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伴随着欢腾的乐曲、振奋的鼓点,在用剪纸艺术营造出的极具山东民俗特色的建筑前,爷爷带着小孙女踩高跷,奶奶忙着蒸饽饽。手捧“花饽饽”的娃娃,踩高跷、舞龙的孩子……老少一堂,其乐融融。《我和爷爷踩高跷》把喜庆的过年气氛烘托到顶点,在中华民族家和国泰的吉庆时刻,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2.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倡“节俭办奥运”,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运用于奥运筹办的具体工作中,既能为筹办工作节约大量资源和资金,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对民族传统美德思想精髓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素有"百行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尊敬和赡养长辈为古代君子四德之一。2002年10月9日,澳门发行《孝》邮票(S036)全套4种,发行50万套;另有小型张(B032),发行50万张;启用新邮首日邮戳(C113)。  相似文献   

4.
武在新世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武术是在上下五千年的时间里,在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空间中,由最具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孕育而成的。武术之武,是中华民族的文武之道之武;武术之术,是中华民族竞技、健身、养生、防身、修身、处世等生生不息之术;武术之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武术之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魂。经过岁月的沉淀,风雨的洗礼,中华武术已逐渐演变为一门边缘科学,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知礼好客”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经过“文革”的破坏,人们对于“礼仪”的认识十分模糊,有人认为礼仪不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洋规矩。”其实,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礼仪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一般的都挺看重自己的名字和名声。自古就有那些英雄好汉一拍胸脯:“咱坐不更名、行不改姓。”现如今,许多人除了继承前人“拍胸脯”的豪气外,还在起名儿上颇下功夫、颇费心血。甭管是为子女还是为他人,绞尽脑汁也要起个好听、有意义的名字。何以如此?特重视呗!对名字都这样,那名声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就更重了。古人有不甘以恶小而  相似文献   

7.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体育教师如何运用好“宽容”这一教学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相似文献   

8.
图说健康     
《健身科学》2015,(1):52-53
"宠物溺爱"渐成老人"心病"如今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已不再只集中于子女关系、老年婚姻等,不少老人表现出过度"溺爱宠物",进而产生不良情绪,难以疏解。专家认为老人过度依赖宠物并不能使自己真正快乐起来,多多学习、放大文体活动范围、多与他人交流,才是快乐之道。公共健身器材不能有人建无人管油漆剥落、铁锈斑斑、缺胳膊少腿……健身器材因年久失修、缺乏维护,形同虚设,甚至威胁居民安全。百姓在享受"出了家门口就是健身房"的美好生活同时,也期  相似文献   

9.
南玉荣  杨浩动 《武当》2023,(10):21-23
<正>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瑰宝”,是“国粹”。它以“道家自然无为为思维基石,集佛家之舍己宽容,儒家之中庸理念,兼具有经脉理论、吐纳导引、蓄发提放、奇正虚实,周易之阴阳变化,物理之力学原理”等诸多学问融于一体,是中华文化浓缩的文明结晶,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性与智慧的养生保健体系。人们通过习练太极拳、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感悟太极拳的内涵,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而育养自身的心性与品质,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更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0.
拜师是习武者一件非常庄严的事。过去拜师前先要“递帖”,帖一般是朱红色的,成折叠形,表面写上“拜师”二字,帖中写弟子某某愿拜某某为师,自己的生年自日,籍贯住址,有的还要写上自己的誓言和志向等等。师父收下贴子表示同意拜者为征(如果师父”谢绝”贴即表示不愿收拜者为“入室弟子”,然后再选择良辰吉日清来本门长辈、同辈、亲朋好友正式举行拜师仪式。仪式由辈份高寿主持,堂中设置祖师“灵位”,拜师者跪地“盟誓”,给师父、同门长辈行拜师礼··最后大家一起记顿拜师喜宴。百门各派拜师的仪式和方法各有不同,都有自己选择徒…  相似文献   

11.
程巍 《健身科学》2013,(11):17-17
中国的老人心疼子女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自己能省就省,只为子女能过上好日子。“以房养老”之所以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推行不下去,也是因为很多老人想在自己过世之后把房产留给子女,  相似文献   

12.
探究民运会中华民族“天下一家”的理念表征,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之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系中华民族的秩序体系。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运会蕴含的“天下一家”理念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通过民运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路径。研究认为:开幕式上对中国盛世气象的演绎,表达出栖息在中国人心灵深处“天下一家”的家国情怀;民运会已然转化为一种稳固中国人的精神秩序、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型国家仪式,其超体育层面的传播学价值根源于华夏文明“家国一体”的社会秩序理念。因此,在“天下一家”理念的辐射下,该研究提出通过民运会全力推扬各民族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风貌,竭力弘扬各民族“心手相连”的节庆意蕴及极力崇扬“天下”理念对人类共同秩序的维护,是彰显“天下一家”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谢屯洋 《围棋天地》2020,(9):105-107
早春时节,北半球却不像往年那样生机勃勃,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整个社会的脚步。在这段特殊的“抗疫”时期,人们响应国家号召,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纷纷居家,通过网络保持工作和社交。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给传统美德中的人生理想目标和基本道德准则注入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厚根基,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传统美德与新时期精神文明紧密结合,反映了时代精神和市场经济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5.
《杂技与魔术》2009,(4):61-61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关爱老人、关心老龄事业的浓厚氛围.围绕首届“泉映晚霞”艺术节“庆国庆、迎全运、我参与我快乐”的主题.2009年5月21日.由济南市老龄办、济南市杂技家协会共同举办了济南市第二届荷风泉韵“泉映晚霞”抖空竹大赛决赛。  相似文献   

16.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人民创造精神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文物真实地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伟大发展历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魂之所系、根之所在.在当前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如何让文物成为提升区域文化的“软实力”,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使文物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两者的齐头并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赵兵 《体育师友》2008,(1):38-38
一、坚持听课、看课制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人如能虚心借鉴别人的经验,无疑是给自己插上了成功之翅。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疑是成功的捷径。初为人师,热情高,精力充沛,接受新鲜事物快,进取心强,但是缺少经验。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自己在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自己不一定能觉察到,但看别人上课就很容易发现对方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此为鉴,使自己少走弯路。坚持听课、看课,还可以从别人的课堂设计、思考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学到不少东西,受到不少启发。有些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直接运用,有些可以激发自己的灵感,将对方的东西加工处理之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运用,采众家之所长,成自家之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16年第七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6年5月23日)1.为师之道:我的教学之道(自己或看到他人在教学中的趣闻轶事,或教学的窍门,或感动学生的故事,或教学效果特别理想的得意故事)。2.教学有招:攀爬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点击游戏:有利于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二、2016年第八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6年6月23日)1.为师之道:我的训练之道(自己或看到他人在运动队中的趣闻轶事,或训练的方法与窍门)。  相似文献   

19.
<正> 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心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体育自卑心理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消极的影响.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自卑心理,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产生的原因是: 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的.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其他人  相似文献   

20.
析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武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历来居于主导地位,且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广泛的积极作用。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可通过武礼、武技、武理和武师表率等途径与方法,使之贯穿其全过程,达到技德双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