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者的对话》把领导力定义为:领导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及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是怎样做人的艺术,而不是怎样做事的艺术,它是一种影响力,是去做正确的事情。在现代知识型组织里领导并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个行动者,一种重要实践过程。领导者影响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12,(6):172-172
陈进玉在《人民政协报》2009年3月16日撰文指出,办好传统节日,让13亿人在占其一年生命1/24的同一时间里过得开心、充实、有意义,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而要办好传统节日,关键是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让人们在热闹中、在欢乐中、在休闲消费中享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所致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继承和创新。离开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利用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失去宝贵文化源泉和广阔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0,(4):190-191
呼唤"绿色文化"张贻元在2010年4月13日发表的《呼唤"绿色文化"》的博文中指出,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积极建构"绿色文化",即引导人们坚持"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5,(10):28-30
对冯骥才先生的采访,是在天津小白楼他的工作室里进行的。在约见冯先生的过程中,笔深深感觉到冯先生太忙了。据冯骥才说,他几乎每天凌晨一两点才入睡。可每次笔打电话到工作室时,在电话那头,总能听见他宽厚、响亮的声音。 “在我发表的小说中,大概以《三寸金莲》争议最为激烈。”但是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七种字,有英,有越南,有俄。冯骥才的书为什么总是被国外出版界所关注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跟我的小说背景有关,我的小说都有中国化和地域的背景,外国人看你中国的小说看什么?他看的是你的味道,属于中国的味道。《三寸金莲》当年引起争议的内容中,最主要的就是有读认为我在宣扬与赞美‘三寸金莲’,实际上这是读对小说的误读。《三寸金莲》不是那种以暴露中国历史传统上落后的东西来博得外国人眼球的东西。日本有学评论家认为(《三寸金莲》是讲化的束缚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三寸金莲》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儿,可我认为,小脚里藏着一部中国历史,但是现在被裹着得可能是眼睛,也可能是脑袋。” “除去《三寸金莲》,我还写过一本小说,叫《感谢生活》,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不少种字,《感谢生活》写了一个做陶瓷的艺术家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个人命运和爱情经历,书强调了中国民间化的美。因此,我觉得是因为我的书里有了化内涵,才有了它受外国读的喜欢。第二呢,是我的小说里有中国人的特点,《俗世奇人》里就介绍了很多有性格的入,这本书被翻译成法、俄、日本,它和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不同,这些入只能存在在天津码头上。即使这些人可能不在了,但是化会留存下来,他们的气质还在,依旧个性鲜明地活在读的心里。”[编按]  相似文献   

5.
在距离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仅有数月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沃尔玛裁员”和“华为集体辞职”的事件。这不能不使人们对新法实行的前景怀有一丝忧虑。其中“华为”不惜出资十数亿元“买断工龄”以求获取劳动市场选择主动权,被称作对新《劳动合同法》的变相抵制。而早在2007年5月.劳动合同法尚处于审议阶段之时.一些嗅觉敏感的企业就已经打着“结构化裁员”的幌子拒绝与在公司服务5年以上而又不到10年的员工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6.
一个从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在短短几年里成为全国闻名的仁孝之村,吸引了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华孝文化》杂志、(《春晖》杂志、香港《文汇报》、澳门《华侨报》及美国〈中国日报》等近百家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深度报道。这个村叫东溪单村,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  相似文献   

7.
说起来,我已经见过孔祥楷先生三次了。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孔氏南宗家庙祭祀大典上,孔先生站在台上,深情且有力地颂唱《大同颂》。旁人告诉我,这是他亲自为《礼记大同篇》所谱的歌曲。那次以后,一个多才多艺、饱读群书的奉祀官留在我的印象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遵循《决定》,充满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化学刊》2012,(5):191-191
吴超平在《福建论坛》2012年第6期撰文指出,异质文化相遇时,误读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说来,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洞见’,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  相似文献   

10.
朱慧 《职业圈》2013,(10):109-109
《循道管理——让企业文化起来》是一本关于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的专著。作为全国首批注册高级CCO(首席文化官),本书作者任志侬不仅是一名企业文化专家,同时又身具山西国际电力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本书就是一位并非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企业文化学者,带给我们的一份实用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7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08年6月,省委召开文化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共中央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阐述精练、鲜明。也就是在那一年,一本名叫《文化交流》的杂志在浙江  相似文献   

12.
玉茗 《职业圈》2014,(19):126-126
《江山》《走向复兴》《映山红》……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剧场里回荡,整场比赛气氛热烈,掌声雷动。6月27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兴区林校路街道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歌会暨第六届社区合唱大赛。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2,(1):133-133
郭志仪、马丹丹在《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国力的重要表现,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共识。本文研究发现。满足一定条件时,不同的文化形态对于人们的消费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当一种文化形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国民消费水平和居民效用会得到提高,整体社会福利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09,(4):71-71
杨洋、易连云在《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第7版撰文指出:文化产品是文化资本的客体化形式,可以作为经济资本被物质性地占有,也可以在文化主体之间进行传递和交换。文化产品是主体文化能力的外显。在学生文化场域中,主体的文化能力与主体是密切结合的、内隐的。  相似文献   

15.
翟学伟在《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发表的《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撰文指出:首先,中国文化作为审美文化形态本身更多地倾向价值理性,但是它在近代被中国人所追求的富强目标所取代了,于是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与目的——工具理性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给中国整个社会带来了功利性的运作模式,也功利性地保留下了一些传统;  相似文献   

16.
顾育豹 《文化交流》2009,(10):49-52
2009年6月26日,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 当天下午,现代出版社总编辑臧永清和编辑们确定迈克尔·杰克逊传记的图书选题;30日,责任编辑拿到了《杰克逊传一天堂里的太空步》样书;从7月1日起,这本新书就在网上预售;7月3日,该书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上架。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随着《小螺号》《信天游》在大街小巷里传唱,程琳成了大陆第一个流行歌手,人们心中的小“邓丽君”。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刊》2009,(6):62-62
无极在《实践》2007年第5期发表《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一文,他指出,草原民族在与中原民族不断融合并受中原文化深刻影响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有许多惊世骇俗的创举,而且在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天文历算、石窟寺庙、音乐歌舞等精神领域也有不胜枚举的独特创造。所有这些创举和创造,又几乎无一不在表明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致性和在整个世界文化系统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胜的基础 文化一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解释是: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它的特点有,一是铭刻在人们的内心;二是缓慢诞生的,每天都在获得新生力量并取代权威力量;三是维持和激活人们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唤醒人们的慈悲心,给予社会更多的理解、支持和爱,通过独创的《六味禅》理念和载体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在品茗中悟道和净化人们的心灵;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美好,这才是我们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