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缘政治"学是关于与政治、国家有关的地理空间和地理环境的学问,它揭示了权力政治学与其奉行的地理范围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强调获取既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本国在激烈的国际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普通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师除应具备音乐综合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音乐学科以外的包括电脑、地理、历史、文学、政治等其他方面的知识结构,并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其他相关知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先导。由于许多政治、经济、社会现象与地理位置有关,在政府大量的工作中不可避免涉及地理空间信息。电子政务的兴起给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地理空间信息产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首先介绍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中涉及地理空间信息的部分内容,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及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情况,然后论述了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融入电子政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理空间信息与电子政务整合的若干对策,探讨了在公共服务、应急联动、辅助决策等领域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电子政务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4.
回首20世纪纷繁短暂的100年,国际政治地理版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变化,这种演变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当我们翻开100年前的世界政治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业革命的浪涛为殖民主义者奠定了世界殖民化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基础,他们用火和剑不断地改写世界政治地理版图。在殖民列强的蹂躏下,全世界只有屈指可数的四  相似文献   

5.
马海林 《知识窗》2014,(2):57-57
人文与区域地理内容涉及地区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地理知识。如果教师想把繁杂的课本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条理清楚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教学有法”,本文就此提出了歌诀教学法,不仅抓住了人文和区域地理中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便于学生记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高海拔、严寒、缺氧、内陆区位和地理隔闭等自然地理因素对仍处在工业化初期的青海,是发展经济难以逾越的重要障碍。由于上述原因,青海与沿海平原省区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影响到本省和西藏的政治与社会稳定。但是,青海的发展仅靠自身的努力显然是难以为继的,只能依靠中央政府发挥行政职权,以“政策投入”启动西部和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归纳梳理,结合地理专业师范生的就业表现,构建了地理专业师范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组成,主要包括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以六盘水师范学院2019-2021届地理专业师范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为依据,对其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高校地理科学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建议与意见,为同类高校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资源科学》2006,28(4):F0003-F0003
郑度,自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1~1983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系访问进修,从事山地地生态学的研究。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研究室主任、地理所所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山地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副队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9.
王雪松 《中国科技信息》2005,(5):126-126,112
学习英语,词语问题较为复杂。一种语言总是和说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及其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要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社会风尚等知识。词语背景知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徐晓琴 《百科知识》2023,(33):88-90
<正>地理学科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在初中地理新课标(2022版)中,进一步提出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且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也彰显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现行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栏目,且容量较大,占整个教材的篇幅较多。一方面该栏目承载了诸多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应用能力、地理思维与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  相似文献   

11.
王建 《科学中国人》2004,(12):64-65
一、人地耦合系统的研究是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人类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同时环境的演变也无法摆脱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学长期以来重视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是地理学产生的起源点和发展的基础(郑度.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J].地理研究,2002.21(1):9~13);气候变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2003年1月6日任美锷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以地域为单位,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  相似文献   

12.
连俊  赖东华 《科技广场》2010,(5):189-191
随着国内外政治、治安局势的不断变化,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建设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系统建设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信息安全是当今网络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地理空间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和社会资源,在GIS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正逐步向社会开放与共享的同时,同样面临信息本身、信息使用以及传播过程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本文从地理空间信息的网络环境出发,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存贮、管理、访问以及传输过程中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探讨了地理空间信息安全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信息安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地理空间信息安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与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社会性,因此,地理教学不仅有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职能,同时还担负着爱国主义教育任务,尤其是中等师范地理教学更体现了后者的重要性,它即影响中师生自身的知国、爱国、报国之情,又对他们在小学地理教学中使小学生认识世界,热爱祖国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双重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师范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体现在地理教学的国性和乡情教育。  相似文献   

15.
1 城市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要素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即地表事件的空间特征信息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地理信息具有多维性和时序性,即在同一个位置点上具有多个专题和属性信息,同时,这些信息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动态变化。地理信息系统是研究如何对空间信息和与之相关的属性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管理的空间信息系统。城市建设信息包括建设过程管理信息和建成后的城市管理信息。无论是正在施工的建设工程项目,还是城市管理对象,都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和相应的空间位置上。城市建设地理信息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多才 《中国软科学》2007,11(3):139-142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将地理标志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明确要求各成员予以保护。由于我国现行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势在必行。在完善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过程中,应从以下三种方案中选择其一:撤销或者废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制定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完善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相似文献   

17.
地理邻近性与创新:区域知识流动与集体学习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地理学已死”的认识相反,由于知识的特性和创新的背景依赖,在区域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得到重视。本文尝试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爿视角,对一直被视为“黑箱”的地理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是不利的。同时地理邻近性既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和其它类型的邻近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8.
李明龙 《科教文汇》2007,(8Z):65-66
中等职业学校注重的不是理论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教学应有其独特性,必须充分体现其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在《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中,就应调整目前教材中区域经济地理与部门经济地理明显不合理的比重结构。增加区域经济地理的篇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建设家乡,应增加乡土地理的内容;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和绘图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概括和升华,以产生真正有效的知识积淀。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理教学实践要贯彻“人类要保护这仅有的一个地球“的教学理念,在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理教学实践要贯彻“人类要保护这仅有的一个地球”的教学理念,在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