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和探索,已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合省情的经济开发的新路子。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对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战略构思和对策,谈一些看法。甘肃贫困地区包括市区、干旱地区和困  相似文献   

2.
感受着时代的需要,聆听着西部的召唤,本期我们组织编发了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省区和其他相关西部一组文稿。今后我们将继续为西部呐喊。我国目前尚有6000多万人口需要脱贫致富,他们相对集中在西部地区。我们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不仅有良好的祝愿,更有坚定的信心。我们有责任为它服务,为它奉献。因此,本社决定从明年元月号起拿出50万元《信息屏幕》版面,免费为西部贫困地区刊登科技、经济、人才供求信息。虽然我们力量很有限,但我们绝不吝惜这有限的力量。旧中国有一句民谚“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反映着那个时代世态炎凉。改革开放后的新中  相似文献   

3.
1989年底,国家林业部、农业部、科委、教委、农业银行五家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实行农科教统筹,推进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来说,通过实现农科教一体化,促进农业、科技、教育的共同发展,并带动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很可能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集宁——丰镇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主要贫困地区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城镇密集区———集宁———丰镇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及今后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贫困地区改善生态环境、脱贫致富的一项根本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会法 《软科学》1989,3(4):49-50
<正> 脱贫致富,解决温饱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部分地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开始走上了富裕道路,但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工作基础和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全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据1988年的统计,全国还有676个贫困县和约一亿左右的人口仍未摆脱贫困。所以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尽快驱穷致富,改变面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解决途径何在?尽管办法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说,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  相似文献   

6.
发展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是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如何顺应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知名学者徐荣安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对此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值得一读。本刊从第10期起将连续刊发。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WFP援华项目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扶贫开发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使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31个WFP粮援项目的调查研究,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联合国WFP在华26年来“以工代赈”项目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指出了中国实施WFP援华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汲取的教训,并提出了WFP援华项目经验对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两薯(甘薯和马铃薯)资源丰富,增产、增值潜力很大。本文提出一种甘薯和马铃薯的增产、增值模式,称作“两薯双提技术”。增产指标是,把单产从全国平均的水平上提高2倍,即甘薯从1000kg/亩提高到3000kg/亩,马铃薯从750kg/亩提高到2250kg/亩,方法是依靠推广“两薯优健高增产法”;增值指标是在一般食、饲或出售薯干的基础上,把产值提高5倍,方法是依靠推广“两薯综合利用”。我们把增产、增值的这两项技术组合起来,集中应用在一个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收到了利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效果,探索出了一条“两薯双提技术”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对广东省贫困地区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如何以科技为支撑,在各贫困区域开展扶贫工作,培养科技人才,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扶贫“双到”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并提出科技扶贫开发的相关关键性战略,以全面落实“双到”工作,响应国家反贫困号召,以科技的力量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科技扶贫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从制度设计上看,科技扶贫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扶贫作用的形式。首先,虽然资本不足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但事实上,资本的投入虽然必不可少,但技术进步也能部分达到替代贫困地区短边要素的效果,在贫困农村现有条件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技术无疑是利用劳动力充裕的优势,突破资本“瓶颈”制约的最好手段;其次,通过培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可以使对现代科技知之甚少甚至持怀疑态度的部分贫困农民增强依靠科技增收的意识,并有可能将这种意识转变为一种自觉的学科技用科技的行为;第三,在科技扶贫过程中所推广的科学技术,一旦被贫困农民掌握,就可以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持续的作用,并内生化为他们的生产习惯,从而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精准扶贫进程不断深入,贫困农户自主创业正成为脱贫致富的新道路,也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精准创业扶贫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精准扶贫,虽然两者的定位都是精准,目的亦都是为了扶贫,但精准创业扶贫凭借其独特性、创新性、高效性已成为精准扶贫的发展趋势。精准创业扶贫是在满足我国精准扶贫内在要求基础上,对传统"输血式"精准扶贫模式的突破和创新。通过政府、创业基地和贫困农户三方互动,提升贫困农户自主创业脱贫意愿,激发扶贫内在动力,推动贫困地区创业脱贫。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首先必需提高该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其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走自力更生、自我积累之路,生产方式从广种薄收的掠夺式经营向集约式转变。其次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为脱贫致富提供环境保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增加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以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实行综合扶贫,使农民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3.
振兴农村经济是甘肃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条在农村发展小区域经济的路子,把农村的商品经济带动起来,振兴甘肃农村经济的目标就有了可靠保证。建设农村小区域经济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靠农民的自我努力,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冲撞,慢慢地发展和完善,但这条路要经过较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是我区重点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方式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并进行国土整治规划,可有效地促进该区经济快速增长,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李定国 《知识窗》2008,(11):61-61
“换汤不换药”的含义是: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却没有变。但是,有不少成语辞典把这条成语中的“汤”当成是煎药的水。于是有的“成语释史”便解释为:“煎药的水换了,但是药方却没有变。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其实,这是误解,因为大多数成语辞典均注明这条成语的出处是清·张南庄《何典》第三回。那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WTO“绿箱”政策的内涵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特点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环境的影响。指出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阐明我国支持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政策应作相应的改变,强调信息扶贫计划,探讨信息扶贫措施,为我国今后扶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兵法里,有一条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说的是先自断“后路”,逼迫自己向前冲,最后才有可能取胜。笔者所总结的狭中求狭法创新法就与之有相似之处。先把自己置于一个最狭小的“空间”,然后才寻找破解之法,打开发明“后路”。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在我国是一类新的专利纠纷案件,它的产生有特殊背景。1984年制定的专利法第62条规定,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中有一种称为“非故意行为”,即“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专利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立法现状学术界对《合同法》颁布前我国法律有关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在定位和评价上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我国民事立法己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强调了民事行为在无效或被撤销情况下的过错方的赔偿责任,反映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本质内含。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并未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只是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规定,而这两种民事行为在我国民法中具有其特定内涵,只能将这些情况下产生的民事责任视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大多数观点认为我国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只能体现为“非完整意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或“不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笔者也赞同将我国这一时期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状况,定义为确立了“不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或者是“非完整意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人类,一生下来,就有一双手和两条腿。虽然这一双手生的非常灵活,的确能较其他谷种动物胜了一筹;可是一谈到这两条跑又跑得不十分快,跳又不能跳得十分高的腿,就不免有些愧色。一切在自然界的活动,也不免因此要受其相当的限制了。过去所谓“老死不相往来”及“望洋兴汉”等,也就是这种说法。但是人类究竟是人类,他具有进取的思想,和征服自然的野心。所以在很早报早就知道利用兽类及驾御兽类,来增加陆行的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