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是各类语教材常选不衰的课,它的主题的深刻表达,明线暗线相结合的结构的精巧安排,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精当描写,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都有着独到之处,令人广为称道。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方面,鲁迅先生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小说塑造了勤劳善良、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斗志昂扬、意志坚强的夏瑜,卑鄙诡诈、骄横贪婪的康大叔,为学长廊增添了一个个鲜活而性格迥异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2.
3.
周航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0,(9):39-39
《药》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之后的又一杰作,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社会批判力。对其中的人物康大叔,历来的意见以为:康大叔就是小说第一部分写到的黑衣人,即杀害夏瑜的刽子手。且看高中第三册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康大叔的分析: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他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 相似文献
4.
5.
一、文本解读的误区1.浅尝辄止的“浅读”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深层内涵。如《七颗钻石》课例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6.
与“备教材”相比较,“文本解读”一词,更多地给人一种尊重个性的自由感。但有时“自由是最大的枷锁”,突来的自由难免会使独立面对文本的教师产生“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而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的无力感和茫然感,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入某些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怎样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个性化解读”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导致面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任意体验、随意探究甚至是对文本的误读等现象时,显得十分的迷茫。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中,这样描述质量数: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在多年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师生关于“质量数”的理解常有以下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20,(37)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当前我国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语文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等,因此很有必要针对当前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索文本解读的方法,为其他教师高效开展文本解读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致使广大教师在如何重新构建我们的课堂上产生了很多认识上的误区。教师必须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切实落实新课程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一篇传统课文,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人教材,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一篇传统课文,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入教材,这还是第一次。这篇课文鲁迅先生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在品读三味书屋生活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味书屋的生活有趣吗?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优势越来越明显。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本文着重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一些误区,从而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陶晓跃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6,(11):42-42
鲁迅的小说《药》是传统的名篇,对它的解读文字,早已是连篇累牍。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几个问题仍然有值得关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黄琳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5,(11):22-23
一次感觉良好的《药》的公开教学完成之后,我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一位学生说:“老师,您讲得挺好,我都能听懂,可是我还想知道的您却没讲。”这句话将我自认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大打折扣,但也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忙问:“告诉老师,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夏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消息对于应试教育,人人提起来痛心疾首,但为什么行动上又常常表现得无可奈何、无所作为?素质教育改革喊了很多年,为什么在很多地方,这项改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山东是怎样破解这一难题的?“山东样本”的经验又能给其他地方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