感器粘到牙齿上(固定在你的某个白齿上),这个像纸一样薄的小东西就会通过检测你的唾液,判断你是否患上肺癌、流感等各种疾病。这个唾液传感器中置入了很多特别的抗体,它们可以通过感知唾液中的分子异常而探测到早期疾病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刘鸿禧  常晓兰 《学会》2001,(5):21-22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遗传学尤其是分子遗传学则是生命科学中最富生机盎然的前沿学科.因为它有一个强有力和洞察性的理论. 遗传学的高级建筑就是基因(genes),它是一个贮存、传递与实现信息的遗传单位;其遗传机制从个体、细胞水平逐渐发展到了分子水平,遗传密码破译、中心法则发现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而生物个体发育与功能基因活动的调控问题则是其主要研究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总是与其生括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平衡状态之中。如果我们不认识或不完全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普遍联系,就往往会由于一些盲目的行动使自然平衡遭到破坏,甚至引发一系列预想不到的后果。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不如分析地将生物从世界的一个地区引种到另一个地区,就是造成这种后果最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