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世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6):87-89
为适应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高师院校必须加大教育类课程的调整与改革的力度;强化现代教育理念,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优化结构,更新内容;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强化教育技能;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教育类课程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3.
作为公共课程,教育类课程存在课程地位低下、教师教学不太精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等现实困境。作为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有利于消除人们对教育学科的偏见,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地位;有利于增强教育学科教师的自信心,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有利于改变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从公共走向专业,是教育类课程的时代选择。具体可通过明确课程性质,提高教育类课程地位;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转变师生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类课程的作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师教育学科课程的整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对高师教育学科课程进行整体建设与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为此 ,本文在分析高师现设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就高师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更新、教育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等方面 ,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阐述与论证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与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育素养的专业化,教育类课程是形成和提高学生教育素养的基础课程.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师院校必须明确教育类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改革教育类课程结构,强化选修课程资源开发,加强教育实践,关注基础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育实践性课程的重要性已得到高师院校的普遍关注,但在实施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提出了全程贯穿反思性实践、增加实践时间、改革实施方式、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提升课程指导力、加大投入和管理、探索教育实践制度创新等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保证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效果做了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吴洪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218-219
高师教育学科课程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必须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教学改革为中心,进行系统改革,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走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与教育学科课程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师专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又是决定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因素。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科课程应定性于专业课程,这样就使教育学科课程有了新的身份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围绕教育学科课程性质的变化及其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其课程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推动这些改革,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又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专业化与高师教育学科课程结构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柳海民 《课程.教材.教法》2002,(8)
铸就教师专业素质的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是我国21世纪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科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经久不变;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是,根据基础教育对教师素质的理想需要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在学时学分相对不变或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实行小课程、小学分、多门类,精选精讲精学,实行必修与选修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综合课程改革和实施的状况,倍感师资问题是制约综合课程改革主要的、“瓶颈性”的因素。要想真正消解综合课程实施中来自教师的制约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迅速而有效地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阐述了选择反思型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必然性,提出了实施这一培训模式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提出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内容和相应的方式方法,最后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12)
高校非师范类青年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开展教育理论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顺应应用型本科教育定位和推进教师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理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实现教育观念、培训目标、培训模式等方面的转变,以增进教育理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课程整合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到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下,传统教学中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对入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入学教育形式单一,组织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入学教育内容片面,内容严重滞后;入学教育时间短暂。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为提高入学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将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并列为公共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认知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大学适应教育、文化礼仪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图书馆入馆教育、学生事务介绍。 相似文献
16.
对培养专家型教师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翠荣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4):10-13
培养专家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对培养专家型教师的理解可以从四个“点”来认识:其立足点在于使教师成为研究,其着眼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切入点在于从经验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其生长点在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师发展问题主要涉及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这两个问题在我国关系到十几万外语教师的职业生存和教育质量。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人才。高校外语教师如何应对外语教育的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新挑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培训体系,鼓励教学研究,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解决教师教学的实际困难,帮助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耿文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07-109
河北省师范教育在教育层次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不能全面适应河北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需要;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也不能很好的适应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河北省中小学师资的供求状况,在数量上,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供不应求;在质量上,全面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高素质教师还严重匮乏。 相似文献
19.
韩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59-61
增加综合课程的比重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综合课程经历的逐层深入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综合课程的真正落实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孙自挥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2):13-17
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在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的引进、理论探讨和理论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对象方面,不少研究缺乏与具体学科的结合;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发展性研究也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