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就中国省级电视台电视剧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原理进行解析,主要解析制播分离与自制剧、定制剧模式。本文认为,制播分离实际是纵向分离,会有分工的经济效率;自制剧与定制剧模式就是纵向一体化与纵向联盟,它们针对省级台会有利弊两方面的影响,但结合省级台的现实处境看,目前利远大于弊。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4,(1):33-33
2003年5期《荧屏内外》(安徽)《透视中国电视剧市场》一文,分析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四个特征:一、中国电视剧市场已具一定规模。市场上新电视剧的发行销售数量稍微保持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电视剧交易占到中国电视节目交易总量的90%,而电视剧前后的广告收入占电视台广告收入的70%,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在所有节目中最大。二、电视剧生产数量庞大,类型化明显。历史正剧、传奇剧、武打剧、都市言情剧、涉案剧、情景喜剧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电视剧市场中,海岩剧成为继金庸剧、琼瑶剧之后的又一品牌剧,由此可见海岩剧的独特魅力,"案件+情感"的模式也一度成为海岩剧的代名词。然而,二十几年来,海岩剧也面临着品牌类型剧的"模式化"问题。本文通过对二十几年来海岩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的比较,分析其模式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而从海岩剧的模式化看现今中国电视剧的模式化问题,并从电视剧的创作层面探讨突破模式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发行都呈“金字塔”状,这主要是受到电视信号覆盖的影响,如果电视剧首先在上星频道和中央电视台播出,那么在各城市台播出时,市场回报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除了用于政治宣传和其它特殊目的的电视剧外,一般首先会在各地面台播出。这种“先地方后中央”的交易和发行模式,无形中使城市台占得先机。但“独播剧”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翻拍剧渐渐占据中国电视剧市场大量份额。由于翻拍剧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描述,笔者试着对翻拍剧下了一个定义:翻拍剧是指在原有影视剧的基础上,主要对原剧的剧情和角  相似文献   

6.
刘佳佳 《视听》2022,(8):37-39
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从微观内容到中观传播再到宏观市场,分别呈现出精品化、多元化、主流化的新特征。从内容上看,中国电视剧摆脱了以往农村题材稀少、都市题材居多的失衡局面,重大主题创作表现亮眼。从传播上看,台网联动,开启了“大剧独播,小剧联播”模式。从市场上看,精品剧集不断涌现,电视剧的形态更加多样;网络平台深耕短剧,从缝隙中找到了和卫视长剧并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纵观近期的电视剧市场,可谓一场名著翻拍的饕餮盛宴。各大名著翻拍剧纷纷登场亮相,掀起阵阵收视热潮。之所以会出现今天的翻拍热,原因有很多:首先,主要是利益的问题;其次,缺乏中国近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支撑。当经典名著的翻拍过于泛滥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和名著吸引力的大幅度下降时,观众的反应自然会从集体声讨和强烈反感进而升级到漠不关心,投资人和创作者自然就会放弃对名著的翻拍进而投入对电视剧市场新的价值的挖掘中,由“红海战略”转向“蓝海战略”。  相似文献   

8.
纵观近期的电视剧市场,可谓一场名著翻拍的饕餮盛宴。各大名著翻拍剧纷纷登场亮相,掀起阵阵收视热潮。之所以会出现今天的翻拍热,原因有很多:首先,主要是利益的问题;其次,缺乏中国近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支撑。当经典名著的翻拍过于泛滥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和名著吸引力的大幅度下降时,观众的反应自然会从集体声讨和强烈反感进而升级到漠不关心,投资人和创作者自然就会放弃对名著的翻拍进而投入对电视剧市场新的价值的挖掘中,由"红海战略"转向"蓝海战略"。  相似文献   

9.
这是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第二次“地震”。2000年,广电总局一道“关于在各电视台黄金时段禁播境外(包括港、台)剧”禁令,给内地一直低迷的电视剧市场带来异常的繁荣,也改变了几乎每一个电视剧从业人员的命运:4年后,又是广电总局的一纸禁令。却激起电视剧市场几乎相反的反应……这回,市场和业者又会去向何方。  相似文献   

