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4年北大、复旦、南开三校开设编辑专业以来,全国已有十来所高校先后开设这一专业。在这些学校中,采用第二学位(双学位)形式试办编辑专业的,主要是武汉大学一家。 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大学招收了第一届编辑专业第二学位班20人。现在,他们已面临毕业,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一届学生的学习作一回顾分析,以便为今后研究编辑人才培养的问题提供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2.
一、编辑专业教育的状况和面临的困境目前,不少同志对编辑专业教育状况的了解并不全面,材料引用时有出入。据笔者所知,自1984年夏,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率先试办编辑专业起,国内已有清华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开办了编辑专业。其中,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大招科技编辑;清华大学在原有学制基础上延长一年,毕业后获双学位;武汉大学面  相似文献   

3.
走入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出版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首先在择业竞争方面就没有什么优势。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发行专业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为其专业偏重于发行,我国的发行业一直处于初级阶段,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发行专业造就了很多优秀人才,并使发行走向良性循环;但对于全国几十家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来说,教育培养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成为编辑人才吗?这个专业的学生在编辑工作方面的优势远不及一些中文、经  相似文献   

4.
△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出版编辑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队伍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国出版系统有博士生200多名,硕士生3000多名,本科生30000多名,一大批编辑、出版、发行从业人员有了专业技术职称,出版教育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开办了编辑、出版、发行专业。与此同时,新闻出版署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开展  相似文献   

5.
受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和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委托,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专业人员培训中心于1997年11月2-17日,在武汉大学举办了第三期新编辑岗位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49人。培训班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学习编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穿插进行方针政策、出版法规教育和经验介绍、参观考察等教学活动,在短短15天内圆满完成了培训计划。全国高校出版社第三期新编辑岗位培训班结业  相似文献   

6.
1引言2014年11月6日,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武汉大学承办。本次会议围绕"档案学人才培养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来自全国31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计58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代表作了重点  相似文献   

7.
近数年来,我国高校中编辑专业教育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最初是在1984年,北大、复旦、南开三校率先成立了编辑专业。接着清华大学于1985年,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于1986年,四川大学于1988年,武汉大学于1989年,还有其它单位,都相继设立编辑专业,招收本科生,个别单位招收研究生。这些办学单位多是我国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编辑专业大都设在中文系(清华大学科技编辑专业亦设在该校中文系)。从高校办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使高校教育与社会应用相结合,是文科教育趋向应用化的表现。不  相似文献   

8.
编辑专业教育得到了多方支持清华大学中文系金兼斌清华大学中文系自1985年开办编辑专业以来,至今已有六届毕业生、二届在职编辑第二学位毕业生、一届新编辑岗前培训班结业生,总计达160人左右。他们大都工作在科技出版界。几年来编辑专业教育得到了多方支持,使教...  相似文献   

9.
科技编辑是科技书刊的编辑者。一本出版物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作者的学术理论与科研工作的水平,但与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亦有极大的关系。国外的科技编辑一般需要具备双重学位,既具有某一种专业方面的学位,又具有新闻编辑学的学位,两者不能缺一。如从事理工科或医科方面的编辑人员,必须是理工科或医科学士学位获得者,同时又具有新闻编辑学的学士学位。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中除了属于文科类的新闻专业之外,编辑专业近年才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校试办,其中清华大学曾  相似文献   

10.
介绍美国生命科学编辑资质水平测试的目的与方法。具有学士学位并至少有两年生命科学编辑经验者方可报名参加考试。第一步为资质考试,通过者可获编辑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第二步为学位水平考试,通过者可取得执业编辑证书。  相似文献   

11.
<正> 双学位制图书馆学专业,就是在已取得某一专业学士学位后再学习图书馆学专业而取得该专业学士学位.其毕业生成为有两个学士学位的图书馆学专门人才.举办双学位制图书馆学专业,是丰富图书馆学教育层次,为图书馆输送中高级人才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举办“新编辑岗前培训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华大学中文系编辑学专业于1985年经原教育部批准成立,七年多来共培养了六届毕业生一百余人,其中后四届是第二学士学位生。这些毕业生分配在我国出版、新闻、科技信息等部门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但编辑专业的毕业生在我国科技出版界为数还是很少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形势的推进,出版业将面临新的繁荣与发展,这方面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为适应这种需要,努力为我国出版事业多做贡献,我专业在办好正规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为此,在新闻出版署等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出版界的支持下,我系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合作,接受新闻出版署的委托,于今年9月举办了首届“新编辑岗前培训班”。招生对象是:199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各科技出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7日,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召开了成立大会。这次到会的代表共33人,他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编辑出版业与传播学业的负责人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清华同方电子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的负责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出版广角》、《编辑之友》等报刊社的负责人。会议由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兼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田胜…  相似文献   

14.
《图书情报知识》2007,(5):91-91
▲2007年7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主编的《变革·发展·前瞻——第二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论文集由2006年10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入选论文编成,共辑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作者的69篇论文。  相似文献   

15.
《图书情报工作》2020,(1):119-119
2019年12月6日,在“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生教育论坛与青年学者论坛”召开期间,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图书情报工作》首届青年编辑委员会成立暨座谈会议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  相似文献   

16.
把编辑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地位庞家驹今年是全国创办编辑专业10周年,10年来,编辑专业艰苦创业,摸索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全面培养编辑人才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编辑专业的诞生为我国出版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使我国编辑人才培养之途,从传统的师傅...  相似文献   

17.
哈同 《出版科学》2001,(4):49-49
2001年8月19日至23日,中国编辑学会在哈尔滨举行第六届年会。年会的中心议题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探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的性质、特点、任务和要求,总结经验,交流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来自全国各地新闻出版局、出版社、期刊社及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共72人参加了年会。论文大多着眼于研究编辑活动面临的新形势,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  相似文献   

18.
受国家教委条装司和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委托,全国高校出版社专业人员培训中心于1997年11月2日至17日在武汉大学举办了第三期新编辑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9(1):F0002-F0002
吴平,女,湖北黄冈人。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获现代目录学方向博士学位。编辑出版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务部部长。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理事。承担《图书学》《编辑理论研究》等课程。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14—16日,由武汉大学和美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主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第二届中关数字时代图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and Workshopon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inthe Digital Age)在武汉大学召开。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