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迦格言》是藏族格言诗中获得关注最多的作品,目前国内外共出现了四个英译本,本文选择其中三个英译本中的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并发现三位译者在处理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非专属词汇的理解差异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依据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理论,对语义传递和风格再现进行研究。翻译中风格再现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分析藏族格言诗中的《格丹格言》英译本,并对比达文波特的《萨迦格言》英译本,从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解读译文是否忠实地传递语义,从再现原作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和文化传递,说明译文应如何实现风格再现。  相似文献   

3.
樊慧敏 《海外英语》2012,(2):136-137
该文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角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分析译者应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实现金融文本的有效转换。从语言维看,译者译词须适应金融特点,行文适应金融文体特征;从文化维看,译者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方面做出适应性选择;从交际维看,译者应注重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示语英译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常见的错误可以分为三类:语言层面上的错误、文化翻译错误、语用翻译错误。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三个视角分析,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译者没有做好译前的适应与选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做好"三维"转换;译者在译后没有受到"事后追惩"机制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藏语诗歌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格言诗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藏族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它以寓意深刻,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音韵铿锵有力等特点而著称,赢得广大藏族人民的喜爱。本文主要从格言诗的写作手法及艺术特点等方面来探讨藏语格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生态范式",涉及"译学""译论""译本"的整合性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体系,生态翻译理论的普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笔者从生态翻译学角度,以翻译的"适应/选择"为理论依据,分析译者应如何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转换中实现金融文本的有效转换。从语言维看,译者译词须适应金融用语的语言特点,行文适应金融文体特征;从文化维看,译者应该在文化内涵方面做出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丁晓超 《文教资料》2009,(31):30-32
生态翻译学理论给译者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本文从该理论的分析入手.把译者主体的适应选择与诗歌翻译这一载体相结合.从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的多维度转换角度对《泊秦淮》一诗的几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好的译本.并对该领域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研究中,人们对译者身份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译者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其主观能动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本文从译者身份出发,通过对译者译本的选择、解读和表达三个方面的阐述,试图分析和探讨彼特.斯坦博勒(Peter Stambler)在翻译寒山诗的过程中其译者身份的体现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姚伟 《海外英语》2014,(13):155-156
《红高粱家族》中文化信息的合理转换对于其译作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文将首先采用尤金·奈达对于文化的"5分法"将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葛浩文先生译文中5类文化负载词进行梳理,找出其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为后续译者翻译中国文学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钱锋 《海外英语》2014,(5):126-127,130
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理论,他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应努力完成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多维转换程度高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经典之作,该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转换角度对林语堂和Davis对《桃花源记》的翻译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林语堂的译文在文化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Davis译文在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总体上Davis译文的多维转换程度和适应整合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在其翻译生态环境做到多维适应选择转换,至少是语言、文化、交际"三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才能产出恰当的译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法入手,以部分钦州公示语翻译为例,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三维"转换,认为在语言维转换上译文应符合英语公示语的行文规范;在文化维转换上应适应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在交际维转化上应注重交际效果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建筑艺术文化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文化的传播输出。它的翻译既包括一种语言内不同变体间的转换,语言与艺术形式的符号解读、转换,还包括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际转换"和重建。"语内解码"的过程是分析艺术作品"形"与"质"的关系,解读古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特质;"语际转换"则是译者对于译品(古建筑艺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深度翻译"。  相似文献   

13.
《萨迦格言》是藏族最早的一部佛哲诗集,在僧俗间广泛流传,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分析《萨迦格言》中使用的比喻、排比、反问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发现它们不仅使格言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还把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而具体地表达出来,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广告语的翻译,广告语是翻译的生态环境,译者与这种生态环境是相互适应和选择的,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广告翻译中,译者在适应广告翻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注重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与适应,最终在"适者生存"的基础上得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陈秀春 《海外英语》2014,(4):101-102
该文试从分析《夜雨寄北》原文本所存在"未定点"入手,通过对该诗多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16.
格言诗是藏族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译《萨迦格言》对传播藏族文学和文化大有裨益。以文化传播学为理论基础,辅以语料库翻译学的技术手段,对Davenport(2000)和李正栓(2013)两部《萨迦格言》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二者在独特用语、理解与表达、显化与隐化及文化因素等方面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性或一致性。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不但有助于民族文学、文化的对外传播,而且能以民族典籍外译与外译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时要注重"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钗头凤》是南宋词人陆游著名的代表作,本文选取其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其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指出,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介方法极其丰富,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过程中,译者不可能只使用单一的翻译方法,而是需要进行多维的适应与选择。以此,本文试图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至关重要。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为中心"的观点出发,指出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角度,借助于常用的翻译技巧不断地进行"适应"和"转换",并对其中的文化缺损进行补偿,保持翻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创造出生态化的译文,以成功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准确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而生态翻译的出现可以从新的研究角度探讨词汇翻译。本文主要以生态翻译学为出发点,指出在翻译特色词汇时,译者需要将自身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从交际维、文化维和语言维三个方面来探讨最常见的翻译模式和技巧,通过不同的技巧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性的转换,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翻译史上,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主体,角色尽管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地位却从长时期地隐形走向凸显。尤其是在西方"文化转向"之后,译者的地位问题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是约束和限制译者三要素,其中,后两个要素同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也是意识形态的体现。文章尝试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英译本书名的翻译为例从意识形态层面来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从而验证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直接操控译者,但同时也是译者在艺术再创作过程中其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