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有独特的现代化背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支柱的儒家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了困境。对此 ,本文拟以对晚近异常活跃的新儒学的研究为中心 ,用现代化这一话语背景统摄对中国文化的考察 ,力图寻求新儒学进而中国文化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蒙元统治初期的山东东平,在严实父子及其幕客的共同努力下,政局日趋稳定,经济日益富庶,文化繁荣尤其值得称道。东平文化的繁盛局面,不仅得力于严实父子招贤纳士,也与金代遗民的文化传承意识密切相关。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东平地区掀起文化复兴活动,使中原地区得以多文化并存,对元初文明的开创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明书院落成后,毛科延请被谪贬龙场驿的王阳明至书院讲学。这是王阳明在贵阳讲学的开端。席书任职贵州后,继续礼聘王阳明至书院讲学。在延请王阳明来贵讲学过程中,席书与王阳明通过书信互动,而相识相知。在聆听王阳明讲学后,席书的道德学问有了巨大转变,不仅在学术上深受阳明心学影响,而且政治上积极向朝廷举荐阳明担任要职。在此期间,席书与王阳明结成了知己和道友,成为阳明心学发展史上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关于某些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是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与发展。我国当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从以政治为中心到以经济为中心再到以人为中心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南宋乾、淳之际的浙东学者大多兼擅经史文章,他们对儒家之"道"的理解与朱熹等理学家相比显得平实,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也较为通达,对南宋以来的重道轻文思想具有纠偏意义.吕祖谦认为文道二者并行不悖,意图统合程学之"道"和苏学之"文",但其思想显得博杂而欠通贯;永嘉学派的陈傅良、叶适则仰溯三代文道合一的精神,强调为文要有关治道,流露出浓厚的崇古和事功色彩,实与欧阳修、王安石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遥相承接.但是吕祖谦的伦理本位和叶适的事功本位思想,对"文"也造成了一定的疏离和损害:吕祖谦随着对道的领悟趋于深入,后期逐渐疏远了文章华藻.陈傅良、叶适宣扬以"治"为道的政治哲学,则表现出向"泛文学"的复归,虽然表面上提升了文的价值,但却使文学落入儒家功利思想的桎梏.  相似文献   

7.
孙复、刘敞、孙觉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春秋学者,其所阐发的"尊王"思想代表了北宋《春秋》学思想的主流。三人在尊王权、贬诸侯、攘夷狄三个层面对尊王做了充分的阐发,反映了北宋《春秋》学的尊王大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究竟孰大孰小,一直是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者所探讨的核心命题,他们既有共识,也有鸿沟。目前,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随着对社会契约论研究的深入,主要出现了以洛克主张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模式"与霍布斯、卢梭主张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模式"之鸿沟。尽管各自的主张有所差异,但是相对于一种政治制度设计和理论体系构建而言,在政治现代化的当代都有着进步和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10.
《周易》全书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从《易经》到《易传》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从巫术宗教向哲学人文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儒学和易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学派的先哲大师以易学充实了儒学,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周易》经过《易传》的发展,把注意力开始集中于世事人伦上,累积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继承了《周易》中的伦理道德因子并进行了阐发,为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易传》则在对《易经》阐释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丰富了先秦儒家学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忠德思想的创建与整合是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孔子认为,忠德的基本内涵是忠恕之道,是“爱人”,是“情之尽也”,是“众德之基”;忠德具有平等性和互惠性;儒家忠德是智慧之忠,而非愚忠。孟子认为,“忠”就是“良知”;忠德具有层次性,“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要做到“寡欲”和“尽心”。荀子认为,人性恶是忠德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涵是忠信和善;忠德在道德实践中可以分为大忠、次忠和下忠。在先秦儒家忠德思想的创建、整合和实践过程中,孔子、孟子和荀子为儒家忠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忠德思想的成熟拓展了广阔的道德思想史空间。  相似文献   

