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受张栻影响形成的心性论,代表了宋代儒家哲学思维发展的水平。张栻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始于二人对"中和"问题的讨论,"丙戌之悟"和潭州之会都是以张栻心性论为主导,强调的是心为已发,性为未发,性体心用,与此相对应的工夫论是"先察识后涵养",这对朱熹早期心性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己丑之悟"以后朱熹开始提出新的心性论,并与张栻辩难,批判了胡宏心性论思想,最后二人提出了察识和涵养并进的工夫论和各自心性论的纲领和核心——"心主性情"和"心统性情",朱熹在张栻影响下建构起较为完备心性论的体系,这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与朱熹,吕祖廉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Shi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业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实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以德为本,以刑为辅。深入研究张Shi的德治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湖湘学派的奠基人。面对儒家伦常道德严重衰颓的社会现实,张栻提出了“明人伦”、“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与官学迥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张栻教育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是家教、师承及书院教育教学实践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4.
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木式)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德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为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帝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以德为本,以刑为辅。深入研究张(木式)的德治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张栻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栻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德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为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帝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以德为本,以刑为辅.深入研究张栻的德治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君毅认为宋明儒的心性论发展到王船山时达到了其内在逻辑的最高点,船山的心性哲学正是在宋明儒重内圣的基础上开出外王之学,心性、天道、治化融为一体,成宋明儒心性哲学的集大成者。简言之,若宋明儒的心性哲学为"心性—天道",则船山的心性哲学为"心性—天道—治化"。  相似文献   

7.
张栻以文妨道,无意于文。然其著述丰厚,其文学思想是理学家的文学观和教育家文学观的合一,主张斯道即斯文,重视诗文的教化作用。以心性修养提升诗文品格,论文尚平和之气。其文多论尚实重行之学,论儒者之政以及品评人才,规友尚诚。表现出阐述精要、行文摇曳有致、和平含蓄的文风,是南宋理学家文章特质的鲜明反映。  相似文献   

8.
张栻是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曾是岳麓书院的主讲。著名的"朱张会讲"开创了书院会讲之先河,更对岳麓书院的振兴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张栻书院课程内容的哲学基础,其课程的哲学思想主要来自张栻关于"人性善"的哲学理论。张栻的课程思想除了保留了传统的书院课程思想外,书院课程内容更加强调传统的儒家经典,根本原因在于明"义利之辨",将儒家经典视为经世致用之文、载道传仁之体,他还注重经世致用的"天下事",体现出治国安邦的实际作用,旨在培养济世传道、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9.
张栻宗族思想主要关涉祭祀、乡治、家训等方面,在祭祀上主张遵循礼制,在墓祭与祭祀时间上与朱熹相发明;乡治上依傍《孟子》等经典阐发井田制度与王道教育;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家族书信往来与对祖上功业的推崇上。张栻宗族思想体现出依傍儒家经典、缺乏系统性和未完成性的特征。这是宋儒重构宗族思想体系阶段性特征的反映,也是张栻自身思想特征与人生经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张栻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主要表现在对佛教影响状况的评论和对佛教教义异于儒学方面的深刻揭示。张栻认为,识得“天命”与否,是佛教与儒学的根本性差异,也是佛教与儒学其它差异的基础;而学者之所以陷于佛教而不自知,就在于没有培植起儒学本根,因而提出“反经”和“固本”作为消除佛教影响的策略。与宋代其他儒者一样,张栻亦存在对佛教误读之情形。  相似文献   

11.
12.
张栻为南宋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湟运枷胙跫?其史学也自不凡。他的史论具有明显的理学化的特征,在史论中强调讲学明道,申明义利之辨,解说人臣之义,论人论事无不贯穿着儒学义理。张栻盛年早亡,其文章又多有未传,然他的理学化的史学,他所发明的义理在今天仍有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有位著名的教育家张栻。他原藉四川广汉,因羡慕芙蓉弟子勤学尊师善问,便以南为名,取字南轩,举家迁居衡阳落户办学,时称南轩先生。弘栻是南宋能与包拯媲美的著名清官张浚的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张浚执法断狱办案,培养了精明能干耿直敢管善教的秉性。张栻又是当时儒学大师胡宏的高才生,学识根基渊博而实厚。张栻长大后才华横溢,名声远播。在朝廷考核中名列首榜,被诏为赵?的老师.在教学中,张栻不因赵?是皇太子而畏教失职.敢于陈述观点和纳谏。由于张栻精研管理之学。做事果断利落,反对折腾胡闹,主张整肃吏治,深得朝廷良臣的支持,于是朝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客观史料和唯物史观,研究了张栻的生平事迹,突出其哲学思想;研究了城南书院的历史沿革.突出其重要贡献;研究了张栻与城南书院相映生辉的关系。突出其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南宋张栻交游甚广,运用语言研究方法,为张栻著作中出现的交游人名作训释,以小补于张栻研究之阙。  相似文献   

16.
国家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舞台,其中君臣关系又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君臣关系处理得当与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的张栻恪守三纲五常、忠于君主、劝君治国,与君主之间关系达到了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18.
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其学综贯洛蜀、衣钵湖湘,其人交游广泛,在当时影响甚大。张栻之学卓然自成一家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对他浸润最深、濡染最久的当属其家学。张栻谨遵父亲张浚的"忠孝仁义之实"的训诫,以尊孔希颜之铭修身,以"惟实为贵"之理治学。通过对张栻家学渊源的梳理,可以考索南轩之学形成的根源,并管窥其早期学问的概貌。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心性哲学内涵极其丰富,且当代文化价值更为丰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然之心,追寻人性本质,锻造向善之人性,以理节欲;学用之心,提升心志情感,力求治气养心,终成圣君;礼乐之心,倡导礼乐治国,以善民心,以至民和而国正。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生活在北宋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的浪潮中,命运和仕途的坎坷与这大环境息息相关。作为这时期的诗人,黄庭坚不断吸取儒学思想、研习老庄义理,形成心性思想的基本构架。与此同时又汲取禅宗哲学,建立了明心见性、融合三教的思想体系。可见,黄庭坚的心性哲学不仅有儒家的范畴,而且同时吸取道家、禅宗的治心养性、齐同万物等心性论思想。这些思想同时也对黄庭坚的诗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