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301-306,311,419
理查德·罗蒂立足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和后哲学文化论,建立的协同性实用主义,批判分析哲学、现象学、传统的认识论、反映论、符合论和真理观,肯定解释学的功能与教化作用,否定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实在论,主张解构形而上学,创立无冕哲学,提倡工具主义、约定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心灵与社会的协同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8-2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可以作为哲学践行运动的哲学基础,两者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改善心境。变化的世界充斥着动荡和不确定性,身在其中的人们为此焦虑不宁,心境亟待改善。实用主义者不赞成赌运气、忧愁、祈祷和形而上学虚构等无效方式,认为改善心境的基本途径是好的思考和改善处境。好的思考伴随着好的感受并产生好的观念,好的观念使行动顺利;改善处境体现了人类的主动性,表现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控制环境。 相似文献
3.
刘宇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84-85
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从一开始它就脱离了传统哲学的樊篱,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登上哲学舞台,但任何一种思潮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有其深刻的根源。杜威作为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哲学的改造,为哲学找到了全新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4.
5.
美国是实用主义的国家,以实用主义为其哲学主流思想,其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的领土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来分析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表象,揭示其实质:实用是美国人指导行动的准则,已经成了他们的行为风格,扩张也就成了他们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张艳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都强调行动、实践,都注重功效,都被称为实践哲学。但是,具体分析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哲学。在本体论上,二者都强调实践对客观世界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实用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二者都强调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而实用主义哲学是以调和折衷为特点的主观主义和诡辩的方法:在真理观上,二者都强调真理的实用性,把真理和价值统一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依据真理的客观性承认真理的实用性的,而实用主义哲学脱离了真理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了真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杨苏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0-44
实用主义哲学进入中国,在一些学者推动之下得以传播并形成影响。为肃清思想界的流毒,教化青年,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张如心对以胡适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张如心批判实用主义哲学家所谓第三条路线、所谓经验和不可知论,指出实用主义哲学是马赫主义的翻版,它宣扬的一点一滴的进化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并指出实用主义的方法乃是主观主义和诡辩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樊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5):108-112
随着知识的现实作用越来越突出,当代高等教育已经无法回避价值问题而回到纯粹客观研究的"象牙塔"状态中。布鲁贝克看到了这一事实,在他回应美国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问题的时候,他一方面肯定传统高等教育追求客观真理的理性传统,另一方面也强调高等教育对使得自由求知得以可能的社会具有义务。在其《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他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依据,确信在民主主义社会生活模式下真理和价值结合的可能性,由此提出高等教育应以民主主义原则处理高等教育事务,并在理性与民主平衡下不断敞开对"高深知识"及其价值后果的探求,使高等教育在能继承其客观性传统的同时,亦能理性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10.
高云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25-328
移居北美大陆的清教徒继承了新教改革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遗产即因信称义的思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信仰退居幕后成了不可避免的现实,这偏离了清教徒们一开始所设想的蓝图。究其原因,一是法国浪漫主义、英国自由主义、德国的超验主义等欧陆思想的影响;二是新教的世俗化。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正是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结果,这在詹姆斯及其实用主义哲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詹姆斯及其实用主义哲学正是试图在科技发展与信仰保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因此,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正是为解决因信称义的新教思想在现实中产生的矛盾而出现的,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新教背景。 相似文献
11.
徐岩红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Z2)
立体派艺术产生于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当时欧洲经济、政治和社会局势紧张。伴随着精神生活领域里的紧张探索立体派艺术随之产生。立体派画家把艺术和理性认识对立起来,宣称艺术的任务是体现思想,其哲学基础是二十世纪初盛行的叔本华和柏格森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谢建罗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6):77-78
实用主义哲学是20世纪初一场世界性的哲学运动,它的影响力穿透了美国,漫卷了世界。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终极价值是实现个体和人类的福祉:检验标准是最终效用。而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大学办学特色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3.
董蕴菡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22(2):45-48
泰纳认为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种因素。种族是指人出生时所带来的那些固有的和遗传的性质,这些性质因民族的不同而对各民族的艺术具有影响。环境分物质环境与政治环境,泰纳从实证主义角度说明环境对艺术的影响。时代被泰纳称为精神的气候,一个民族精神的气候影响民族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杨天平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7-12
美国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走过了世纪之旅,形成了70年代实证科学的第一个高峰及其后的后实证科学乃至当下科学与人本、客观与主观、事实与价值、组织与个人等二元整合与多元并置的第二个高蜂。 相似文献
18.
杜威在其实用主义哲学中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经验来自于真实情境的刺激。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情境的构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教育装备作为教育情境构建的基本载体,在构建教育情境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后亮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3):40-43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他考虑美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于以往哲学家对于经验的理解,杜威认为经验是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的生活得以展开的基础。它超越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模式,应当是哲学的立身之本。艺术的根源在于人的经验;它的特征不在实体性,而在经验性。美学理论必须把握艺术的经验基础,并能够对改善人们的日常经验发挥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