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印度人与蛇     
提起蛇,人们总会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可是在印度,蛇却无比神圣,受到人们尊敬,还是娱乐活动中的宠物.在印度,各城市的大街小巷、林荫道旁、公园里和庙会上,都可以听到要蛇人吹奏的欢快乐曲声,看见耍蛇人驱使眼镜蛇“跳舞”的技艺.这的确是印度独有的一景.耍蛇人被称为“街头艺人”,他们大多独来独往,终生与蛇相依为命,靠耍蛇糊口.耍蛇人一般喂养一条眼镜蛇,但也有少数驯蛇能手同时拥有蟒蛇和蝮蛇等多条蛇.蛇被分别装在一个浅浅的圆形竹篮  相似文献   

2.
一条长长的眼镜蛇,在印度耍蛇人的长笛伴奏下,摇摇摆摆地直起前半身,鼓起颈部,翩翩起舞,这是在表演一种古老的艺术。佛教闍陀伽本生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在印度耍蛇就被当作一种专门职业。人们对一般的蛇技是熟悉的,可是对坐在那里吹笛的耍蛇人却很少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又怎么会从事这种特殊的职业? 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直接答案,我由新德里出发,沿着一条崎岖不平、红土飞扬的道路,驱车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来到了博普拉村。这是首都附近耍蛇人居住的许多村落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认为蛇是险毒的动物。然而,只要到印度的一个小村寨希拉尔去一趟,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希拉尔距离孟买二百五十公里。那个地方的居民对蛇非常崇拜,敬如神明。在希拉尔,每年雨季都要举行富有风情的庆祝活动——“那伽潘奇米”。希拉尔远离繁街闹市,在印度的旅游指南上也找不到它,然而节日那天却有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和旅游者云集于此。印度各地都有欢度“那伽潘奇米”节的风俗。人们在泥塑石雕的蛇像旁举行隆重  相似文献   

4.
现在,土库曼到处流传着尤里·奥尔洛夫的轶闻。真是难以想象,一个人竟能赤手空拳活捉中亚沙漠地区毒性最大、早已令当地居民谈虎色变的眼镜蛇、斑蝰蛇、甲颜面蛇!我问尤里·奥尔洛夫,他的工作是不是很危险?“危险?并不比飞行员或者汽车司机的工作危险。无论是他们,还是我,都时常发生意外。”他答道,“许多人认为,我经常拿生命当儿戏。实际上并非如此。我研究了蛇的习性,也可以说,它们的心理。蛇也和人一样,性格各异。准确的推测,多年的训练,大概是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吧。”  相似文献   

5.
印度素有“歌舞之邦”的美称,她的舞蹈艺术可谓东方古老艺术的瑰宝.乌黛·香卡所创立的现代舞,是印度舞苑中光彩、绚丽的艺术奇葩.1900年12月8日,乌黛出生在印度孟加拉邦农村一个婆罗门家庭,父亲曾任政府高级官员.乌黛自幼酷爱民间舞蹈和皮影戏,并喜欢模仿学习.他曾就读于贝拿勒斯、孟买艺术学校.1919年赴英国,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相似文献   

6.
<正>到印度科钦必看卡塔卡利舞。每天晚上都有专门的戏院为游客演出。我们走到一个有立式广告牌的小胡同前,大家鱼贯而入,小道愈走越宽,一个二层小剧场便映入眼帘。卡塔卡利舞曾被印度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推荐给西方文化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将它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印度古典舞共有六大派系,包括较古老的婆罗多舞、卡塔克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卡利舞,以及20世纪50年代发展成熟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在《圣经》中,“蛇”有关记载与种类较多。在中文版《圣经》中,较多以“蛇”“虺”(中国古书上,或称蝮蛇一类毒蛇,或泛称小蛇,或指蜥蜴类动物等)或“毒蛇”等记载,其种类不够明确。而在英文版《圣经》中,有Snake(为蛇、爬行动物)、Serpent(为大蛇、毒蛇)、Adder(为宽蛇)、Asp(为阿斯普蛇)、Viper(为蝰蛇)等。  相似文献   

8.
蛇与间谍     
中国文化中,蛇是“小龙”。21世纪以“蛇年”开篇,它与20世纪末年的“龙年”应属“一脉相承”。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蛇与间谍似乎有些关联。蛇的种类极多,有着庞大的“家族”。而间谍遍布世界,也有“门类”之分。然而,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属性——不择手段地去获取猎物。例如,在科教电影中,我们可以见到:蛇在树梢耐心等候飞鸟的降临,当目标就在眼前时,蛇以其缓慢的速度悄悄接近目标,最后的出击很少失误。这与间谍在窃密过程中的巧妙设计和靠迂回或逼近来贴近目标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外许多神话传说中,蛇总与秘密相伴,而…  相似文献   

9.
秘鲁千多拉斯山里生长着一种犹如脸盆大小的野花,这种花每朵都有5个花瓣,每个花瓣的边缘上生满了尖刺,你不去碰它倒也相安无事,但如果碰它一下,它的花瓣会猛地飞弹开来,轻者让你流血,重者则会留下永久的疤痕。“眼镜蛇百合”这种花卉,与蛇确有几分神似,它高1米有余,颈部膨胀,“毒牙”掩于口内,“嘴”边流着蜜涎。昆虫一旦爬进它的“嘴”里,便似跌落万丈深渊,无法逃脱,随即便被消化液所淹没溶解。南美洲有一种叫做“日轮花”的植物,它长得十分娇艳,叶子特别大,那既美丽又芳香的花朵长在叶群中间。如果有人想去采摘它,只要一碰它的叶子或花朵,…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剧起源很早,原始社会的乐舞与宗教祭祀即为其雏形。一般研究者认为,中国戏剧正式形成于宋代(约11~13世纪)。尽管实物早已不复存在,但在宋代文献与碑刻中,“露台”“舞亭”“舞楼”和“勾栏”等表演场所的相关记载却屡见不鲜。“露台”为高出地面的方形台子,“舞亭”“舞楼”则是在或长或方的台基上立柱、盖顶的舞台,“勾栏”是大城市中的商业性剧场,有舞台与观众席,且四周有围墙。中国现存早期戏剧舞台有十余座,为12~14世纪金元时期建筑,全部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乡村的神庙中。  相似文献   

