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艳 《体育科技》2011,32(4):153-157
课余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都能起积极作用。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科研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对高校高年级女生对学校组织课余体育的需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着手,认为从小养成的习惯、家庭的影响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的首要因素,学校良好的体育氛围、明确的监督机制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加强学校管理,引导健康生活;加强理论引导,树立终身体育观;丰富组织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行为等一些参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中课余体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教学一道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总体。高校学生在校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终生体育的理念和实现,关键看高校开展课余体育如何。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具有代表性高校的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针对山西省高校课余体育整体现状以及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山西省高校课余体育现状、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需求现状、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等研究结果,对促进学生的健康,促进高校课余体育的发展,以及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将会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且为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增进学生体质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战略措施。冬季体育的教育观念和冬季体育教学的目标对高校冬季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起主导作用,高校冬季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应注意将阳光体育运动目标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有机的结合,把握好校园体育基础设施条件硬件与体育文化软件的建设,处理好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从法规、制度和管理等不同的层面为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建设"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现状入手,对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从国家政策与法规中摸索高校层面如何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提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体育意识培养;重视高校体育资源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大力推进加强高校体育课深化改革;构建高校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现状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兼顾大学生兴趣,着重发展心肺功能;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上,应依据大学生运动能力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上,应考虑大学生运动能力的进步幅度;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为大学生课余锻炼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在校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校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青少年课余体育活动开展与体质检测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但青少年进行自主体质健康教育的态度良好、意愿强烈、能力较强。提出加强专业化体质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5,(10):918-920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体育意识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针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开展及管理的现状,探寻几点管理对策,为更好开展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道德品质、知识、指导训练、心理能力等方面,阐述一般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分析和探讨1名合格的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新课程标准下陕北地区农村中学课余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表明:场地器材设施、经费不足,师资缺乏等是制约课余体育开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办“体校训练”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强调指出:要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教育和体育的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如何进行改革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1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1、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学校数量据专家调查资料称,在194258所中小学中有1…  相似文献   

11.
二、深化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对策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体育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干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领导。15年《规划》实施的实践说明了课余体育训练应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是高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几个体育后备人才,更应该受到重视的是提…  相似文献   

12.
王宾 《精武》2011,(A1):11-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分析廊坊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揭示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高校相关部门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锻炼意识差;体育课外辅导和监督力度缺乏是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监督,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深化体育改革的内容,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阳光体育"在高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加强"阳光体育"在高校体育和增强我国国民体质的作用入手,对现阶段开展"阳光体育"遇到的阻力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阳光体育"在高校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促进"阳光体育"在高校有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对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和任务及管理与发展,并认为建立专项体育俱乐部以及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是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韦李 《体育科技》2010,31(4):125-131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广西区农村中小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学校篮球运动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广西区农村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教学时数占较大比重,篮球运动是大多数学生课余活动首选项目,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学校不多。器材与场地不足、领导重视不够、学生学习压力大、寄宿学生少、教师素质差等原因是造成篮球运动教学正常进行和课余体育活动中篮球运动开展的主要障碍。建议通过定期检测学生体质对学校主要负责人业绩评估、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场地与器材短缺、加强校舍建设解决寄宿问题、与高校体育院系合作解决实习与教师紧缺问题、完善全区各种篮球赛选拔制度等以改变目前农村中小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进行研究,从加强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大学生体质和技能入手,探讨现阶段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方式。结果表明:将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时尚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的有关选项纳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加强校园管理机制,能促进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监督、评价体育家庭作业,经济、高效地操作学校体育比赛,实现课余体育活动智能化管理等是困扰学校体育实操层面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一些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其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等对人工智能技术介入学校体育的效果与发展趋势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监督与评价体育家庭作业、改善课余体育活动质量、提高一些项目的常赛效率、量化过程性评价以及有效地进行学校体育数据化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研究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更大范围内对学校体育产生影响,在课外体育活动与专项运动技能测试、体育竞赛、数字化管理、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体育中考等方面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万群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9):105-106,110
通过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信阳市部分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以及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等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得出学生实际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少,学校对学生体质状况不重视,开展体育活动单一,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学校、政府应加大在体育方面的师资投入和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规划,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教育和对教师观念改变的教育,有利于学校的更好的适应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云南部分高校女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和现状,设计女生锻炼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使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及T检验分析对假设模型中的影响因素体系和结构进行修正,运用简单分析对锻炼意愿和频率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分析研究。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个人层面提出建和对策,以促进高校女生课余锻炼水平的提高,为云南高校课外体育工作提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之下,阳光体育在我国各大高校之中深入的开展并实施,它是我们党和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探讨阳光体育对高校体育的影响,研究如何更好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当前加强大学生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