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于实现刑事法律价值,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完善刑事司法制度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应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补偿的原则、对象、条件、范围、数额、资金来源以及程序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被害人学的发展,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切实关注刑事被害人的处境,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我国应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对象及内容、补偿资金的来源和管理、补偿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补偿的例外情况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在保护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从我国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现状及我国目前的条件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础。在具体制度构建时,需要关注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补偿范围、数额及方式、程序、补偿金来源及具体管理机关、补偿金返还及国家追偿等具体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渠道得到充分赔偿时,进行法律救助,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是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的法律缺陷和对被害人法律救助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最有效的途径是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并对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在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制度的构建和立法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司法实践中部分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社会契约”形成的国家责任。依托这个理论基石,我们要在研究本土资源的前提下构建出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备先进理论框架支撑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范式。  相似文献   

6.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国家对被害人权利的重视和保护,真正的实现我国法律所倡导的尊重和保护人权。在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共识之时,我国也完全有能力建立这一制度,文章从宪法依据、国际经验、国内实践、经济条件、社会观念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完全具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于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预防和打击犯罪、提高司法权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拟对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立法设计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韩金儒 《考试周刊》2013,(45):194-194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按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许多刑事被害人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痛苦,但由于各种原因难以从被告人那里获得赔偿,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被害人问题是伴随着犯罪问题而存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但长期以来被害人权利问题却未受到社会足够关注。二战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纷纷建立了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但却是我国刑事立法上长期存在的一项空白。本文在立足于我国司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构建我国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制度,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社会救济方式,且应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前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应主要考虑补偿的方式、补偿对象和条件、补偿基金来源、申请补偿期间及主管机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将被害人定位于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权利,但仍存在着被害人权利的众多缺失之处需要立法加以完善。我们必须建构一种既符合我们本土特点又具备先进理论框架支撑的制度范式,即要注重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具体应赋予被害人请求国家补偿权,被害自然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选择权.创造一个良好的范式,给予被害人有力法律救济,彰显法律的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突出我国在保障被害人财产权益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分析完善被害人救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评析我国现行法关于刑事被害人财产权利赔偿的规定,对比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主张在我国亦应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期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从而避免被害人二次受害。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对国家补偿制度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缺乏促使人们显示其主观估价的市场,而犯罪行为人又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受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被害人得到完美赔偿具有不可实现性。并且,我国目前关于被害人权利救济的法律在立法、司法、执法层面的供给均有所不足,因而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救济被害人是客观必然的。同时,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收益大于成本,符合立法效率,因此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多数刑事案件的被害人都无法足额拿到赔偿款。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体现了人道主义价值,促进了三位一体刑事政策的形成,与和谐司法的理念一致。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在现行法律的指引下,明确赋予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救助申请权,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所有案件的被害人都能平等得到赔偿金,确保被害人的基本生活是该制度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事法律规范赋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刑事法律规范否定了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立法缺乏统一性.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利于被害人的心理恢复,培养被告人的责任感;有利于解决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竞合与冲突.立法中应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权利主体、赔偿标准和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