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名写景散。作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秋”与“赏秋”的感情。由“悲秋”而“悲情”,由“赏秋”而“激情”。这种“悲秋”与“赏秋”的双重思想矛盾,正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的徘徊中,无可奈何地生发出的“悲”、“赏”的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五幅秋景图固然可以用情景交融概论之,然而仔细咀嚼,这篇美文的写景抒情竟十分耐人寻味,曲径通幽后,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了独特的色彩,在对故都的秋的色彩的描绘中,寄寓了对美的追求,流露了沉静、寡淡的心境,从而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魅力。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味隽永、感情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的写景抒情美文。作者选择故都的平常之景入文,在细描细绘的五幅清秋美景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情趣,流露了深沉的忧思和落寞之情。鉴赏此文的着眼点应放在情景交融写法上。一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读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管你是期待满怀、浮躁不安,还是紧张激动、热烈奔放,都会变得安静,清新,仿佛身在那醉人的北国秋天。先生描绘了一幅幅纷繁多彩的北国秋景。那高天,那驯鸽,那蓝白夹杂的牵牛花,那洒落极细极软落蕊的秋槐,那嘶叫着深深寒意的秋蝉,  相似文献   

6.
刘玉萍 《学周刊C版》2010,(4):126-126
读《故都的秋》,体会郁达夫先生对故都之秋的描述、颂赞与眷恋之情,真让人尝到了醇厚隽永的深味。犹如一杯绿茶,色泽并不浓艳,入口也似清淡,品一品呢,却芳香沁人心脾,余味无穷。追寻这位大家之笔的神韵、这篇散文的艺术魅力,就更叹服达夫先生所写合乎自然界的平实感人,叹服先生把诗人的情怀融于所写之境中的厚意深情以及那种得心应手、不露痕迹的功夫。  相似文献   

7.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文笔灵活,通过风味十足的景物描写,凸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意蕴悠长。文章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抓住文眼。《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我认为,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于是,我把“文眼”作为突破口,因为“文眼”的作用之一是奠定:作者写景抒情的基调。  相似文献   

10.
“故都”——“孤独”。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借故都之秋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本文从演绎生命的孤独、追寻艺术的孤独、叩问政治的孤独来一窥郁达夫之“孤独”的秋。  相似文献   

11.
切题永远是考试作的第一要求,也是作得高分的前提保证,因此审题自然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随着考试作改革的深入,有人提出作要“淡化审题”。客观地讲,近年高考与中考的审题难度都降低了,尤其是中考更是如此,但这并非意味着考场作审题不再那么重要。能不能准确地对应题目的要求来行,依然是阅卷赋分的重要标尺,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文章所反映出的“清、静、悲凉”意境,与他的身世命运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闽红 《现代语文》2006,(11):24-25
《故都的秋》是一篇感情淳厚、质皆美的散名篇。作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和眷恋故都之秩的真情,也流露出忧郁的心境。细腻、独特的感受,忧郁而灵性的情怀,在郁达夫这篇散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郁达夫的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个人遭际的苦涩的品味,也可以把那份独特的情思在我们的内心中加以细细地体验,寻求一种其鸱。  相似文献   

15.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佳作,历来被名家欣赏、推崇。其原因不仅在于作者流注于文中的情感亲切真挚、深沉感人,更在于作者写景艺术的细腻圆润、生动形象,有意工笔且又浑然天成。笔者认为,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写景艺术可用八个字概括:大处着眼,小处润笔。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名作《故都的秋》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其传达的是一个迷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  〔点评:以简洁的导语,引导学生“入境”。〕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读提示”和注释 (1)简要地介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   生 (1):郁达夫是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他的小说代表作有《沉沦》《薄奠》等;他的散文以游记著称…  相似文献   

18.
辜玢玢 《师道》2021,(4):47-48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将秋天的特点概括为“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他主观地过滤掉热闹的、喧腾的秋景, 留下的是那些“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 的秋。教师们通常会以此为线索, 将文章分解为几幅秋景图,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解析秋景的要素来感知其美。事实上, 学生很容易从视觉直观上感知到这些秋景图是美的, 但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是美的, 以及什么样的大自然能够称之为美, 似乎就难以言达其意了。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早期作家,他的名作《故都的秋》自1934年诞生以后,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它传达的是一个迷恋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