12.
承秦而起的西汉王朝,在陆贾、贾谊等汉初政治家反思和批判秦弊的基础上,一反秦以“威德”为核心的重威严法、多欲寡恩的皇权政治模式,大力倡导法先圣、尚德行、施仁政等治国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崇尚“孝德”,推崇孝治.汉代所推崇之“孝德”并不是向先秦儒学、西周德化礼仪之学的一种简单回归.而所谓的汉承秦制,实际也只是形式上的承袭,在关乎秦汉两朝立国之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层面,秦之“威德”与汉之“孝德”是迥然相异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元代许衡和明代丘浚治世思想的研究,认为儒学演变的动力和生成模式其实是一个立体化的模式,儒家的治世思想是其发展核心动力,所谓"治世"不仅指的是主体自身的物质改善的不断提升,而且还指儒学的超越性、包容性以及开放性,它不仅超越地域文化的阻碍,而且还融合了种族之别,超越"华夷之辨"的意识形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外向辐射。这个模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神道设教,二是世风浸润,三是知行践履。研究儒家的演变动力和意义生成的立体模式有助于当下的文化传统重构和民族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养生思想,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通过对作为根源之“道”、“德”的把握,或者通过达致与“道”有密切关系的无知、无欲、无为,来实现养生思想所企求的“长生久视”。第二,基本上不把个人生命、身体的保护与天下统治权的获得视为矛盾、对立的关系,认为养生和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对待、相互交错展开的关系。《老子》中进而萌发出一些领先时代的新的养生思想。例如,对养生予以极高的评价,把养生看作是最高的最终的人生目标。此外,虽然《老子》养生思想几乎都说的是“养形”亦即生命、身体的不老长寿,但其中也提倡以灵魂、精神在死后继续永存为内容的养生即“养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教史上的地论师形成于南北朝中后期,尤其活跃于东魏、北齐年间的邺城地区,专门研究《十地经论》。本文考察地论师的师承关系,梳理其中的五大僧团,分析他们的佛学知识结构,借以揭示当时中国北方的佛学思想传统。地论师在嵩洛、邺城、并州和长安之间流动,其佛学思想得以传播,同时又吸收了其他佛学传统。以特定经典的诠释为纽带,不同师承关系的僧团相互交流,形成地方性的思想传统。这种松散的学派为此后的中国佛教宗派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经权思想是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自从孔子将经权提升为哲学范畴之后,汉儒、宋儒和明儒分别阐发了"反经合道"说、"权便是经"说、"经是已定之权,权是未定之经"说或"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说。这三种经权观恰好构成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梳理这一过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无疑对深化儒家经权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黎庶昌(1837—1896),贵州遵义人,我国晚清著名外交家和散文家,遵义“沙滩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西洋杂志》是其先后出使并留心考察德、法、美、西、意、比等国内政、外交、社会及经济见闻而撰著的书籍。文章以《西洋杂志》为线索,对走出黔北山门、睁眼看世界的黎庶昌给予了有见地的评价,认为黎庶昌敢于走出国门是“只缘心中有正气”,因而始终抱定“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学习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并从器物层面扩及到制度、精神层面,肯定了黎庶昌为中国近代社会传播西方文化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伊犁事件是张之洞参议外交事务的肇始。张之洞在伊犁事件中的言行反映出其早期外交思想蕴含着浓厚的儒家道德观念和近代外交意识的双重内容。这种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外交思想不仅是西潮冲击下传统中外观念的嬗变,也是近代中外格局的大变动在外交领域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是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广州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侨乡文化资源、改革开放资源等,应以实效性为核心,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优化;以生活性为切入点,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渗透;以实践性为落脚点,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行为践行。  相似文献   

20.
动画企业是动画市场和产业链的主体,是行业中最具活力和推动力的组成部分。中国动画企业的积极作为才能最终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中国动画企业规范科学的发展,增强其自我造血能力是当下最迫切的任务。本文挑择了国外几个影响力大、独具特色、与动漫相关的企业或成功动漫形象运营为代表,简介其现状,探究其成功规律,对动漫产业的启示和助推力。希望中国相应的企业以此为参照,有所借鉴,在探索中找到契合动漫企业的经营方式,推动动漫持续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