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心理档案已成为当前各级学校档案工作中新的课题.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讨论学生心理档案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文章可谓层出不穷.但如何正确地使用学生心理档案,从而真正实现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却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心理档案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档案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规范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档案的内容,完善心理档案的建立程序,发挥心理档案的功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彭移风 《兰台世界》2006,(18):40-41
心理档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我国高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对心理建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樊晓红 《兰台世界》2016,(15):38-39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记录学生心理变化的重要媒介,它反映了学生成长过程中整体的心理变化状态。在我国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出现、心理健康解决机制不完善的紧迫形势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对高职生加强心理教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研究课题。而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环节。那么,如何科学地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呢?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档案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中仍有缺陷和不足,本文主要阐释了高校心理档案的管理原则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锦元 《云南档案》2007,(11):45-46
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有效解决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需要,是"以人为本,育人为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工作实践的具体体现。本文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针对性问题进行归纳和概括,为便于广大学生工作者在建立、管理和使用大学生心理档案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校心理档案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相继为入学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但在心理档案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心理档案工作专业水平低,心理档案制度不健全,心理档案建立手段单一,工作范围狭窄等等。文章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高职院校教育中,如何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为此,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建立学生专属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有关档案管理机制问题的议论已成为业界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围绕档案管理机制创新、档案服务创新等话题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这说明,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自身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档案管理机制本身的认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去除档案运行机制中一些滞碍事业发展的恶疾,而通过对自身的不断革新建立一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要求的良性运行机制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这里的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对高职生加强心理教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个研究课题.而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环节.那么,如何科学地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呢?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心理档案的建立是目前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文章从教师心理档案建构的必要性、如何完善教师心理档案的建构机制、如何科学管理以及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各项功能这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籍档案的利用是高校档案利用中的重中之重,在不断扩大的文化交流中,学籍档案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群体的关注,如何改善学籍档案翻译流程,建立学籍档案翻译利用的新机制是本文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心理复杂而多变。不掌握他们的心理,就难以真正了解其思想,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学生心理教育,旨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完善其品德的发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开展心理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建立心理档案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的过程,是对…  相似文献   

15.
心理档案能够及时记录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本文从心理档案建立现状入手,探讨从幼儿阶段开始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作用,并对实施过程注意要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其建立的程序包括确定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分析和反馈。建立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为职业院校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应关注的三个问题:需要怎样的共建共享模式;建立怎样的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如何以用户为中心拓展服务功能,形成良好的用户效益,并对三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郭芳 《档案管理》2016,(1):77-78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各个高校密切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心理档案管理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心理档案管理制度、改进心理档案建档方法、遵循心理档案管理原则、建立主动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使用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等策略入手,切实使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传统心理档案存在不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心理档案的建立、反馈、管理和使用方面有效探索了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与使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学生现有的心理面貌的材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预防由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如自杀、伤害他人的过激行为,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