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尔夫质疑帝国神话,其作品有明显的反殖民主义倾向,但她毕竟生活在帝国主义话语盛行的维多利亚时代,其思维很难超越殖民主义视野。《达洛卫夫人》中与帝国故事相关联的人物的命运及其生活体验生动地折射了作家矛盾的帝国情怀:小说针砭帝国社会上层人士的殖民意识和帝国主义行为,鞭笞普通民众对王室(大英帝国的象征)的盲目崇拜和效忠。然而,在作家的代言人克拉丽莎、帝国社会叛逆者彼得·沃尔什身上,我们却能时常感受到他们对帝国的文明向往和依恋。  相似文献   

2.
欧阳子被誉为文学家中的"心理外科医生",她的小说在对两性关系的解构上独辟蹊径。她塑造的大量女性人物形象颠覆了大众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知,也与以往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较大的差异。小说表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逐渐在家庭中占据上风,全面地刻画了一系列立体、饱满的女性形象。相应的,婚姻中的男性多显现出了自卑、懦弱、无能的一面。作家对这种矛盾的巧妙处理,让性别上的失衡和矛盾来表现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深切情感,表达了希望关注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贡献、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愿景。  相似文献   

3.
正温州作家钟求是一向注重探索"人的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在他看来:"人的内心是个辽阔而诡幻的世界,存在着广大的未知领域,值得我们去行走。"他擅长写人的复杂隐秘却又极为纯粹的情感,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便是对"内心"探求的结果。通过书写一份平淡的情义与约定,在叙事的缓慢推进中将不同寻常的"念想"注入平常生活。这种对于超拔于尘世之上的沉默"契约"的书写,源于作家追索当代人、当代精神生活的诗意情怀。钟求是近期发表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4.
"现代心灵"始终处于怀疑和矛盾的焦虑情绪之中,对一切现实的表象产生怀疑,对什么是真实产生了疑问。伍尔夫和其他一部分作家采用"意识流小说"的形式,通过描写那些对意识主体来说是真正真实的意识内容,来表现这个表象的真实无法确定的世界。伍尔夫认为一个人的感觉和情绪对这个意识主体而言是真实的存在,与此同时,他所感觉到的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却是不确定的。因此作家始终处于一种对真实感到难以把握的焦虑之中。  相似文献   

