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跃青 《考试周刊》2014,(10):73-73
<正>有一句这样的话: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唤醒。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呀。这里把尊重视为第一道阳光,耳朵比作心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把这浪漫而富有哲理的话用好呢?如何让数学的阳光触及学生的心灵呢?一、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要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首先应从让"学生理解教材"转变为"教材理解学生"。"教材理解学生"就是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要使"教材理解学生"还必须让"教师理解教材"。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去实践、丰富和完善。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就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说,只有"教师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理解学生"。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好"  相似文献   

2.
幼儿科学教育的第三条道路:概念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来自实践的困惑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常常要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究竟要不要把科学概念教给幼儿?一种观点是,科学教育理应把"科学"的概念教给幼儿,否则科学教育还谈何"科学性"呢?但遗憾的是,很多科学概念幼儿并不能理解。即使幼儿能够重复教师告诉他们的答案,也并不意味着能够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校级公开课上,我执教了“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在设计把三角形按边分类这一环节时,我遇到了一个难点:三角形按边如何分?教师教学用书和教材中都没有详细说明三角形按边分的理由,对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其实只要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即可。但是,作为一节公开课,如果不把知识的结构弄清,如何能收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呢?于是,我翻阅了相关资料,其分法如下:方法一: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包括等腰三角形)。方法二: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这两种分类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显然都比较难以理解。如果硬把这些分…  相似文献   

4.
雷发伟 《青海教育》2007,(12):54-54
在实际教学中,一般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是什么"、"怎样理解"、"如何解答",但效果并不理想。难怪有的教师抱怨:"这道题我在课堂上讲了不知多少遍,结果还是错!"问题在哪呢?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提问策略单元,相比普通的阅读单元而言,它是把阅读策略当作核心目标,更加系统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问策略单元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授课过程中如何让语文要素"软着陆"呢?在诸多问题的驱动下,我们开启了提问策略单元整体设计的探索研讨。一、深入解读教材,整体把握语文要素落脚点1.明确学生"提问"的基础和发展教材安排提问策略单元,难道只是为了提问题吗?通过研读单元教材,我们知道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讨论,导出规律 我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以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节教学中,我让学生按教材做实验,提出小车通过的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然后假设:小车在越来越光滑的平面上运动情况又如何呢?这样,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就容易接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相似文献   

7.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3,(39):23-23
<正>我经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育新理念,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认识。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也就是两大块:课内和课外。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课程资源。那么怎么创造性地利用好这个资源,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呢?一.根据生活实际合理整合教材,活用教材《课标》在《教学建议》一章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对这个"创造性",我的理解是灵活,是不能把教材当《圣经》来教,可以灵活变通。比如我们学校每年在11月份都有"小星星科学节",结合这个特点,我们大胆地筛选和补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应该如何优化学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阅读理解,发展思维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的讲解是用各种图来表示的,学生必须会看这些图。所以,教学中我注意教给学  相似文献   

10.
生物的艺术     
怎样把一节生物课上成一节艺术课?相信很多同行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是的谁不想把生物上成一节艺术课呢?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种艺术欣赏呢。下面是我对艺术课的一些尝试。哪什么是艺术呢?所谓艺术是指:依据不同的理解方式有: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记忆力,是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呢?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记忆方法: 第一种是理解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学生对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教材不容易记住。如果透彻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就容易记住。有人说:加深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教材上的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做好演示实验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但怎样才能灵活地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呢?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在教学中是比较实用的:1 以教材为本,边演示边讲解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在于直观、简单,更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科学》2017,(Z1):74-75
<正>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又是一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探索,那就是学生认知感悟能力的提升。也许有人会说,在教育实践中一点点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慢慢培养他们的认识感悟能力!教育不是讲要"静待花开"吗?我是同意"静待花开"的,不拔苗助长,用一种守望的心态欣赏每一株幼苗的成长过程,激励他们前行。然而,应试呢?当看到一些心智年龄小的学生所解答的阅读理解题处处丢分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认为这两种提法部强调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怎样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我认为教师在学生自学教材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研习欧阳代娜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课,可获得三方面的启发:第一,“语文教学艺术”的问题,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艺术”的实质,是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第二,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比喻为“一锅出”和“一根筋”。“一锅出”要求把语文教学的多项任务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环节里;“一根筋”要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尤其是关键词句。第三,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那就需要教师备好课。那么,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番。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周全,要做到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要备好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熟悉教材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想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要了解所教教材的内容。教师熟悉教材不单单是对教材的理解,更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辅助理解教材的内容。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的全部内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来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那么怎样选择、使用生活素材才能促进有效学习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四点看法:一、把握起点,用好教材资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  相似文献   

18.
彭淑君 《广西教育》2014,(16):52-52
正初中语文版教材的课文注释较少,且存在注释过于简单、模糊的现象,这往往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疑窦丛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忽略、跳过,还是借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习惯呢?我选择的是直面教材"疏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次上李白的《行路难》,我要求学生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结果有学生提出了和课文注释不一样的看法。生:诗歌最后借宗悫的典故表达自信必有远大的前程,但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却是通过夸张和象征手法表达仕途充满障碍、前途迷茫的情感,这种自信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写信封时,有些学生记不住格式要求,有的是把收信人地址和发信人地址写反.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呢?   我发现信封上主要有五条内容,无意间看到自己手的五个手指,就思索:能不能用手指来代替各条的内容呢?我试了试右手,不太恰当,又把左手往面前一伸,惊奇地发现左手五个手指的位置和信封上的五条内容的位置居然相符.我兴奋极了,决定把这个有趣的方法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是完成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吗?是,也不全是;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吗?是,也不全是;是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和素养吗,是,也不全是……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最成功的,是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是有趣的、快乐的,培养起他们对语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习,这比教给他们什么都强.那么,这在课堂上怎么体现呢?下面以<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