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跳到月球上     
有个孩子的妈妈在厨房里洗碗,她听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什么?”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孩子的妈妈没有给他泼冷水,而是说道:“好,但不要忘记回来哟!”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跳到月球上@李霞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05,(12):58-58
有个妈妈在厨房洗碗,她听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妈妈怎么说?她没有泼冷水.骂他“小孩子不要胡说”或“赶快进来洗干净”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08,(5):40-40
"你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不要你管!""你是我儿子,不要我管?不想让我管,你给我滚出去!"他和妈妈又吵架了。他生气地跑出家门,越跑越远,也不知走  相似文献   

4.
李群 《教育艺术》2007,(12):8-8
最近读到一个小故事,题目是《我在等你说谢谢》.讲述的是一个有钱人的高档轿车漏油了,他希望有人帮他爬到车底及时拧紧油箱的螺丝,并允诺以百元大钞为酬谢.可是当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帮助他拧紧螺丝之后,有钱人却改变了主意,只拿出"5元零钱"给小孩,因为他觉得这点小事只需5元就可以打发了.哪知道小孩直摇头,有钱人又加了5元,小孩还是摇头,当有钱人说出"你再嫌少就不给了"时,小孩的话却让所有的人惊讶而感动.他说:"我不是嫌少,帮人是不要报酬的,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相似文献   

5.
<正>亲爱的孩子:你六个月的时候,开始坐上娃娃车,我推着你进行小小的城市探险。你小小的腿常常高高地举在娃娃车上,张得开开的,跷得高高的,一副大爷的模样。这时候,会有阿姨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把你的腿放平,说:"你是女生,不要这样坐。"这时,妈妈就会很正经地要求她们说:"请别这样对她说话,我不喜欢在小孩这么小的时候,就给她这些性别教育。"  相似文献   

6.
女人的眼泪     
彭霞 《高中生》2010,(15):61-61
"你为什么哭呀?"他问他的妈妈。"因为我是个女人。"她告诉他。但是,他并没明白。后来,这个小孩问他的父亲:"为什么母亲无缘无故地哭?""所有女人都会无缘无故地哭。"他的父亲只能这样说。  相似文献   

7.
“吃醋”     
今天放晚学后,我背上书包,就径直朝来接我的妈妈奔去。可是,当我气喘吁吁地赶到妈妈身边时,发现她身边竟然站着一个小孩。妈妈牵着小孩的手,一副亲热的样子,我连忙问妈妈:“他是谁?”妈妈笑着说:“是给你带的小弟弟。”我一听,气极了。这时,一位阿姨走过来,她还没说话,小孩就松开了我妈妈的  相似文献   

8.
除夕拾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关东糖、除夕饺子、元宵汤……"每每吟诵起这首歌谣,我便会回想起第一次包饺子的趣事。我家一直有着除夕吃饺子的习惯。记得那年除夕,自认为已经长大的我执意要加入包饺子的行列,妈妈却坚决不同意,让我别跟着捣乱。爸爸帮我求情:"她好不容易主动干点活,你就让她试试,也算培养自立能力嘛!"他说着还向我挤了挤眼,妈妈  相似文献   

9.
李东 《小学生导读》2008,(10):45-45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  相似文献   

10.
小笛信箱     
问:我妈妈不让我上QQ,说担心我被网上的坏人骗了。只有她不在家的时候,我才能偷偷地上,她回来的时候,我立马把QQ关掉。为什么别的小孩能上,我就不能上?(葛游谦)答:小孩跟小孩不一样,妈妈跟妈妈也不一样。你妈妈是一个特别担心你的妈妈,而你恰恰是一个应对能力不是很强、容易被人忽悠的小孩,对吧?所以,你要理解你妈妈,等自己再成熟一些之后,你会有较大的自主空  相似文献   

