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认语言学主张认知基于体验,语言是互动体验认知加工的结果。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指导,建立FRG分析模型研究汉语名词谓语句,具体考察该构式的界定与其认知动因。我们发现,((NP_1)NP_2)构式中的NP_1与NP_2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概念联结关系,概念化者在从NP_1向NP_2的序列式扫描中,依据NP_1与NP_2间的概念联结关系对小句指称作出认识控制,实现小句标示类型范畴的实例化。名词谓语句作为以((NP_1)NP_2)结构独立成句的表达式,其生成具有认知动因:概念关系的呼应性与语义推理的顺应性是其形成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2.
"秀……"族构式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鲜活语言,展示了语言的时尚感、幽默性和创造力。本文以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为框架,分析"秀……"族构式的特点和认知理据。研究发现,"秀……"族合成结构的组构过程中,"秀"为依存成分,语义凸显的次结构需要依赖其后的自主成分的语义侧面对其进行补足和阐释;自主成分同依存成分"秀"的联接是有条件、有限制的,只有那些语义积极的、表示具有美丽特质的身体、品质、才艺等的自主成分能够同"秀"组构,合成"秀……"族构式;"秀……"族构式的组构是借助转喻认知机制的操作,其搭配成分由具体名词扩展到抽象名词、抽象形容词等,显示了语言的经济性和灵活性。该研究证明了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特殊的跨语言现象,中动构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语言中。在该构式中,被动的参与者充当主语,而谓语动词却是主动形式。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以及中动构式的界定标准,通过观察大量真实语料,发现汉语中也存在中动构式。中动语义具有跨语言的特征,并且能在汉语结构中得到实现,其中"V-起来-AP"构式是典型汉语中动构式。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证实了"V-起来-AP"构式的中动地位,并对该构式中动词和修饰语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深化汉语中动构式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是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准确辨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首先要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合成词结构类型的判断依据,理解语素义与语素义、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词义的发展演变,掌握语素与语素组合时常见的语义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5.
在静态环境中,外部内在参照框架中的参照物的外部投影特点与其形状、维度和功能相关;内部内在参照框架中的参照物在定位自身的某个区域时需要首先进行内部前后分区。外部投影和前后分区在静态环境中都以参照物的固有"前"方位特征为前提,而在动态的场景中,物体的移动可以使没有固有"前"方位特征的参照物临时获得"前"的赋值,使其外部投影、内部分区以及对目标物的定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构式语法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其中Goldberg的构式语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Goldberg发展了构式语法,并对构式提出了明确的定义,而国内的现代汉语研究也在构式语法的启迪下不断发展。本文以Goldberg对于构式的定义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构式的定义,并反思国内现代汉语的构式及构式语法研究。  相似文献   

7.
“看得出来”是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里常出现的主观揣测性插入语。本文从虚拟位移构式性质和特点出发,探究“看得出来”作为“V+得出来”虚拟位移构式下的实体构式在哪些因素的作用下成为主观揣测性插入语,并进一步分析其作为主观揣测性插入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和其他“看”类揣测性插入语在认知方式上的区别。最后从宏观层面上提出现代汉语虚拟位移构式和现代汉语插入语连续统关系的假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圆锥曲线的相关概念为例,对概念建构进行探索与分析,阐明建构概念的机制和方法,并提出概念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用学在多个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的产生也从某个侧面证明了语用学的魅力是无限的。实践中也有学者将语用学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综合提升。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语用学将语境和语句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对于语句的理解,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基本的交流,实现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此外,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一种通过简单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针对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将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内容灵活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实现学生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对语用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11.
运用构式语法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口语中具有贬抑性否定意义的构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具有理据性关联意义的构式群的演化发展过程和生成机制。以"爱XX"为例的构式通过动词的实例联接、隐喻扩展和子部分的继承性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以表达说话人或听话主观化否定评价意义或贬抑性感情色彩的构式群。"转喻"作为内部转化机制,贯穿于整个群的演化过程中。在转喻的作用下,一个构式从前一个构式的意义中"推导"出新的意义,并通过紧缩、剪切等手段实现形式上的创新,最终形成了新的构式。  相似文献   

12.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珂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4):62-64, 83
以"自然物"类名词的提取过程为例,从如何确定提取标准、如何确定准基层词、基层词内部是否存在差异、如何确定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四个方面,讨论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词(简称基层词)的提取问题。通过讨论及语料调查、对比与整理,共确定"自然物"类基层词132个,其中典型基层词73个,非典型基层词59个。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概念图式为参照框架,区分和梳理农业问题研究中的四种理论模式:传统农业理论、现代农业理论、农民学理论和以组织为参照点的农业资本主义理论。可以看到,由于各自的参照点不同,这些理论模式不仅具有不同的概念结构,而且形成了农业研究中的不同论题。无疑,正确理解由上述不同理论模式衍生出来的论题的真正含义,对任何有关农业问题的经验研究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阐述构式语法和功能承受性(affordance),并以其作为视角,选择适当样本进行实证试验,通过SPSS软件分析研究得出构式和功能承受性,对英语名转动词语句的理解具有动态促进作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教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动介融合构词是多因素共同条件下的共同结果,本文以"加以"类形式动词为例,从句法、韵律、语用和认知等角度概括了动介融为一体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时代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内容选择性范围很大,但存在着学习者学习目的和方法无助和茫然的问题。故此,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理论构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资源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实施资源优化和网上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认知隐喻推理机制贯穿于现代汉语新词串的整个形成过程,并在新词串词语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构式的形成是人脑认知以始源域理解目的域的隐喻化的结果;构式中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关联建构是认知主体主观化的结果;构式的形成过程是词语模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动词中心论基于动词建构句法结构,关注动词语义及其语义配价情况,注重从语义层面探寻句法现象的理据特征,解释句法结构的形成过程。不过,它无限制赋予动词新的意义,使得动词意义过度增长,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构式中心论基于构式建构句法结构,认为句法结构的形成源于构式和词项的熔合,注重从构式视角探寻不同句子的意义差异,从而解决了动词意义的无限增生问题。不过,它将动词多义变为构式多义,同样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结合这两个视角进行语言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语言本质,有效解释跨语言的共性和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