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旗袍的风采     
宋庆龄女士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受世人尊敬的女性,她出席重要会议或是在外交场合,总是穿着旗袍。旗袍作为中华女性的典型服饰,使女性更显得典雅端庄、光彩照人。旗袍上下一体。颜色花样一致,略胖的女性可借以显露丰满而不臃肿的神韵,略瘦的女性又能够体现精干与苗条;矮个子穿上显得体态修长,适中身材当然更是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突出优点,掩饰缺憾,这是其他服装难以比拟之处。1911年推翻清朝后,满族式官服被抛弃,旗袍却为汉族妇女所接受。民国初期,旗袍也被规定为女式礼服  相似文献   

2.
赵缨 《文化交流》2002,(3):12-13
深秋的一个傍晚,一对从事服装行业的孪生姊妹逛街逛到了电影院门口。电影院内正在放映电影《花样年华》,当姊妹俩看到影院门口那张电影海报时,顿时被《花样年华》中张曼玉身上的那袭旗袍吸引住了。她们以职业的眼光打量着那袭旗袍,两人兴致勃勃地议论起那袭旗袍的式样、布料、光泽以及种种的美丽。议着议着,姊妹俩顿时产生开家旗袍店为众姊妹缝制美丽旗袍的念头。  相似文献   

3.
旗袍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服装,不仅受到中国人、全世界华人群体的厚爱,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名。由于旗袍的形象优雅端庄,旗袍在世界上得到了艺术界、服装界的广泛赞誉。本文主要分析了旗袍的起源、发展历程、区域发展状况及当代旗袍的几个代表品牌等,并对现代旗袍定制品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瑜 《职业圈》2010,(31):46-49
"双顺"是清末民初北京专门制作中式服装最大的成衣铺,曾为宋庆龄、李宗仁夫人、里根夫人、王光美等出访订制旗袍,一度专门为使馆和出国人员订制旗袍。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双顺"旗袍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旗袍的顶尖品牌。  相似文献   

5.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旗袍流行了三百年,作为清朝入关前后八旗妇女的衣袍,在封建社会的贫穷落后年代,它不仅仅用来御寒保暖,同时也是区别身份等级的象征--只有宫里的皇太后、妃子、格格及贴身丫鬟才能穿旗袍,它属于宫里的礼服,是上等人的特权,而宫中普通丫鬟、佣人只能穿短袄长裤."双顺"是清末民初北京专门制作中式服装最大的成衣铺,曾为宋庆龄、李宗仁夫人、里根夫人、王光美等出访订制旗袍,一度专门为使馆和出国人员订制旗袍.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双顺"旗袍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旗袍的顶尖品牌.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次到访台绣艺术博物馆,总是被它的发展历史、精致工艺,以及馆内所收藏的时装艺术品所吸引。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克的代表作品《真丝全雕叠绣旗袍》,该作品被称为台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图案汇集中华名胜于一身,杭州西湖、北京颐和园、台湾日月潭……十个名胜景点在服装上的布局都是经过精细考量的,整件旗袍寄寓着祖国的吉祥和昌盛。据悉,该作品是四名绣花女工花了1770个工时(一个半月),以六千多根丝线精绣而成。1986年获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  相似文献   

7.
光彩『旗袍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瑞安有位非凡女子,人们称呼她就像天津人称呼“泥人常”那样直呼她为“旗袍玉”。她做旗袍的绝活,名声远播海内外。 应凤玉出身于旗袍世家,祖父、母亲专做旗袍。母亲深知这活又苦又累,她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再续她的手艺。然而做母亲的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为了生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8,(2):61-61
《奥运之城》;《北京风情》;《手艺北京》;《互动汉语》;《中国旗袍》。  相似文献   

9.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由法国每年主办一次。去年,2012年,第十七届展会在巴黎举行,中国有1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其52件瓷器和海派旗袍的作品参与,主办方为之颁发了展会荣誉证书。展会上,来自浙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设计制作的两件龙泉青瓷作品《碎玉》《珍珠梅瓶》特别吸引人,老外纷纷竖起大拇指,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连声夸道:"OK,中国雪拉同(西方人称青瓷为雪拉同)……"  相似文献   

10.
夫妻旗袍店     
一张裁衣案、一台老式脚踏缝纫机和一把60年代的电熨斗,是曹森林、傅秀红夫妇做活的全部家当。曹先生这爿小小的旗袍店位于既毗邻东单服饰街银街,又离商业繁华区王府井不远的地方。店前“专做旗袍”的招牌让人感到它的不平常。 8岁学艺的曹森林从业已60余年,傅秀红自22岁嫁到曹家,就在这间小屋和旗袍针线活儿打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