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日本是一海相隔的邻邦,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广泛地存在着中日两国同字同文的看法,其实,中国和日本的文字差异还是很大的。日本汉字既有在字形上完全照搬中国汉字的,又有模仿中国汉字自创的,既有在含义上没做任何改变的,又有含义大相径庭的,既有模仿中国古代汉字发音的音读,又有日本固有的训读发音。通过对中日两国汉字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分析日语汉字。  相似文献   

2.
日本作为现今同样使用汉字书写的国家之一,其文字系统建设深受中国汉字传播的影响。汉字传入前,日本没有专门用于书写本民族语言的文字;汉字传入后,日本在学习、借用汉字的同时,并对其进行内化调适,逐渐完善,从而形成适应记录本民族语言系统的文字。汉字的传入,缩短了日本文字创造的历程,加速了日本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也弥补了日语口语无法延伸和扩展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张暇 《西藏教育》2014,(8):8-10
<正>一、何谓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也叫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发明创造的。广义的汉字指甲骨文、大小篆、金文、籀文、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文字。狭义的汉字是指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汉语读物上印刷的正楷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汉字历史悠  相似文献   

4.
严文红 《考试周刊》2012,(46):24-26
日本汉字源于中国文字。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汉字传入日本以后,不仅成为日本创造文字的基础,而且被吸收到日本语言和文字中去,与日本固有的语言和文字融为一体,成为日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汉字对日语的文字、词汇、语音、文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文字是文化传播及文化繁衍的载体.中国汉字被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引进后,至今只有日本还一直保留着对汉字的使用,显示了汉字对于日本民族的强大魅力及对汉字顶礼膜拜的心理.在历史上日文汉字也经历了其坎坷的发展历程,从全盘吸收中国汉字,发展为万叶假名,到后来的平假名、片假名.日本民族并没有墨守成规,总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探索适合本民族多数人交流的语言形式.最后将新的语言文字反输出作用于文字的原产国-中国,令人深思.本文欲以日本文字的发展为契点来分析其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拿来主义现象.  相似文献   

6.
古代的日本没有文字,日语中的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汉字在传入日本之后,其字音、字形、词义相应地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进入近代社会,汉字在日本经历了一系列改革运动。目前,汉字在日本的使用已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汉字因其先进性,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传播对周边国家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梳理汉字在朝鲜和日本传播的历史,简要探讨两国文字吸收融合中国文字这一历史事实对我们弘扬中华汉语汉字文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国和韩国都在重新评估汉字。本来,这两个国家都是使用汉字的国家,但是发明汉字的中国在共产党执政以后,为了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普及了大约3000个简化字。而韩国在战后为了反对日本而采用了朝鲜文字,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不懂汉字。 韩国的学者发表文章说,韩国经济增长率低的原因在于“排斥汉字,采用朝鲜文字”。总统和经济界也支持这种说法,并着手准备恢复汉字。具有代表韩国资格的三星财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韩国正在重新评估汉字。本来,韩国是使用汉字的国家,战后为了反对日本而采用了朝鲜文字,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不懂汉字了。 韩国的学者发表文章说,韩国经济增长率低的原因,在于“排斥了汉字,采用了朝鲜文字”。据  相似文献   

10.
汉字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日本一直使用源于文明古国中国的汉字,并且确立了汉字在日本文字符号体系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而且又丰富了汉字功能的内涵。通过对日本接受和推广汉字的历程以及当今在日本文化生活中汉字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文字的产生,与中国汉字有密切关系,日语汉字是日本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有效地引入日语汉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日本学界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我们国家的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 我们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写好汉字,传承汉字文化,是 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面对当前农村学生对汉字书写不重 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等问题,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集宁师专学报》2018,(5):85-88
汉字文化圈曾经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我们把三国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文字称为"汉字型文字"。由于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汉字的传播路径主要是向东和向南两条。向东主要传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越南。汉字在三国的传播及三国对汉字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朝鲜和日本在仿造汉字书写民族语言之后,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但是越南的"喃字",本质上仍是汉字的简单仿造。今天弘扬汉语汉字文化,必须要从中吸取经验:保证自身强大,保持文化先进。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古代也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先是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又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因此,汉字从古至今都是日本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部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从字形上看,大部分与汉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相同或基本相同,但从词汇意义方面分析,一部分词汇经过日本社会长期的使用已经变为日语词汇,与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词汇本来的意义有了差别。这些词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经常会产生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试从汉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分析比较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5.
汉字本是我国的文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日本创造文字的基础,而且还成了日本语言和文字的主要组成部分。日语中的汉字读音分为音读和训读,其中音读和我国汉语拼音的关系尤其密切。文章试从日本文字的发展入手。阐述日本汉字的音读与中国汉语拼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汉字自诞生以来,以中原为中心,传播于中国境内,从而形成了中国境内汉字字体系各种类型的文字以及最终传播于中国境餐产生了“汉字文化圈”。笔者着重探讨了汉字今后的发展,走向及其面临的问题后认为,不应立即废止汉字代之以拼音化文字,汉字的现代化应分两步走,当前应着重解决信息网络化中中文信息处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汉字拼音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张宽信在语言学上,日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却使日语与汉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大约在公元三世纪,日本民族还没有来得及创造自己民族的文字时,汉字就传人了日本,日本民族的祖先便使用汉字来记录日本语言,使汉...  相似文献   

18.
汉字教学方法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教学方法新论王玮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它在我们祖先的劳动实践中产生、演变和发展,形成从繁到简、由难而易的发展趋势。从甲骨文的图画文字到描文的长方形文字进而到楷书的方块文字;从小篆的汉字大统一到隶书的汉字大变革,无不证明这一点。而汉字...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为何会有汉字,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其实,在古代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伴随汉字的传入,日本才得以结束几千年的无文字历史。并且,日本通过对汉字的吸收、创新创造了假名。此外,汉字还贯穿了日本的历史文化,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纽带。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汉字的力量     
刘汉俊 《教育文汇》2014,(20):33-35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各项赛事万众瞩目。汉字听写,考的是孩子们,汗颜的却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都有提笔忘字的尴尬经历。我一直关注这场大赛,一直想说说汉字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一些人认为,汉字之所以叫汉字,是因为它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汉字之所以被称为汉字,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朝对中国文字的贡献。在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上,汉朝是汉字的重要发展期,对文字的整理、规范、检索、革新达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隶、楷、行、草或发轫于斯或勃兴于斯。汉朝历时400多年,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历时最长的朝代。到汉武帝时,大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同享辉煌与荣光。社会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