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地山和林清玄的散文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方面部深受佛教的影响。佛教思想对于深化、净化作家的情感、增强散文的神圣感和神秘感,提升散文的审美情趣,起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清玄先生是台湾著名的乡土派作家,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引入到散文中来,为散文写作开创出一种独具风格和魅力的崭新写法。  相似文献   

3.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许地山、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着浓厚的佛文化色彩。二人的散文都以展现佛的悲悯情怀为主题,善于将禅的机锋和对日常生活的体悟融为一体。许地山侧重于阐释佛教“苦”、“空”的根本精神,且常常陷入佛理与真爱的困惑中,其散文多呈现出矛盾和迷惘的色调;林清玄多抒写从悲苦中提升、净化而来的感动和欢欣,注重开启心中的星月,其散文清澈明朗。  相似文献   

4.
林清玄的创作是一种整合创新,他将佛学与东方的审美智慧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散文美学意境。林清玄的文笔慈悲简静,清新流畅,浪漫醇厚,朴实中充满着一股感人的力量,他的作品给读者在浮华的社会和繁忙的工作中注入了一股清泉。说生活,道人生,探究生命之理,使其散文具有启智静心而又丰富的艺术魅力。一、孕育在语言中的蕴藉性"蕴藉性"源于我国古典文论中的术语"蕴藉",其含义是语言文字含蓄不露,但意义深厚。  相似文献   

5.
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在林清玄最好的作品里,实践和继承了“充实之谓美”,“大腓外用”,“返朴归真”,“空故了群动”等等我国古代圣贤的审美遗教和审美传统.这不仅说明林清玄散文的特色,也说明其散文的美学特征.但除上述特色外,林清玄散文还具有冲淡美的特色:内在情韵冲淡平和,外在表现形式简易平淡.  相似文献   

7.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杨志洁 《学语文》2012,(4):24-25
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说理散文,由事入理,情理交融,为说理散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赏析】 林清玄的这篇散文清新自然,蕴涵佛理,阐述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一边让我们享受着科技的便捷.一方面也让心灵接受冰冷的拷问.面对着种种矛盾与困惑.林清玄的散文如一棵青莲指引我们走向另一种境界。读懂林清玄就可以获得幸福的莲花.于是有人用佛理读林清玄。有人用人生读林清玄……可是世间没有轮回.时间也不会等待我们。释迦牟尼经历了世间荣华富贵顿悟了;得道高僧在数十年的坐禅中顿悟了;  相似文献   

11.
李艳 《贵州教育》2009,(12):29-29,32
《和时间赛跑》是台湾著名散文大师林清玄所写的一篇记叙文,这篇文章安排在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  相似文献   

12.
林清玄散以佛学智慧为底蕴,取得了气定神清的美学效果,形成了美与智慧的较好结合。  相似文献   

13.
林清玄的"菩提系列"散文影响巨大。文章主要从生态意识入手,从"菩提系列"散文所体现的浊乱的生态灾难、淡雅的生态审美诉求、简单的生态栖居观这三个方面来探求散文所体现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品树” 师:我们要走进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我们先来欣赏它。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写好2个生字。2.感悟散文语言的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以"奇怪"和"不确定"为线索理解内容,领悟蕴含的道理。4.体会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品析种树人的话,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育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识作者,知文体,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散文,它是被称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清玄的作品。对于林清玄和他的作品你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作家,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擅长写生活体验,从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着笔,以优美质朴的语言表达,阅读他的作品有如饮一掬甘美的山泉。《和时间赛跑》就是林清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相似文献   

17.
论丰子恺散文的佛教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子恺散文同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阐发了佛教的人生哲学和伦理观念,试图用佛教来解释人生问题,识破宇宙实相。这构成了丰子恺散文深层的哲理意蕴和独特的精神风貌。本文对这一人们较少涉及的论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淑娟 《成才之路》2012,(31):75-75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世界、关注人生,以或深或浅的佛语禅趣提点众生,以明晰的哲理启悟人生。本文从林清玄文章的选材和独特视角,浅析林清玄散文中折射出的真情、佛趣和哲理以及它给人的提点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丰子恺散文的佛教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子恺散文同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阐发了佛教的人生哲学和伦理观念,试图用佛教来解释人生问题,识破宇宙实相。这构成了丰子恺散文深层的哲理意蕴和独特的精神风貌。本文对这一人们较少涉及的论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者林清玄的一篇哲理散文 ,作者从种树人怎样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实和从与他交谈中获得启迪 ,感悟人才成长的规律。从生活小事入手 ,显现人生智慧 ,是林清玄作品的基本特点。教学时 ,应根据课文特点 ,引导学生感知事实 ,感悟道理 ,发表见解。(对课文特点的准确把握 ,是确定教学思路的重要依据)主要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充分地读1 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 美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 ,或选择合作伙伴自由地朗读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