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九义”教材人教社版第十册第十三课)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花的雄蕊和雌蕊;通过学生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传粉;通过解剖和投影片特写镜头的观察认识受精;认识传粉和受精是两个有序的过程,这样才能完整地了解果实、种子形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开花和结果》一节主要介绍花的结构、传粉与受精、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本节课的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准确记忆花的结构及准确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并在熟悉二者的基础上阐明花与果实种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正> 初中生物第一册中的“开花和传粉”一节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课堂上仅运用挂图或模型讲解,缺乏动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制作了“植物双受精演示器”。它能演示植物双受精的过程和花的结构,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深受师生的好评,下面就该演示器予以介绍。1 演示器结构(图1)  相似文献   

5.
能力是“自我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源泉。”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几点,多方面、多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自学能力 由于我校招收新生是按地段录取的,因此,大部份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阅读教科书,缺乏“读书”的习惯,自学能力很低。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首先抓好预习,提出新课的重点、难点,联系讲解已久的与新课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例如,“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一节,为了讲清“双受精”这个知识重点、难点.课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无籽果实     
徐苓 《生物学教学》2005,30(9):67-68
一般情况下,植物结实要经过受精作用,在果实的形成过程中,胚囊中的卵细胞经过受精,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也有一些植物可以不经过受精作用,其子房也能发育成为果实。这种现象叫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这样形成的果实,里面不含种子或只有败育的种子,因此,又称为无籽果实,如香蕉、菠萝、葡萄等。无籽果实有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在我县的生物学科优质课的评选中,欣喜地看到学生争相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境,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令所有听课教师耳目一新,为之一振,这一切竟都出现在同一堂课中。有一位教师在师生共同完成新授内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以后,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的学生结合桃花的解剖实验,说明桃花的基本结构;有的能够结合受精的过程图,详细说明了传粉和受精的整个过程,并把从花到果实的整个过程说得清晰明了;有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阴雨连绵,作物会减产,“春华秋实”等自然现象。学生在用自己…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 "种子的萌发"是初中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之前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传粉、受精到果实、种子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加深对对照实验中惟一变量的理解,进一步复习巩固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无性生殖>一节教材主要阐释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幼苗→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无性繁殖三个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怎样繁殖(一)》(人教社1989年版自然第四册)是在学生已有动物繁殖的知识和种向日葵的经验,以及学习了植物花的外部结构的基础上编排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开花植物大多用种子繁殖,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初步培养儿童用归纳法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了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认为特别要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1.要抓住重点。种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种子的形成是建筑在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和功能上的。因此,第一步先要观察和了解花蕊的构造。在观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物的果实是没有种子的,这些植物果实的形成没有按部就班地经过传粉、受精过程等自然过程,而是受到外界条件如经过冷、热、光等物理、化学催化或生物药剂的刺激后,由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单性结实.无子番茄就是没有种子的番茄,无籽西瓜是无核的西瓜,它们都属于单性结实,但二者的形成机理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单性结实现象湖南武冈师范学校(422400)杨大义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不含有种子或只含有败育的种子,故通常称为“无籽果实”。单性结实可分为自然单性结实和人工诱导单性结实。自然单性结实在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4.
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不含有种子或只含有败育的种子,故通常称为无子果实.单性结实可分为自然单性结实和人工诱导单性结实.一、自然单性结实在自然条件下,由单性结实产生的无子果实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果实(即子房壁和花托)的发育是靠受精后的胚珠与子房中的幼嫩种子产生的内源激素调节形成的.没有种子的产生.也就难以生成果实了.幼嫩种子产生的细胞分裂素是促进周围组织细胞分裂的主要因素.在种子发育中富含内源赤霉素与生长素,它们不仅促进幼果细胞扩大.还能促使果柄中维管束系统的发育,能防止形成高层,增加座果率.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高,有促进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等物质从植物的营养器官向果实输送的能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学必修2包含两个大概念,其中之一是“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基于受精作用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设计人教版“受精作用”一节教学,使学生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了解生命的延续性,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6.
生物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录像、动画、图片等技术的综合和集成,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生物学》第一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为例,制作课件,进行现代化教学探索。1教材分析和处理方案“生殖作用”这节课的重点是:①有性生殖的过程和意义: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因此,在复习一棵完整的被子植物的组成的基础上,先讲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从而引出了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性生殖的过程和意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一系列知识,在讲开花这一环节时,让学生首先观察盛开的鲜花。使学生对开…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物的果实是没有种子的,这些植物果实的形成没有按部就班地经过传粉、受精过程等自然过程,而是受到外界条件如经过冷、热、光等物理、化学催化或生物药剂的刺激后,由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单性结实。无子番茄就是没有种子的番茄,无籽西瓜是无核的西瓜,它们都属于单性结实,但二者的形成机理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没有介绍单性生殖和单性结实两个概念 ,而在学习过程中却经常用到 ,学生们对其总有迷惑之处。为此 ,我将其总结为下表 :  比较类别比较项目 单性生殖单性结实生命现象生殖方式结实方式实质  某些生物的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单独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  某些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的果实的结实方式。种类  天然的单性生殖和人工的单性生殖两种。  天然的单性结实和刺激性单性结实两种。实例1 .天然的单性生殖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其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就能单独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 ,也叫孤雌生殖 ,…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土地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知识以及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节的教学目的是:1.通过实地观察和具体推算,使学生了解土地面积单位公亩、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2.能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会解答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应用题以及单位面  相似文献   

20.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也是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发源地,它是植物体的构造和功能的一部分。在讲“种子”时,为了使学生的思想集中,我首先向学生提问:“一株绿色开花的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稍加思索就能回答是种子。接着又问:“种子为什么能发育成一棵植物体呢,它又是怎样发育成植物体的呢?”这些问题,一般说来,学生是一下回答不出来的。提问的目的也不在于让学生回答,而是为了点出这节课的主题和中心,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讲完菜豆、玉米种子的构造,我让学生找出两者在构造上的异同点,归纳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