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已经成为政府、高校等各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对"水课"进行有效评价仍是难点。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师能力"水"、教学内容"水"、教学方法"水"和教学考核"水"等现象,从评价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水课"的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方法和制度等具体评价要素;同时,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探讨了高校"水课"的实践评价策略,具体包括关注多元化评价主体,协调"水课"的各方价值需求;建立差异化评价标准,对"水课"实施分级分类评价;运用综合性评价方法,重视对"水课"进行质性评价;突出发展性评价目的,发挥"水课"评价的改进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甘肃教育》2012,(8):98
兰州市城关区榆中街小学座落在风光秀美的兰州市中心地段——东方红广场南面。学校传承"爱"的文化,提炼出"上善若水"的核心文化,通过借水喻德,在校园中营造"若水文化",致力于"若水校园、若水管理、若水教师、若水德育、若水课堂、若水学子"六大工程,从而树立起鲜明的学  相似文献   

3.
水是滋润万物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流是水的智慧和价值所在,流不仅使水焕发了生机,更体现了水的价值。好的课堂应思维如水,川流不息。水的生命力在于"动",水的激情在于"势",水的灵魂在于"润",水的特质在于"活"。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经历思维的过程,掌握思维的方法,提升思维的品质,培养学生如水一般"川流不息、动静相宜、循序渐进、刚柔相济"的思维,真正使学生以一种深层的、理性的"思"体现出一种"高品位、高价值、高层次"的存在,真正学会数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水的品质与精神。我校依托长江之水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生发点,从"尚水之德""若水之智""乐水之态"三个层面来培养具有"若水"品质的师生、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水育"文化、建成"上善"之校。  相似文献   

5.
<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水逆"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每每"水逆"袭来,网上总会是衷鸿遍野。根据"水逆"时间表,我们在过去的9月经历了2016年的第三次"水逆",并将在即将来临的12月迎来今年最后一次"水逆",甚至还有网友吐槽,说2016年是史上"水逆"最多的一年。这个东西如此神奇,以至于人们把生活中的许多不顺,都归结到"水逆"头上,让"水逆"成为了新一代的"背锅侠"。"水逆"其实是"水星逆行"的简称,要搞清楚"水逆"到底是什么鬼,我们还得从太阳系说起。  相似文献   

6.
陈顺涛 《人民教育》2012,(24):38-41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水厂路小学,是镶嵌在奔流的汉江之滨的一所名校。武汉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水厂——宗关水厂与学校毗邻,水厂路小学也因此而得名。2006年,我校因地制宜提出了"水育文化"的办学理念,其意在师生中弘扬"水"为生命之源、文化之源,谋福万物,滋补万物,推崇"水"的优秀品质,探索"水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水育文化"的独特功能,逐步打造了"水育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人生似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探究阅读  相似文献   

8.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渗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沉默。  相似文献   

9.
"水课""金课"已写入教育部正式文件,这是近期高等教育的热词。文章描述了"水课"的表现,分析了"水课"存在的原因,并对"水课""金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理念进行课程评估设计,通过评估剔除"水课",以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标准建设"金课",提高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沧浪之水"原本指汉水的一段,并不具有特殊的涵义。但《孺子歌》的诞生,特别是经孔子、孟子、屈原等的传播后,就为"沧浪之水"赋予了崭新而深刻的涵义。他们把自然之水的清浊与人的精神境界的清浊,乃至于社会的清浊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沧浪之水"成为高雅脱俗、清廉自守的象征,使"沧浪之水"由"自然之水"上升成为"人文之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语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建英 《辅导员》2011,(30):32-33
鱼喜欢水,喜欢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水钟情鱼,钟情鱼围绕它无忧无虑地打转。如此鱼水深情的画面让人甚感温馨。水的心中满是鱼,水是为鱼而存在的水;鱼的心里喜欢水,鱼是向往水而留下的鱼。相信鱼和水都会为了对方不断地走向完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想:如果我们的教育现状也如"鱼水深情图"般美妙,我们的教育环境如"水"般令"鱼"向往,我们的受教育者如  相似文献   

12.
"睢""涣"皆水名。东周战国时期,二水共同的源头是"大沟"——中原运河水系干渠,亦即鸿沟。"睢涣之间",最初应是"睢濊之间";"濊水",应是"涣水"或"浍水",浍河的原名。"睢涣之间出文章","文章"二字的本意,应是"锦绣襄邑"之"锦绣",亦即"襄邑织文"之"织文"也。"出文章""出人才"等是睢、涣二水留给后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古代楚国是一个以江汉流域为中心、跨连长江流域多条水系的泽国。楚人对"水"的感悟尤为深刻。"水",不仅成为楚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荆楚道家看宇宙和人生的精神具象。水,滋生了荆楚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生命。荆门郭店楚简《老子》中"水""几于道"以及"水"反辅"太一"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荆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考察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意境的关联认为:儒家思想表现在对山水画整体的和谐统一观上;道家思想表现在通过"水"追求愉悦流畅的心情表达、水墨为上的观念形成、以及无墨处皆成妙境的意蕴;禅学思想表现在山水画中"水"的地位提升、"水"的审美趣味、"水"的表现风格与种类发展。儒释道思想为山水画之"水"的意境提供了价值依托,山水画之"水"的意境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有人便将他引荐给一位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道:"这水是什么形状?"智者不等他回答,又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什么也没说,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双手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罐子。清清的水便  相似文献   

16.
椭圆是圆吗?     
"海水是水吗?"大家肯定会说,海水当然是水了。但如果这道题出在化学试卷上,那答案就是"不是"了,化学里水只包含H2O。最近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几何小天地"这一单元的"圆的认识"时,也遇到与"海水是水吗?"类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苏轼作品高频出现"水"意象.包括"水"及其水的各种变态如"雨""霎""雪""波""江""河""湖""海""溪""泉""流"等在内,"水"意象在苏轼作品中出现竟达29000多次.苏轼对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同时,他对水也有独特的理解.在他的"水"世界里,透着他的思辨光芒.  相似文献   

18.
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源,经常被赋予隐喻含义,但学者们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诗歌中涉"水"词语的意象并不多见。本论文不但分析汉语古诗中"水"字诗歌,还从广义的水介绍了它所存在的物理形态,并归纳了水的五大概念隐喻——情感是水、人是水、时间是水、品德是水和公共支持是水。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中的水"主题复习课是笔者上的一堂公开课,本课以"识水、辨水、探水、治水、节水"这"五水"为问题链贯穿整堂课,使学生不仅建构了知识,而且获得了能力。"以问题情境促进思维,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了复习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彰显科学复习课的活力。"[1]一、教学基本思路本节课以"五水"为问题链将所要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设计本节课要研究的若干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归纳唐诗中水意象的概念隐喻,并对各类概念隐喻做了详细的认知分析。研究发现,唐诗中共有六类水意象的概念隐喻:"情感是水""人是水""心境是水""时间是水""困难是水"和"力量是水"。用当代认知隐喻理论解读唐朝诗歌,论证了概念隐喻理论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对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具有指导意义,进一步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