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比较文学的基本属性是跨越性。在跨越语言、民族、国家、学科、文化等藩篱之后,为自己赢得了世界胸怀和全球意识。不仅为比较文学构建了宽广的知识平台,而且使可比性应运而生,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属性的第二次追问主体。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加“文学”,而是一种跨界限(民族、语言、文化、学科)的文学研究,它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研究对象,从而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是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必须具备可比性。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需要研究者从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中加以发掘。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比较文学的研究还必须以文学为出发点,必须以文学为归宿。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法国学派卡雷、基亚只强调不同民族文学间的事实联系,否定了总体文学。美国学派雷马克存在定义泛化的问题。国内学者的定义也存在类似情况。在对比较文学定义时,应考虑全面,减少争议,符合学科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李若飞 《现代语文》2006,(11):72-73,63
比较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文学研究空间不断拓展和方法论实践的自我修正,这一渊源使它脱胎于一般文学研究而最终超越了文学研究,并且逐渐走向了跨文化、跨文明的更广阔的领域。它的开放性和不可被忽视的边界性对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放性是它的基本特征,而没有边界,也就意味着这一学科的自我消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比较文学研究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它的这些特性又使得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难以确立,使它遭遇诸多的尴尬,定义之争更使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文化批评和比较文学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文学的定义应该体现学科发展的新特点,重视文化批评的意义。但是,如果把"探讨文化差异"当作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根本标志,那是不妥当的。比较文学的基本要求是研究对象必须跨越民族界限,没有跨民族意义的文学研究,即使是重点探讨文化差异,也不是比较文学。否则,就会把比较文学消解于一般的文化研究之中。所以,文化批评在当前虽然应该强调,却不应成为界定比较文学的依据。有关比较文学定义争论的历史说明,准确地把握学科的特定研究领域和学科的基本特征,是为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杨乃乔教授在《比较文学概论》中强调比较文学研究者所应具有的比较视域——学术眼光和学术能力,这与梵·第根和基亚提出的“工具、装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更进一步认为比较文学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不是研究对象,而是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并尝试着在此基础上建构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杨说强调以“跨越性”为主要特征的比较视域,意在避免对研究对象人为设限,在“去边界化”的开放中建构和发展比较文学学科。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 ,近年来相继在全国各大院校中文系开课。与此相应 ,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适时而出。全书以框架结构简明清晰、概念表达简洁明确、语言文字流畅优美格外引人注目 ,是一本不可多得、值得推荐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8.
比较文学学科具有跨越性、开放性与人文性等三大特征.相应地,成人教育中的比较文学课程对成教生的功效也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帮助他们确立世界文学观,二是开阔他们的视野,三是增强他们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9.
鲁迅拿来主义的比较文学价值首先是具有隐含的全球意识,世界眼光;其次是具有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跨越性";再次还具有影响研究的物质;最后还有突出的比较分析。总之,它的本体意识,完整的方法,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0.
学科一直被定义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单位和社会建制,这也使得建设与发展学科的目的过于单一,大学被分散的学科建制所割裂。实际上由于知识环境是变化的,故而学科应该被重新定义。学科呈现出制度、声誉和网络结构的不同存在状态。作为制度的学科满足人追求的"秩序化"的本能,让权力与知识的结合更有效率,制度化的学科产生了学科制度。作为声誉的学科意味着社会感召力,也建立起了一套筛选一流学科的仪式,但是却排斥了知识的理性需求。作为网络结构的学科是现在和未来的趋势,以问题为中心,用大数据、众包的知识生产方式形成"大科学"体系。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进行的"双一流"建设的意义在于面向知识的网络结构,以激发创新,这样的学科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比较文学的教学一直是众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比较文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一直是一个难题。对此,文章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形成该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学生本身的知识积累与理论修养的不足,固定教学模式的接受与学科教学设置的不合理都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因素;另一方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特征也是造成比较文学学习困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象愚对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思考存在缺失。他提出的新定义趋于保守,不符合也无助于比较文学今后的发展。国内学界对跨越性的辨析、争论,也忽视了比较文学需要在动态跨越中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每十年一度的美国比较文学协会的最近报告中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的独立性有赖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性与关系”。文章论证指出,这是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的“进一步、退两步”的新说,论文通过对国际学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反思,进一步论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三要素:跨界的文学关系——研究对象,跨界的视野——“知识装备”,与之“适合”的研究方法——可比性学理逻辑假设,这三者共同组成了互存互动的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从而使比较文学成为与众不同的一门文学研究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4.
学科建设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的工作。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应遵循"坚守与突破"的思路,做出特色、突出优势,突破被忽略、被边缘的困境。民族高校学人应做好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一种唇齿相依、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其他二级学科研究中,可能促进这些学科在传统研究领域之外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打破专业甚至学科界限和壁垒,跨专业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其他二级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新成果,又可反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并以"文学间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来界定从前各国学者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国家文学与国家文学、语种文学与语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四是文学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文章提出"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的观点,是因为:首先,文学间性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要有距离与空间;其次,文学间性要求我们所选定的研究对象不能只是同一个来源,而是要有两个以上的来源;再次,"文学间性"要求要以文学或者文学性为中心,不能离开文学或文学性来从事所谓的比较文学研究。同时,笔者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不能离开文学与文学性,离开了文学与文学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对于比较文学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谈论比较文学的主体意识往往是指比较文学研究者个体的主体意识,本文要探讨的却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民族和国家主体意识。民族和国家主体意识的构建,对于厘清比较文学学科理念中的主体性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民族和国家主体意识的构建与研究者个体的立场也密切相关,只有当研究者个体立场与其所在的民族国家的主体意识相吻合时,其研究的问题才真正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研究比较文学国家主体意识必然带有某种程度的功利性,但这种功利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全球化语境下的一种"友谊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审美作为文学定义的种差,既是从内容也是从形式上区分文学与非文学:文学内容具有非功利、非理性特征,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多义性,文学文本具有空白性、解释的主观性等等。文学定义的属概念反映文学的共性。"文本"作为属概念,可以兼容文学的多层面、多角度属性,兼容多学科观念和方法,普遍适用于中西语境。将文学定义为一种审美文本,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等价的,但是可以避免用语潜含的历史分歧,可以彻底解决近年中国学界有关文学界定和文学研究边界的争议。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学定义包含各种跨界的文学关系的维度,也包含世界文学的维度。在具体的比较文学实践中,世界文学着眼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自主生成和内在统一性,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建立在像文类、思潮流派、母题等文学内部因素的整合与统一上。世界文学的维度凸显了文学自身的纯粹性和尊严,并担负着弘扬世界主义的使命。中国本土的世界文学资源异常丰富,如世界文学观念意识,世界文学史写作,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学科史等方面,都成就卓著,对其认真加以提炼,将有可能构建新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比较历史分析"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渊源,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出发,"比较历史分析"既是传统历史研究法的重新修正和再造,也是对实证和结构功能主义的质疑,并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融合的推进中不断发展。它注重因果分析和历史次序过程、融合多种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致力于系统化和情景化比较,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比较历史分析"启发比较教育研究者从知识本质观和价值观构筑新的知识观,然而其自身的局限性亦需要全面、辩证、理性、客观地分析,以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比较教育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