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电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受众对传统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视媒体只有通过不断改革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未来电视媒体的发展应立足于数字技术综合战略;推行双效淘汰机制或者聘请外包;实现经营收入多样化,以期获得新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周迪  朱尉 《报刊之友》2013,(10):54-55
民生新闻节目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一条让大众较为认可的道路,在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为案例总结了这些问题,重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节目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一条让大众较为认可的道路,在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为案例总结了这些问题,重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萍  许莹 《今传媒》2008,(5):6-8
一个地区的形象,包括政府形象、文化形象、公民形象以及传媒形象,对地区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它不仅是这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构建经济软环境的重要因素.地区形象塑造靠传播来完成,因此传媒是形象传播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是一种追求享受的快感文化,具有典型的符号化特征。在消费文化背景下,陕西电视媒体的发展可从三方面着手:强调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因素,加大栏目的品牌打造力度,重视区域文化特色传播。这既顺应了消费文化的潮流,也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全球传播化时代,世界俨然成为了"地球村",人们的跨文化活动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产生新的传播效果,而电视文化在互联网传播时代十分活跃,本文以电视文化为例分析对在新环境下其发展以及带来的跨文化交流和转变。  相似文献   

7.
区域历史文化是电视媒体立足本土的一个重要途径,弘扬区域历史文化有助于推动电视媒体影响力的突围。本文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一是区域历史文化与电视媒体影响力的联系;二是推动电视媒体影响力重围的困境;三是弘扬区域历史文化,推动电视媒体影响力突围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视媒体要立足于影像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传播生态以及接收新语境,创新传播手段,以共情叙事升华情感力量、以场景营造强化情境张力、以跨屏互动扩大情感共鸣,运用共情传播、电视“活化”的方式,使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杨冰漠 《新闻世界》2013,(12):46-47
当前,电视的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在给观众以享受和放松之余却削弱了它的核心职责——传承社会文化。本文以央视科教频道的讲座式节目——《百家讲坛》为例,立足于它的文本实践经验,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了电视媒介与社会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袁秋乡 《今传媒》2009,(12):44-46
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如日中天,对电视节目的诟病和声讨也一直甚嚣尘上。因为商业意识已经渗透了电视的每一个神经,因为“娱乐至死”在放肆的消解着媒体的庄严和神圣,面对着来自市场的竞争和压力,媒体正大步流星的退化成赚钱的工具。所以,  相似文献   

11.
蔡骐  欧阳菁 《声屏世界》2007,(11):15-16
伴随各类电视选秀节目的轮番登场,“与偶像一起成长”的粉丝们也迅速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电视选秀节目造就了粉丝一族的集体登台。那么,电视传媒与粉丝文化的共生联盟还将带来什么?这一浪高过一浪的粉丝狂欢背后又隐匿了什么?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今天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陕西电视台建台45周年,这不仅是陕西电视台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新闻界的一件大事。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陕西电视台和全省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3.
郜利静  赵怡 《新闻世界》2011,(11):77-78
大陆和台湾是是华语影视节目最主要的生产主体,也是全球华人最认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在两岸之间重塑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价值观?处于目前汉语相对弱势、制作水平相对落后、传播渠道相对狭窄的情况下,华语电视该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打造一座华语电视作品的制播发行平台,继而建立全民族的精神家园?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四届舞蹈大赛首次引入秧歌专场,最终山东海阳大秧歌以其恢宏磅礴的表演气势、古朴豪放的表演风格、浓郁厚重的乡土气息,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荣获"最受观众喜爱节目"奖。这次秧歌大赛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秧歌这种民间文化的传播现状,引发人们对秧歌这种民间文化的关注。山东秧歌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当前大众传媒时代如何借助媒介进行传播并使其自身焕发生机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电视媒介对山东秧歌这种民间文化的传播与建构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是由于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旅游者为了休闲和娱乐而进行的短暂迁移,旅游者把自己原来居住地的文化带到旅游地,在旅游地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经现代媒体传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电视媒体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渊源的追溯,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演变的描述,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报道,使不同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的轮廓和内涵为更多受众所了解。但电视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读,以简单化、奇观化、模式化、标签化的镜头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引用文化生态平衡的概念,选取山西省高平市南朱庄村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三间房村两个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扣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考量电视文化传播对农村地区文化生态的干预状况及影响,并将对农电视文化传播的导向、节目的定位争议程设置等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谈话节目的质量.陕西电视台于2003年12月6、7两日.邀请一部分国内从事电视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媒体代表.以陕西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开坛》栏目为话题.围绕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展开广泛探讨。与会者就。为什么谈.谁在谈,谈什么.怎样谈。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独到和深邃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毛钰涵 《今传媒》2023,(4):52-55
近年来,各大卫视的文艺晚会局限于传统舞台且单一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流量明星的追逐,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而河南卫视系列春晚,打破了电视文艺晚会的传播瓶颈,成功“出圈”,彰显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河南春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保持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并合理运用了文化符号和先进技术。河南春晚的成功也给其他同类型电视文艺晚会如何构建文化自信提供了借鉴——首先,应从受众思维出发,唤起文化认同;其次,应从内容创新出发,推动文化传播;最后,应从媒介融合出发,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电视文化仍处在不成熟期,这普遍反映在传播的非自觉性和眼光的短浅上,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深入探索观众潜在的深层需求和新的节目形态。电视传播应该在顺应当下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基础之上,走人性化传播的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