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汉新闻语篇的建构过程中,译者对英汉语篇中互文性的正确识别,阐释、转换及分析比较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要素.译者应结合具体的译写技巧,运用恰当的互文策略,强调译文既尊重源语的新闻事实,又符合译语的表迭习惯,准确传达源语的信息功能,实现最佳跨文化传播和外宣效果.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互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嫒 《大观周刊》2012,(41):217-218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语言和变体,在大学校园里语码转换是日常交流的普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不同语言变体,不同语言交汇在一起。因此,语码转换成了大学生交际的策略,大学生通过语码转换达到交际的目的,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码的定义、语码转换的不同分类等社会语言学理论入手,结合广告的目标、原则,通过具体例证分析语码转换在广告传播中的社会语言学功用,指出语码转换是实现广告目标,提高广告受众对产品或服务认同感,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的有效手段。在广告中适当使用汉英语码转换策略可带来一定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从语用角度讲,广告宣传是一种语用行为。具体地说,是一种说服性语言行为。翻译时力求等效再现原文内容,广告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原语与译语分属两个文化圈.互文性(两种文化的交融)的关联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成为语际转换中的超语言因素和理解与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学者对翻译的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不同的主张各行其是或互为矛盾.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给各类翻译活动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不会自相矛盾.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译者通过重新匹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实现明示一推理过程、寻找最佳关联性等措施,使直译、意译、替代、直译加注释等翻译方法得到了完美的解释.所以关联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新闻语体出现英语语码的现象褒贬不一。本文以出现在报刊中的语码转换为语料进行探讨,认为中英语码转换的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着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加快文化的交流和趋同,体现了语言交际简约性时尚意识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杜雯 《大观周刊》2011,(31):126-126,150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广告中的隐喻进行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广告中的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广告标题是广告内容和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本文对主要翻译理论进行了回顾,提出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选择最具隐喻语言特色的广告来探讨隐喻翻译,尝试对隐喻翻译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程环 《新闻世界》2010,(5):211-212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始终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试借助顺应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作为语用策略、交际策略的运用可行性及效用,旨在提出其积极作用,希望对大学英语教学及改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翻译出版中编辑的角色与话语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曼·雅可布森区分了三种翻译: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语内翻译;汉语与外语之间的互译是语际翻译;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则是不同艺术符号之间的转换,是符际翻译。无论是哪一种翻译,都是译者心血的结晶;翻译作品若要最后出版并面对自己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趋势下,人们的多语能力使各类语言进行交错,新闻标题中出现语码转换的频率越来越高。本研究在维尔索伦的顺应论及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的框架下,从语用学角度对时政新闻中出现语码转换的代表性标题进行语用顺应性分析,认为新闻编辑者在拟定标题过程中顺应了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以达其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讲话.这份重要政治文件的译文分上下两部分全文刊登在2009年第22、23期<北京周报>上.笔者认为,"讲话"翻译中采用了删减、增补、转换等变形保义的译法,译文传旨达意,活而不偏,从而保证了在目标语中的理解和接受.本文试图从德国功能主义视角,探讨"讲话"英译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标示语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牌,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标示语翻译错误,贻笑大方,特别是一些代表国家形象的场所。本文从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分析这些翻译错误及不得体的地方,并对标示语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田燕丽 《大观周刊》2011,(9):67-67,64
谚语时含建议和普遍真理的话语。总的说来,谚语寓意深刻,节奏感强、学习一种语言的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世界现以及该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翻译本质上来讲是文化间的交流,翻译的霸的就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交际。在翻译中能否实现文化内涵从源语到目标语的成功转换可以判断翻译是否成功。该论文就是讨论在尤金·耐达的动态对等原则的指导下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互译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网络语言和语码转换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现象的语料来源、结构类型、产生原因及语用意义的相应分析,并辅以大量例证,对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外广告在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为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对原文做适当的增删以及改动都是可行的。因此,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转换文化信息、保留文化信息、补遗文化信息等策略来实现广告翻译中的文化调和。  相似文献   

16.
刘立 《新闻界》2012,(13):19-21,80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手段,新闻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依据,以《今日中国》为主要研究文本,在分析具体翻译实例的基础上,探讨新闻翻译的标准、原则、策略,以期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郭英 《新闻知识》2012,(7):35-36
新闻报道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通常要求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而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能帮助人们实现这一功能。新闻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合理运用模糊语言能增强新闻可信度,提高新闻时效性,使新闻报道更礼貌,更生动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目的。本文探讨了模糊语在新闻中几大语用功能,同时还以关联理论的推理交际模式分析了新闻模糊语言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8.
法律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法系的信息传递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对外交流日益扩大的今天,如何有效开展法律翻译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源泉,故法律翻译的过程不应仅看作是一种纯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本文在综述国内法律翻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视角,从三个方面,即系统功能语言学层次观与法律词汇翻译、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述位理论与法律语篇翻译、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与法律语篇翻译进行探析,以期对法律翻译研究和实践的纵深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词汇应用于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告的最终目的。而广告中模糊词汇的成功翻译也将直接影响其在译语读者中的宣传效果。本文分别从形容词、动词、拼写变异词、比喻词、模糊限制语五个方面探讨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的语用功能并就实例对其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在译文中的宣传效果,在翻译英语广告中的模糊词汇时,译者既要正确理解和推断其基本意义,又要结合交际情景、原文和译文的文化背景等再现模糊词汇在原文中所产生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面向专利领域的机器翻译近年来已成为机器翻译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汉英专利文本机器翻译融合系统,该系统以规则系统为主导搭建,并把规则翻译方法和基于短语的统计翻译系统相结合。在融合系统中,规则系统主要负责源语言的分析和转换阶段的处理,生成相应的源语言句法分析树与转换树,并确定目标语言的基本句法框架。统计翻译系统则在目标语生成阶段根据生成的目标语句法结构寻找合适的对译词形,并产生最终的候选译文。通过利用自动评测指标对融合系统进行测试,融合系统的结果均优于单个规则系统和统计系统的结果,表明了融合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改善系统的翻译性能,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