11.
说到中国的汉族民间舞蹈,必然从“秧歌”拉开话题……在以黄河和长江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区域,河流交错,土地肥沃,人们以农耕为业。起源于农耕插秧生产的民间舞蹈“秧歌”,是汉族人民在节日和祭扫活动中主要的娱乐方式。普遍流行的“秧歌”,是歌、舞、戏的综合形式。歌,是穿插在舞蹈间用于清唱的“民间小曲”;舞,一般包括“过街”(队列舞)、“大场”烟案舞)和丰富多采的“小场”舞蹈;戏,是有人物情节的歌舞小戏。这一协调的艺术整体,包括了各种不同节目,表演时热闹非凡,观者如山。同是“秧歌”,但因地理文化诸因素不同,各地…  相似文献   

12.
普显宏 《寻根》2012,(1):99-101
在哀牢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至今还流传着一种奇异的彝族原生态祭祀舞蹈——小豹子笙。“笙”在双柏罗婺彝族就是“舞”的意思。小豹子笙又叫“文身舞节”,是峨足村彝族群众祭祀驱邪的原始舞蹈,彝语称“余莫拉格舍”,意思是“画大母豹子花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而现代舞这个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舞蹈品种,到底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程?蓦然回首,让我们来次全球大扫描。准确地说,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和德国爆发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舞蹈大革命,它彻底否定的对象是封闭僵化、逃避现实、沉浸在《睡美人》梦幻中不愿自拔的古典芭蕾。百余年轰轰烈烈的史册上,在美国可分“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5个时期;而在德国,则可分“新舞蹈”和“舞蹈剧场”两个时期。“自由舞”时期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舞蹈家邓肯,正是她那声石破…  相似文献   

14.
1994年9月16日晚6时,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三楼大厅灯火辉煌,乐声袅袅,笑语朗朗。这里正在举行联欢晚会,欢迎访华甫归的加拿大两个青少年舞蹈团的女演员们。这两个舞蹈团,一个是“世界之友”舞蹈团,由首都渥太华地区5个少年舞蹈团联合组成,以表演当地上风舞和印度传统舞蹈  相似文献   

15.
耍蛇是坦桑尼亚人民善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技艺。在坦桑尼亚的苏库马族中,有很多以耍蛇为业的民间艺人。当地称他们为“巴耶耶”。他们在节奏铿锵和谐动听的鼓乐伴奏下,挥舞毒蛇,动作惊险,姿态优美。只见碗口粗细的大蟒和细如嫩竹的小蛇在耍蛇艺人的指点下,和着鼓乐,点头弯腰,左盘右旋。翩翩起舞,十分有趣。这种耍蛇舞就叫作“伍耶耶”。耍蛇艺人都经过专门训练,通常需一至两年。师傅在家里传授蛇艺,内容有识别蛇类、捕蛇经验、拔除蛇牙、饲养方法以及配制蛇药等。徒弟功成艺就时,师傅便选一吉日良辰举行出师典礼:用  相似文献   

16.
坦桑尼亚的耍蛇艺人李有观译耍蛇,是坦桑尼亚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技艺。来自苏库马族的耍蛇艺人被人称为“巴耶耶”。在节奏铿锵、和谐动听的鼓乐伴奏下,巴耶耶挥舞毒蛇,动作惊险。那些碗口粗细的大蟒和细如嫩竹的小蛇在耍蛇艺人的指点下,点头弯腰,左盘右旋,翩翩...  相似文献   

17.
印度幅员广大,成就了风情万千的景观。而走德里、阿格拉、捷布这3个城市构成的“印度金三角”旅游路线,是初探印度的经典之路。“金三角”除因此3城的地理位置恰好形成一个三角形而得名外,还由于这3个城市各自代表印度的3个重要时期:印度现首都——德里,也是印度在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首都,是当今出入印度的门户;阿格拉是印度16、17世纪时蒙兀儿王朝的定都城市;捷布则是印度教建筑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盛夏时节,我应邀重访了阔别5年的美国,先后在被誉为“世界现代舞麦加”和“世界舞蹈之都”的达勒姆以及纽约市学习了5周的现代舞,这对我把握整个美国剧场舞蹈,特别是美国现代舞的发展轨迹和最新趋向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泽 《世界文化》2008,(1):50-52
“法”,也称“正法”,或音译“达摩”,源于梵文Dharma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印度重要典籍《梨俱吠陀》中,指印度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后来,其内涵在印度教的宗教和政治生活中不断完善。高种姓的婆罗门想要通过“法”来匡正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用以维护他们的种姓特权,所以强调人们应该按照“法”来行动。作为古代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道德概念,“法”曾对古代印度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时跨两千多年,在美国二战后涌现出的“垮掉的一代”也受到了“法”思想的影响,被誉为“垮掉之王”的美国小说家杰克·克鲁亚克的一部重要小说就名为《达摩流浪者》。  相似文献   

20.
『干栏』小考林河中国南方的“百越民族”,因为地处水乡,霉雨潮湿,多蛇虫之害,便发明了一种牲畜住楼下,人居楼上,造走廊互通往来的居住形式,以避风湿与蛇虫之害。古称“干栏”,俗称“吊脚楼”。“干栏”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是江南美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