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实效性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本身的缺陷;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不过硬;教育对象的认知矛盾等。只有转变道德教育观念;创新道德教育内容;改进道德教育方法;优化社会道德环境,才能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这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途径指明了方向。以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一致性为视角,探究二者融合的途径,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试析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积习之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积习之弊主要表现在:学校模糊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区别:实践中对道德规则与社会规则的二元区分过于笼统;混淆了青少年道德成长“正常发展中的反常”和“真正的反常”,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道德教育实践过于依赖经验,忽视理论的指导效用。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愈益凸显出道德教育、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现实的国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大学生群体被社会寄予厚望,是将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成人起点阶段。这一切都向大学教育提出了要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池田大作道德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荣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6):37-41,46
日本池田大作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极其鲜明的特征,其育人目标突出地表现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其道德教育的内容重视对人的心灵塑造;在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上避免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主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教育途径,并且这种教育不仅限于学生时期,更是伴随终身的终身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借鉴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高校非常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随着社会法治程度的提高,道德教育中的法治规范化倾向也日益明显,表现出制度体系法制化、教育内容法定化、教育模式规范化和师资建设标准化等特点,这对于改进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结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强化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整合融通,充分发挥资源组合功能和整体性优势,构建“规范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深入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分析,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出现的新特点,应改革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理想、信念面临新课题;二是压力问题,包括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个体内部压力等;三是“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应采取四条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整体构建高校思政教育途径新体系;切实帮助大学生减压;适用并利用“网络社会”;加强教育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思政工作队伍执业技能。  相似文献   

9.
从审美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构建崇高理念,提高大学生人格塑造的自觉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注重审美活动以“社会美”为中心理念;认识优美与崇高的不同内涵;在欣赏和实践中培养崇高理念;用崇高理念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课在“两课”课程体系当中独具特色。文章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首先,贴近学生,彰显课堂活力;其次.遵循道德教育规律,强化情感教育;第三,整合校内资源,强化实践环节;第四,加强师德建设,实现全员德育。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无聊症候群"特征、成因及调适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已有研究资料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分析了大学生“无聊症候群”的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大学生“无聊症候群”预防与调适的若干策略:(1)加强大学生社会认知教育;(2)加强大学生闲暇生活规划教育;(3)积极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要加强和改进成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三个文明”要常抓不懈;学校、家庭、社会要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传统的“看不见学生”的道德教育观念,提出从学生真实需要出发,在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建立必要的适切性,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看得见学生”的德育课程教学观,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是改革开放转型期人们对教育变迁的价值定位。大学生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其诚信建设是大学生高素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这一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探索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个人信用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管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俄官方推荐的两本《教育学》分析了当今俄罗斯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领域理论层面上的变化,主要涉及“教育的”、“世界观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的探讨及其中的矛盾与问题、方法论视角、主流导向、理论构想、实际建议等。  相似文献   

16.
李勤 《教师》2010,(22):8-9
学校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本文作者提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外部环境的改造: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繁荣校园文化、老师自身品德建设;②大学生自身内部条件的建设:提高道德认识、建立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德的沦丧和失衡,使得人们对“诚信”的渴望日益强烈。作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沿和重要窗口的高等院校,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理念,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表现,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的失落之处,仍应加强教育和培养;要用传统美德和现代精神,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新风尚;用理论教育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升华;用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用良好的校园化环境为培养大学生思想素质提供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信息道德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提出信息道德概念为重点的概念形成阶段;以明确信息道德教育目标及现状为重点的探索阶段;以信息道德课程与实践体系化为重点的体系构筑阶段;以信息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完善为重点的充实阶段。体现出三大变迁特征:理念层面从“客观禁律”到“主观参与”;路径层面从“零散化”到“体系化”;机制层面从“单科本位”到“协同育人”,构筑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环境影响、师资保障、认知培养等多方面挑战。借鉴日本的经验,反思其不足,我国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需要充实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质量和师资保障机制,营造“家、校、社”一体的信息道德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同时注意两个问题:一、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二、网络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正负效应同时并存。高校德育工作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