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琳 《学周刊C版》2023,(21):157-159
美术是基础教育的关键课程,也是“育人”的重要学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应融合德育理念、渗透“以美育人”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基于多年教育经验,根据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从小学美术“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类课程内容切入,论述了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策略,为小学美术教育“以美育人”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小学生建筑稳固的“人格长城”。  相似文献   

2.
剖析当前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引领”现象,提出“学·思·行·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改变,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向为“我要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贯彻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促成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3.
“导·学·讲·练·悟”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发展能力为宗旨,体现学为特点、讲为特色、练为特征、悟为特质的高效模式。着眼于导、学、讲、练、悟,以“静摩擦力”教学为例探讨该教学模式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范式,进一步探索围绕教学五环节的教学研究,为物理教学理论提供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4.
周佳 《成才之路》2009,(4):79-80
很偶然地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讲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个学生对孟姜女的名字很好奇,她是不是姓孟,名姜女?抑或娘家姓姜,嫁人后。从夫姓孟,名女?但是在民间故事中她丈夫姓万啊?我一时哑然,只得以他语搪塞而过。课后多方查找资料后才知孟姜女并不姓孟,也不叫姜女,她没有名字。“孟”是她的排行。《白虎通义·姓名》曰:“嫡长为伯,庶长称孟。”  相似文献   

5.
“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南阳学生蒋多多把对高考的不满写在考卷上,用双色笔答题,目的是希望各科成绩为零,以引起社会重视。因为用双色笔答题,她“文综”被判为零分。班主任认为她是个怪学生;同学觉得她这么做很傻;而专家则认为她  相似文献   

6.
费幼文 《学苑教育》2023,(8):12-13+16
具身体验与传统的离身式教学方式不同,它更注重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身心共振。本文以一堂书法优质课为例,通过建构“景·情·趣·创·评”五段式具身体验课堂,引导学生“以眼察之,以言表之、以手创之、以身展之、以心悟之”,创设学生喜欢的“具身体验”书法课堂。  相似文献   

7.
“前探·中建·后迁”是课前为学生提供基础原理,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课中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获取知识、情境迁移;课后布置案例、巩固知识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以“热力环流”为例,运用“前探·中建·后迁”实验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布朗小姐     
“维娜·布朗小姐”,她在黑板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一手漂亮的圆体字,写得无法挑剔。她是我们五年级的老师。她的名字应该刻在纪念碑上。她点名的时候,声音就象她深棕色的漂亮眼睛的表情一样柔和。有一次,她叫爱尔文·阿伯任起来答问,他却说:“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教室里发出一阵偷偷的笑声。布朗小姐一边鼓励地说:“试试看。”一边耐心等待着,等到确实知道他答不出,才对一位举手的学生说:“告诉爱尔文,3/8的1/5是多少?”有时我们迟到了,在路上就想好了借口,但当我们满脸通红,气喘吁  相似文献   

9.
《河南教育》2016,(7):77-77
她是小伙伴们眼中的“知心璐姐”,时刻准备着提供坚强而温暖的支持:她是出国学生眼中的“海归前辈”,真诚分享和沟通国外的所学所悟;她是学生宿舍里的“编外室友”,为学生送上关切的叮咛与陪伴:她是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对学生的困惑及时进行开导和帮助。五年的辅导员生涯里,陈璐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大爱暖心”的理念,贴近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0.
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利用“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探究·实践”养成多角度辩证分析能力,运用“练习与检测”让学生作出判断与选择,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其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1926年“三·一八”惨案遇难后,鲁迅先生写文章悼念时,尊称她为“君”。在文中同时冠以“君”这一尊称的还有受业于鲁迅的杨德群、张静淑、程毅志三位女学生。既然是尊称,鲁迅对这些女学生何不称以小姐、女士,而偏偏尊称为“君”呢?笔者认为,这除了对她们的尊敬外,还另有深意。近读鲁迅好友,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1887-1939)于“五四”前夕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堂(小学)》2010,(5):123-124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了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相似文献   

13.
“分享·创生”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会学习、会合作、会表达、会评价、会习得。以初中数学讲评课为例,在实践中探索了“分享·创生”差异化教学的内涵。将适切地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培育学生“五个学会”的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进一步解释了基于“分享·创生”的差异化教学的关键步骤;并建构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的具体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生活·实践”教育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提出了以“六力”为核心的学生素养观。明晰“生活·实践”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与价值意蕴利于推进当下课程内容联系生活、促进教学方式贴近实践、驱动教育评价维度多元。为具体落实“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发挥“生活·实践”教育作用,应坚持实践育人理念,融合教育政策做好顶层设计;确立知行合一教法,贴近学生生活构建实践平台;拓展教育评价维度,围绕学生素养展开评价活动。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可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理论引导,为落实劳动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约翰叔叔     
老师给一班五年级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请父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回到班上转述给全班同学,并总结故事的寓意。第二天,老师抽查班上的孩子们。一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了他买鸡蛋的故事。他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回家时一个急刹车,篮子飞了,鸡蛋全打了。”老师问:“寓意是什么呢?”学生说:“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个学生说:“我妈妈跟我说了她在农场养鸡的故事。她把12个鸡蛋人工孵出了小鸡。寓意是,在鸡蛋孵化之前,没有人可以断定最后能得到多少小鸡。”这时候有个小孩主动举手,老师鼓励他:“查理·布朗,你来说。”查理·布朗…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康弗斯学院(Converse College)副教授安·怀特(Ann.T.White)是位职业演说家,她曾倡导了“笑着跟我学”的教学改革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她摸索总结了一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版)推出了以“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为框架的“三阶六步”训练序列。这是在探索初中学生语文能力形式的科学规律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训练模式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市青年教师樊萍就以此为座右铭.来鞭策自己不断进取.并满怀创新激情,锐意改进课堂教学,她常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与我的学生在创新进取中共同成长。”创新中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开放式教学”观念。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启迪思维、培养数学兴趣和提高数学技能为目标,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创设和谐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作为一名新秀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指引。“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实施?路径是怎样的?笔者沿着“双线·三导”引擎、“一册·多法”推进、“即时·即兴”分享、“多维·多向”延展的路径进行探索,旨在引领学生快乐读书。一、立足单元,“双线·三导”引擎1.紧扣“双线”,融合推进统编教材以单元人文主题引领,以语文要素贯穿,建构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语文学科领域尚缺乏实际运用的成功案例。本文探究了以“引·议·联·结”为核心的语文议题式阅读教学范式,其中“引”是学生在自主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生成议题,“议”是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究议题,“联”是学生在联系真实境脉的基础上实践议题,“结”是学生在反思和表达的基础上升华议题。议题式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高阶认知素养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