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高考现象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为高校选拔学生的教育活动,其内涵的功利性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自身利益的力量自然消解。而政府对高考的主导和控制,使地方政府的高考政绩及中学的高考率追求成为可能,也使非教育的目的规范和约束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导致高考本质的扭曲。高考改革应该是立足于恢复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本性的、以教育体制改革为基础的、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为高校选拔学生的教育活动,其内涵的功利性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自身利益的力量自然消解。而政府对高考的主导和控制,使地方政府的高考政绩及中学的高考率追求成为可能,也使非教育的目的规范和约束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导致高考本质的扭曲。高考改革应该是立足于恢复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本性的、以教育体制改革为基础的、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重在“一体化”。它要求高中的教育教学高考三者形成一个缜密的系统。教育,既是针对教师的,又是针对学生的。通过对教师的教育,让教师作风优良、境界高远,进而优化教学技能,从而影响和实现学生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提升素质,进而开发潜能,优化学习习惯,从而达到道德和才能的统一。课堂教学全面激活,推出了“三四三”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教育与教学的成果,不仅满足了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水到渠成地优化了学生的高考技能,担负起了让高中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重任,满足了学生、家长、社会对升学率的需求。教育教学高考三者之间,教育是土壤,教与学是枝干,每年高考成绩显著是改革结出的果实。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为高校选拔学生的教育活动,其内涵的功利性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自身利益的力量自然消解.而政府对高考的主导和控制,使地方政府的高考政绩及中学的高考率追求成为可能,也使非教育的目的规范和约束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导致高考本质的扭曲.高考改革应该是立足于恢复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本性的、以教育体制改革为基础的、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的考查方式与命题理念经过几次革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始终未变的就是高考极为稳定的社会地位。因为高考不仅是社会对高等人才选拔的最佳参照,也是学校与教师的社会价值体现的主要参考。因此,从主观上讲,高考是学生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从客观分析,高考就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风向标。对高考试题特点与规律的研究,能让教育工作者清晰地知道自己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进而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高校选拔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然后通过高校深造,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高考试题和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源于时代对人才要求的改变。十年浩劫期间,我国的教育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人才严重缺乏。因此,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命题以“双基”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随着拨乱反正以后教学秩序的正常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逐年提高,高考命题由“双基”转向“智能并重”,并逐步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潘兰珍 《广西教育》2006,(6A):28-29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为学生的需要而教”。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们在思想上正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但在具体教学中往往还是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把自己的想法、需要,当作学生的想法、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力求使学生的学习能真正有效。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例.具体教学讨程如下。  相似文献   

8.
如今,拒绝“高分低能”学生的呼声日渐高涨,而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索质一直以来是教育界思考的一个问题。据报道,一名考入北京大学的高考“状元”,大学的生活让他逐渐发现,自己除了会考试什么都不会,进而责问12年的学校教育究竟带给自己什么。面对这种社会现象,不少社会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在呼唤重建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高考不仅是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考试,也是对高中教学质量的终极性评价。分析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剖析学生答卷、反思课堂教学,已成为教研部门和高中一线教师常态化的工作。如何从新课程理念、高考命题的价值取向与课堂教学改革的高度,分析高考试题特点和学生答卷中的问题,是当前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Ⅰ卷化学试题为例,谈一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一、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考不改,素质教育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机制和工具,对推动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目前的高考制度改革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利于推进中学的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而仍然是人才培养、选拔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高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我们的生活、教育和社会带来如此远大的影响和压力。可以说,高考本身已经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对于高考制度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一、改变高考制度变化的随意性,使高考制度改革的决策科学化、法律…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广西教育》2014,(9):38-39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生活教育。即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与如皋课改过程中地域推进的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指以设计好“活动”的学习单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来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日后的“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应该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中也提倡“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高考代表国家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检测的内容和形式也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现从几道高考概率题略谈如何搞好高中概率教学,使教学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同时也适应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一、引导学生仔细区分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个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主要是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表现怎样才算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呢?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从学生的学习欲望看,是强烈的、突出的。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学生学习是否具有主动性的重要标志。学习欲望强烈,是学生具有良好内因的表现;而学习欲望不强,推一推动一动,自己没有饥渴感,也不去“找水喝”,这是无论怎样也学不好的。因此,我们要时时注…  相似文献   

15.
高考的目的在于为现实需要选拔人才;各类大学、学科统一使用的语考试主要不是为中系选拔特长生。所以,高考该怎样考,不能抛开社会背景仅从一个学科的角度孤立静止地评说。1946年“简单”的语高考选拔出宗璞、英若诚,古代只有一篇“作”的科举考试,还选拔出欧阳修、苏轼。科举考试也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化学术,也影响着当时国民的化素养,但这并不能说明科举考试的形式在今天仍然适用。那种考试选拔出来的精英,在“语”单科上的造诣可能非现代学子可比,但要论科学技术方面的学识,他们就不值一提了。  相似文献   

16.
论高考制度教育功能的缺失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制度有社会选拔与教育引领两种核心功能,由于社会功能紧迫性与教育功能间接性的存在,高考改革往往重视社会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事实上,高考在"以考引学、以考定学、以考促学"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但在高考"重选拔轻教育"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出现了"高考形式日常化、高考竞争指标化与高考内容绝对化"的不良倾向。为此,加强高考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促进高考形式的多样化,推进高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功能,丰富高考形式,是提升高考制度教育功能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95):130-132
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对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高考进行了改革。当今最新的"3+1+2"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高考背景之下,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科目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也充分地激发了课堂教学活力。通过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效果与效率。因此文章主要探讨在新高考的模式之下,生物教师应当怎样通过生物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在高考之中以及在今后的人生当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教师开始重视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审美教育,高中政治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政治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而审美教育备受关注,提倡美育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满足高考对于人才选拔的要求。因此,本文对高中政治课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方法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巢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与社会生活常识方面有联系的教育内容,把这些知识加以整理挖掘和丰富补充,之后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常识与化学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在平时教学中合理地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说,有相当部分与此有关,所以,加强“化学与生活”的教育与研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一、以化学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