11.
“我是你的女儿,你的孩子,所以你要听我的话。请不要笑。这不是让你笑的,而是让你听的。否则我不原谅你。”说这话的是一个美国的小孩,她还在读幼儿园。她越是说“请不要笑”,她的“中国妈妈”越是觉得好笑。在中国,都是大人叫孩子听大人的话啊。  相似文献   

12.
能否不问     
常常看现场采访的电视节目。常常看到因种种原因与父母离散了的孩子被采访。常常感到采访人的残忍——那次是在儿童福利院,采访者将话筒对准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想不想爸爸妈妈?”“我爸爸死了。”女孩显然是不愿提及妈妈。“那你想妈妈吗?”“我妈妈不要我了。”两次都不作正面回答,那意思已表达得相当清楚,而且看得出孩子已经非常难过,该放过她了吧,可采访者仍穷追不舍:“那你想不想妈妈呢?”女孩的泪水终于滑落,她无法出声,只点了点头。也许采访者就要这样的“剧情”,以达到他制作节目的效果,可他实在太自私也太无理了。试想如若在现实生…  相似文献   

13.
能否不问     
常常看现场采访的电视节目。常常看到因种种原因与父母离散了的孩子被采访。常常感到采访人的残忍。那次是在儿童福利院,采访者将话筒对准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想不想爸爸妈妈?”“我爸爸死了。”女孩显然是不愿提及妈妈。“那你想妈妈吗?”“我妈妈不要我了。”两次都不作正面回答,那意思已表达得相当清楚,而且看得出孩子已经非常难过,该放过她了吧,可采访者仍穷追不舍:“那你想不想妈妈呢?”女孩的泪水终于直落,她无法出声,只点了点头。也许采访者就要这样的“剧情”,以达到他制做节目的效果,可他实在太自私也太无理了。试想如若在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4.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 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 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 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 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 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 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 不完。  相似文献   

15.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耿莉 《幼儿教育》2002,(5):30-30
妈妈领着她的小女儿在山路上散步。女儿说:“妈妈你看!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在飞,还戴着小降落伞。蒲公英妈妈不要他了吗?”妈妈说:“不是。蒲公英的孩子要去旅行,去认识河流,去认识瀑布,去认识山,去认识树……”女儿说:“妈妈你看!树叶宝宝从树枝上飞了下来,大树妈妈不要她了吗?”妈妈说:“不是。树叶宝宝要去给小蚂蚁当船,给小甲虫当伞,给小蚂蚱当屋……”  相似文献   

17.
爱的回应     
一个山里的孩子,由于妈妈时常唠叨,他感到异常烦躁.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便独自跑进山里,放声高喊:"我恨你!"山谷里立刻传来了阵阵回声:"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匆匆跑回家对妈妈说:"山里有个孩子恨我."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天,核桃树妈妈对小核桃说:"我的孩子,你是时候离开妈妈了。"小核桃闷闷不乐地回答:"不要不要,我不要离开妈妈。"妈妈心平气和地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依赖妈妈了。"小核桃似乎还想说什么,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把小核桃吹走了。小核桃落在了一片湿透了的地上,它一睁开眼睛就看见了棵小树。小树见他醒了就张口说:"你是谁呀,这么小,以后一定  相似文献   

19.
爱的净化器     
爱唠叨是每一位妈妈的天性。我的妈妈也不例外。每当妈妈唠叨我时,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声音告诫我说:"听妈妈的话,不要顶嘴,不要惹妈妈生气,妈妈这是为你好哇!"另一个声音充满挑衅地说:"把你的怒火冲她发泄出来吧,这样你就舒服了。"而每一次,挑衅之声总能战胜告诫之音。它怂恿我变着法儿地  相似文献   

20.
<正>亲爱的孩子,很多人知道我生你生得很不容易。有人会很热情地加注:"长大之后,一定要告诉她,一定要孝顺妈妈才行。"我总会说:"不要给她这样的重责大任。是我要生她的,她也很辛苦啊。"如果你可以选择在一个比较年轻的妈妈肚子里出生,你或许就不会被迫及早"面世",躺在保温箱里,全身插着管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