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职高专体育教材名目繁多,在传统教育价值观基础上教材建设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的转型,教材越来越不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形势,探讨高职高专体育教材建设特别是校本教材建设对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信息技术融入体育学科教学的必要性(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的要求1.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3.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4.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二)日益发展的教学硬件设施为信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及问卷统计数据结果,笔者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人才和信息化发展政策几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总体发展不平衡,研究与应用开发建设的投入不能满足需要,体育政府部门公务员的整体信息化素质不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械类本科教育和当前机械产业发展现状,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人才为目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重构课程体系、建设立体化教材思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专业标准内容和专业认证方法.系统构建了信息化应用型本科机械类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正确理解、认识信息素养和网络教育发展的体育教学的基础上,阐述了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体育信息素养;提出若干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策;为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符合体育新课程改革与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所需要的复合型体育教学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将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日下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强国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教育规划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总体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从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信息人才、政务信息化设备配备、信息技术应用、资金投入及信息化发展政策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呈现由东向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其影响因素的主次也明显不同。体育政务信息化人才和信息技术的缺乏是影响东部地区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资金的严重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西部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教育传递优秀文化遗产的方式,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过程.文章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和作用,探析了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结合的理论依据.结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实际,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教材的建设,为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物流业迅速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采用通编教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传统的的教材不适应现实需要。本课题探讨基于工学结合高职物流教材开发思路,并以满足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为基本原则进行教材开发,对教材开发的内容、结构与形式进行大胆创新与探索,为基于工学结合高职物流教材开发提供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十余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有了长足的进步。仅就中学体育课本的建设来看,也是硕果累累。为了促进我国教材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1985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其中含体育学科审查委员会,使我国中小学的教材建设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出版的体育课本达20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随着整个教育与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中小学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经成为我国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 毋庸讳言,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在训练指导思想、组织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崇喜  郭潇 《体育学刊》2005,12(6):91-93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其核心内容.各个院校需要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落实教育部启动的"质量工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导向,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材设计理念,确立科学的编写规范和方案,推进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的创新,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高校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增加高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双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在体育双语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上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高尔夫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20多年来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与高尔夫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归根结底是作为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人才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作为培养高尔夫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领域——高等学校的高尔夫管理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整理中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方面的文献和资料,综合探讨目前的高校高尔夫教育现状,并针对高尔夫专业设置浅显和教材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策略,为国内高尔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正式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指出体育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也在现代化体育科学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所述现实背景,该研究选取校园群众性基数最广且进入大学体育课堂的篮球项目作为运用对象,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对体育学科领域全新的创新探索,确立微课教学运用研究的实施依据。就全文的研究成果而言需要发掘出微课更深入的教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为贯彻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关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余训练工作,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更好地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水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最近,湖南省体委和教委联合下发了《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综合评比奖励试行办法》。《条例》规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课余训练工作,必须服从于全国和全省体育发展战略,遵循“选好苗子,从小培养,打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 ,分析了我国高师《足球》教材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并结合 2 1世纪体育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高师《足球》教材的改革方向 ,以便使高师《足球》教材更具专业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服务  相似文献   

20.
陕西体育产业发展体制与观念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地处西部的陕西省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5年来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3~14%,远远高于我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陕西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北地区的龙头。近年来,陕西省的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文化娱乐消费日益增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之下,陕西省的体育产业也有了极大发展。据初步调查显示,陕西省体育产业年产值为40~45亿元人民币,年创利税近3亿元,增加值近20亿元。由此可见,体育产业正在成为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