5.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多丽丝·莱辛是两位杰出的英国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女性文学先驱,而莱辛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女性文学大家,被公认为是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国内已有许多著作对二人的女性主义观点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二人的女性主义观点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献却十分少见。实际上,两者的女性主义观点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些许差异性。本文结合两位作家的作品,对她们的女性主义观点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跃 《文教资料》2013,(5):15-17
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两部小说《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在主题创作上体现出共同性和延续性。这两部小说分别以英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为背景,阐述了作家所推崇的"只有联结起来"的小说创作主题,而"婚姻"则毫无例外地成为作家努力达成"联结"的纽带。但是,无论是在《霍华德别业》,抑或是在《印度之行》中,"婚姻"并没有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小说主人公最终都不同程度地走向分离。作者通过比较两部小说中以"婚姻"为纽带的"联结"主题,分析"联结"的艰难过程和失败原因,指出福斯特"联结"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它除了具有与事物现有性质相同的肯定因素之外,还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因素,由此决定了矛盾的相互作用。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事物朝两种正相反对的方面发展,表现为矛盾越来越尖锐(破坏性),或矛盾越来越缓和(建设性)。以前,人们多注重的是矛盾的破坏性(反功能)的一面,而对它的建设性(功能的)一面,却很少论及。本文试图从矛盾促进社会整合的功能,以及矛盾推动社会变迁的功能这两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初引起中国文坛广为关注的英国作家,社会与家庭给伍尔夫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她拥有了对女性细致独到的洞见,在其坚持不懈的写作中形成自成一家的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从多元视角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用心灵与男性搭建起沟通与交流之桥.本文旨在探究形成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与当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家庭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背影》自问世以来,颇受关注,被誉为传统父亲正面形象的标杆。作者朱自清以"背影"为独特视角对文章进行切入,感人至深。关于其的评论不胜枚举,主流是从深沉父爱的角度进行文本探究。对此,笔者却认为《背影》是书写一个成年儿子经过内心矛盾挣扎"懂得爱"的过程。本文将从"我"在望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整个过程内心的矛盾点和父亲离开车站这个场景"我"的复杂情绪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使人变得不像人,使人"异化"的根源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生活在西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并生活在极度冷漠的畸形的社会关系中,这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责本总是为少数人所享有,而绝大多数的人的命运却被他们所不拥有的责本控制并决定着.畸形的社会产生出异化来是符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11.
《霍华德庄园》是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创作的一部反应社会现实问题的长篇小说。整部小说围绕着霍华德庄园展开,故事描述了英国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结,作者想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写来批判当时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联结来弥补社会的隔阂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较重视女性描写,但其妇女观却复杂矛盾,本文先述评作品妇女观进步的一面,后论其落后一面。之后从社会经济城市商业发展、思想文化及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作品“多人创作”、作家自身思想矛盾及前代文学作品的影响等几方面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小结。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反映的是时代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潜藏着作者被压抑的欲望和社会理想。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入观察与缜密思考,将其倡导的男女两性和谐、双赢的社会理想隐喻在文学创作中,因此,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既不是特指生物学上的概念,也不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所谓的"最佳的精神状态",而是对男权传统的批判,是对构成社会主体的男女两性走向和谐、走向双赢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爱米莉·勃朗特,浪漫热烈而多情,却清楚地认识到,所信仰的至真至纯的爱情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下无法生存.<呼啸山庄>作为她唯一的一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渴望浪漫爱情同时又无法摆脱社会现实的矛盾心理.爱情与婚姻,浪漫与现实的冲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矛盾面前,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难免会犹豫徘徊.这正是<呼啸山庄>所暗示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鲁迅这两位作家的创作时间虽然相隔半个世纪,但他们笔下的人物及所处的历史境遇与社会文化背景却有相通之处。在他们的笔下,人的病态是作为社会病象的一种曲折反映,而人的疗救与死亡则成为作家自身文化立场的传达。文章旨在表现基本国情与文化传统不同的两位作家对病态及其疗救得文化思考和意义探寻。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形象被塑造得十分丰富,具有一些很多性格综合的矛盾,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她身上,主要体现了自我内心与外我,传统社会礼教对人性的教化和禁锢与人追求自然本性这两种冲突.我们可以从中找出生活中待物处世时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豁达大度,聪慧周全等.同时也须注意不能为物所累而忽视了自我个人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生活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是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近现代作家之一。时代的剧变使生活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两位作家对"现代性"有较深的本质性感受。反映在文学中,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文学均表现了较多的"现代性"特征。对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现代性"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了解和把握中、日两国近现代作家的文学共性的重要钥匙。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今,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文化等词语在各类媒体上都频频出现;然而,享受教育对教师来说却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是许多人的看法和态度。在我看来,教育就像硬币的两个面,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教育苦的一面。其  相似文献   

19.
女权主义作家伍尔夫在作品《达洛卫夫人》中表达了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及生命意义的深切关注。达洛卫夫人和女儿伊丽莎白是小说中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母女俩虽然有着相同的生活背景和教育环境,但是俩人对生活的意向性却有很大的差异,一个甘愿承袭父权社会的价值观,做"家中天使";而另一个则决定要有一份职业,成为一个医师,一个农民或者当议员。母女二人各自的救赎路径,深刻地揭示了在女性的成长轨迹中,经济上的独立才是实现女性命运改变和体现价值的唯一出路。最终,母女俩不同的抉择程度导致了不一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20世纪英国著名意识流作家伍尔夫的散文批评名作,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妇女与小说",伍尔夫在文中提出了女性写作需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和每年500英镑的进项,同时也表述了"雌雄同体"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