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领域的一座宝库。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它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符际翻译是利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的一种翻译方法。唐诗的以景抒情、借景言志的特征使宜于描写静物的画成为诗歌翻译的辅助手段。文章从符际翻译视角出发,论证了画这种图形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可以成为一种阐释诗歌的翻译手段。它不仅为译者拓展了思维,而且绕过了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挣脱了原语言对翻译的种种束缚,给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翻译空间。  相似文献   

2.
突破传统语际翻译理论的框架,借鉴罗曼·雅各布森对翻译的三大分类,以符际翻译为视角,探讨电视剧《妈祖》中的妈祖文化影像重构,发现该电视剧通过妈祖人物形象的具象化来直观地体现妈祖文化、从叙事模式的重构来突出神话人物“人性化”的特点以激发观众的共鸣、从文化内涵的延伸来升华主题三个层面实现语言符号与视听符号之间的不等值转换,使妈祖文化跨越地域性的限制,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更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后现代信息时代,图像的无所不在和对文字空间的挤压使得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我们身处在一个读图的时代,视觉文化广泛传播的时代。文章从符际翻译视角出发,以北京,伦敦申奥宣传片为例,证实了影像符号即一种非语言符号,也是一种文化传播融合进而得以阐释的翻译行径。这不仅为译者开拓了思维,挣脱了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种种束缚,给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翻译视角。  相似文献   

4.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将翻译与语言学相结合,提出了语言符号观、语言强制性范畴以及翻译对等理论,并在符号学的基础上把翻译分成了三大类:语内、语际及符际翻译。本文以雅各布森翻译理论为指导,指出《论语》英译过程首先要充分发挥语言符号的解释力,在弄准语内翻译的基础上注重其整体信息的传递。该理论在扩展翻译领域、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及提高翻译质量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牟立群 《文教资料》2009,(27):50-52
跨文化图像翻译属于符际翻译的一种,其翻译步骤包括解构(decoding)、分析(analysis)、重构(manip-ulation)、转语(transposition)和修正(revising).跨文化图像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走失量相较于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来说是最大的.跨文化图像翻译的信息走失分为有意识的走失和无意识的走失.针对在解构及转语两个阶段所产生的无意识的走失,从图像学及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符号学来探讨翻译对等这一问题。由符号的三种存在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之间的关系;并在符号学的大前提下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翻译对等模式以及达到对等的步骤。强调符号的生命在于发展,因而对等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7.
西方语言为字母文字,因而英关人长于语言思维;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音、形、意互相联系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英关人无法正确理解和把握富于视觉经验的中国诗歌,尤其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调动英美人的形象思维成为化解障碍的关键。绘画作为一种介于文字与视觉之间的叙事形式可以对原诗视觉经验进行有效还原,使英关译者形成特定的心理图像,完成词汇与图像的对应,帮助英关译者形成对原诗歌的形象思维,作为一种有效的跨文化符际翻译方法辅助语言翻译,从而达意传神,以达“等效”。  相似文献   

8.
以雅各布森的符际翻译理论为视角,探讨地域文化的符号特征,并以雅各布森的言语交际理论为基础,分析非言语交际下的要素及其功能,得出非言语交际要素适用于地域文化的符际翻译的结论,旨在进一步认识地域文化传播实质,为地域文化传播主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中有四篇课文是以传递爱国主义价值观为宗旨的。选取其中《我多想去看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符际互补理论框架,研究如何通过文字和图像符号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形成连贯的语篇,分析结果表明,文字图像之间的符际关系着重在"国旗"、"地点"、"升旗仪式"以及"观礼"等方面;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通过文字和图像符号系统的互补形成连贯的多模态语篇并传导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翻译符号学为理论视角,从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描述与解释符际翻译中《红高粱》小说、电影剧本、电影台本及电影符号文本链的互文性景观,揭示跨介质符号文本之间的互文作用与内在关联性,并综合论述符号文本链与社会大文本互文生义的过程与结果,以期为翻译符号学研究增加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即必须把译者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当时的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是怎样约束译者的行动的,从而给予译者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对阐释翻译理论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从阐释学的四个基本步骤:信任、入侵、吸收和补偿。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论述,深入研究了给予阐释学理论在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之后重点从翻译过程中文化背景的转换、表达方式的转换、意境的重构等方面给出了阐释学的翻译应用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语言和语境的关系给出了语境的内涵,之后从语言翻译的本质和目的出发,论述了语言翻译和语境重构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境重构的实践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在于语境重构的范围的界定以及语境重构过程中对词汇的推敲、时态的选取、语言习惯的转换等问题进行论述,形成了一系列可行的语境重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汉语新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英译关系到中国特色文化在国外的正确理解和接受。然而,目前翻译学界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模因理论为此提供了新视角,首先阐述了模因理论及其与翻译的关系,然后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中,归纳了一些翻译策略,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周诗岩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3):110-112,125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即必须把译者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当时的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是怎样约束译者的行动的,从而给予译者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文学翻译教学的特点及问题,论证MTI文学翻译教学中文体意识建构的重要性和途径。MTI文学翻译教学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理论教学应在传统翻译理论教学基础上引入文体学理论,实践教学应涵盖练习的选材、批改、评讲及课程反思等环节,从而加强学生翻译中的文体意识建构,提高MTI文学翻译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语用翻译强调的是一种等效翻译观。语用翻译学认为,翻译不仅要注重原文语义的传递,而且更注重翻译的等效。语用翻译的等效在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个方面。文章以中国旅游名城桂林市城市公示语的英语翻译为例,运用语用翻译学的等效翻译观来探讨这些城市公示语翻译实例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师资是新办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发展是未来翻译专业良性发展和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以本科翻译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翻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教师发展相关理论为依据.剖析了目前翻译教学和师资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翻译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本科院校目前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翻译科研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选取《中国翻译》为分析样本,从期刊特点、作者来源、论文内容三个方面,对刊登在该期刊上2005年至2009年的学术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翻译研究以理论研究为重点,翻译涉及视角逐年扩展,研究日渐深入;(2)翻译研究的主要力量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内知名高等院校;(3)近5年翻译界除了保持对文化、文学、理论的传统研究之外,增加了对翻译实践、翻译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