10.
“剧战”2011     
单文婷 《视听界》2011,(1):18-18
电视剧作为收视的重头戏,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期,电视剧市场硝烟四起:多部电视剧每集投资逼近百万元,荧屏迎来“大剧时代”;电视剧市场“涨”声一片,各家电视台大幅提高购剧预算和推出自制剧;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开年大戏抢占荧屏;湖南卫视推出“芒果周播剧场”,国内荧屏首次迎来“周播剧”;  相似文献   

11.
从电视剧每年为大多数电视媒体带来70名左右的广告收入中不难看出,电视剧已成为电视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纵观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市场,虽然每年电视剧的生产量近万集,但优秀的剧目却是少之又少,真可谓是千金难求。依据“稀缺产生价值”的经济学原理,优秀剧集无疑成为众多电视台争相购买的对象,因此,“独播剧”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涂峻 《视听纵横》2005,(5):74-75
从2004年全国各级电视台的综合情况来看,电视剧的日播出量的比例已占全频道的45%以上,电观剧时段广告创收占到各台广告创收的70%以上,中国的电视传媒正进入以电视剧为核心产品、以收视率份额为终极指标、以广告创收为主要赢利模式的产业化经营时代.目前,电视节目各环节中唯有电视剧市场相对而言起步较早、  相似文献   

13.
一家电视台垄断一部电视剧的播出权,观众不会在其他频道中看到这部电视剧,这就是所谓的独播剧。在低端卫星频道逐步退出竞争的同时,卫星电视频道“VIP俱乐部”将瓜分主要的卫星电视收视份额和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8月26日,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落下帷幕。陈宝国版《越王勾践》创下了售至海外市场电视剧的最高价,成功进军日本市场。本届广博会针对海外市场的成交价有100万美元,其中包含了电视剧、纪录片和卡通剧。此外,  相似文献   

15.
李岚  莫桦 《视听界》2013,(1):24-28
随着三网融合持续推动以及信息和传播技术(ICT)的不断普及,新媒体力量快速崛起,从电视剧产业链的各环节全面争夺传统播出平台发展空间,电视剧市场风起云涌,充满变数,也充满机遇。本文深入分析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电视剧播出市场的“剧战”态势,剖析管放并举的政策环境,对媒介融合条件下的电视剧市场发展走向做出解析和预判。  相似文献   

16.
引进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志华 《今传媒》2011,(4):80-81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口菜饼子》的诞生,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电视剧的百花齐放,再到今天经济市场中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兴盛,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从初级探索、学习到繁荣兴盛的过程。引进剧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的初级阶段80年代引入中国的,引进剧的引入,引进了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培育了中国观众、孕育了中国电视剧人才的成长,引进剧的引入,起到了真正的电视剧百花齐放,为中国电视剧制作提供了一条探索、学习之路,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相似文献   

17.
韩国电视剧抢滩中国大陆电视剧市场已经几年了,尽管从2000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规定引进剧不能再在所谓的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但是非黄金时段播出的韩剧依然吸引着相当大数量,不同年龄段的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18.
夏昕 《视听》2016,(6):86-87
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上,都市情感剧占领了很大的市场。而电视剧往往都是由现实生活衍生出来的,可以说从电视剧中可以窥探出生活现状。本文列举2005-2015年间具有代表性的都市情感剧,并对其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我国都市情感剧的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19.
缘起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收视率最高和收益率最好的高希希版《三国》、"王道"组合《手机》、李少红版《红楼梦》无一例外都是翻拍剧。而值得玩味的是业已播出的翻拍剧只是冰山一角.一场声势浩大的“翻拍工程”已在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20.
杨金平 《视听界》2013,(1):50-51
近年来,视频网站加入竞争,省级卫视集体发力,加剧了电视剧市场的高位盘整,本已浮躁不堪的电视剧创作、生产乱象丛生:题材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导演演员漫天叫价,电视剧价格居高不下;电视剧乏善可陈,缺乏精品力作;现实情感剧闭门造车,不接地气;战争题材剧胡编乱造,充斥荧屏。地面频道面对的现实状况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