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教育》2012,(7):103-105
2012年5月19日,于丹携最新作品《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出席新书签售会。于丹表示,诗词是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特别基因.重温最美古诗词.可以唤醒现代人蛰伏在生命深处的诗意.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作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讲完《论语》《庄子》,趣品完人生之后,又开始重温古诗词。在《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这本书中,于丹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如今,人们对诗歌颇有偏见,觉得闲人才去写诗。在一个建功立业的  相似文献   

3.
古滕客 《今日教育》2012,(7):105-105
作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讲完《论语》《庄子》,趣品完人生之后,又开始重温古诗词。在《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这本书中.于丹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网消息,日前,因讲论语而掀起国学热潮的著名学者于丹教授来到广州,为新作《重温最美古诗词》签售。在签售活动之后,于丹接受了记者采访。有记者提问:马上就要高考了,高考作文命题是很少限制体裁,但诗歌一直被排除在之外,您对高考作文不能写诗怎么看,高考是否扼杀了学生  相似文献   

5.
申晨 《小学生导读》2013,(10):29-30
去年假期,我无意问在电视中看到于丹在解说《论语》。原本晦涩难瞳的《论语》经她的生动讲解,变得容易理解又有趣极了。不知不觉中,我对于丹产生了崇拜之情。前段时问,爷爷买了一本《于丹一重温最美古诗词》送给我,我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王磊 《少年月刊》2011,(3):9-12
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于丹,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又是一位优秀的电视栏目撰稿人,她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先后任《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于丹,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精彩的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于丹,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又是一位优秀的电视栏目撰稿人,她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先后任《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于丹,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精彩的人。  相似文献   

8.
聆听     
"我们有这个条件,就想做一件好事。"——湖北省通城县塘湖邮政支局3名山村邮递员,8年帮扶贫困女生直至大学毕业。"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对于《百家讲坛》培养出的"学术超女"于丹,自称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赞赏有加。他说,这么多观众喜欢于丹,是因为她弥补了知识普及上的一个重大欠缺。他认为,现在这种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十一"黄金假期,于丹老师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好评如潮。2013年暑假,当我再次拜阅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更是感触良深。面对纷繁杂扰的世界,我经常思考:教师的快乐之道是什么?怎样让教师的教学人生步步为乐?于丹老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读完《于丹〈论语)心得》,我终于明白了: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要听于丹的课,必须向守在教室门口的保安出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证,否则会被谢绝入内。于丹的古诗词鉴赏课是一门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教室里学生的座位却"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被排好了次序。不过,真的要混进教室依然有各种办法,教室后三排的"旁听专用座位"上就坐满了拿着鲜花和相机的"于粉"。不一会儿,穿白色小西装,系绿丝巾,化淡妆的于丹老师进入教室,立刻有人上前索取签名。和"百家讲坛"中的她一样,大学课堂上的于丹依然魅力不减。有人这样评论她:于丹开创了一种口语表达的范式。她教的是"古典诗词鉴赏",然而除了引文之外,你绝对听不到任何艰涩的词句,所有内容她全用晓畅的大白话解释得清清楚楚。一下课,于老师便忙得令人叹为观止,请求与她面谈的陌生人不计其数,让人觉得她的时间被各种力量争相拉扯。但得知我们来自中学生媒体,她便爽快地利用课间在教学楼走廊上接受了采访。在她转身告别时,经过的一位北师大老师跟她打招呼:"于老师,您真是太忙了!"  相似文献   

11.
书架     
《留学生》2012,(7):48-49
唤醒生命深处的诗意 刘欢 “诗词是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特别基因,重温最美古诗词,可以唤醒现代人蛰伏在生命深处的诗意,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于丹对此有句话还是挺不错的:"中国文化上需要上课的人比下课的人要多。"有幸仔细观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猛然间看到十博士的强烈呼吁,不由得吃了一惊。首先撇开于丹是否真的不合格,光看徐晋如激烈的言辞就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以下是他的原话:"当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阉割孔子时,人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掘墓人那里,我们除了嗅到死  相似文献   

13.
5年前,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讲《论语》,短短一周时间就成为一位文化明星。5年后的今天,她又将“人生的幸福感”这一命题融入到新书《于丹趣品人生》里,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才能渐渐地靠近幸福。  相似文献   

14.
于丹是从央视《百家讲坛》被观众熟知的.当初她之所以从策划者变成主讲人,是中了栏目制片人万卫的"计".万卫第一次请于丹到《百家讲坛》,是参加阎崇年宣讲《正说清朝十二帝》研讨会.于丹对阎崇年现象进行了分析,阎听后特别欣赏,万卫当然更加兴奋.经过万卫一次又一次精心设计、旁敲侧击、左右迂回,于丹终于"中计"走上央视《百家讲坛》.  相似文献   

15.
顾诗 《幼儿教育》2011,(4):16-17
于丹教授曾两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授《论语》、《庄子》。讲坛之上,她神闲气定,侃侃而谈: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挥洒自如:将那些博大精深的古代经典诠释得妙趣横生、别有洞天。那学识、口才,那气质、神韵,都深受观众钦佩。她也因此成了众人瞩目的学术明星,成了成功女性的典范。可走进家门,她依然是女儿心中的可爱妈妈。那么,于丹是怎样做母亲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近于丹,聆听她的育儿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传统的古诗教学注重字句讲解、背诵和翻译这三部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难以理解。如何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古诗词,《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精彩纷呈,璀璨夺目。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旺盛、识记能力最强的一个时期。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古诗词,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每一个学生心中。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篇幅很少。但是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古诗词必读70篇。这些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它们体裁多样,  相似文献   

18.
魅力于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了于丹的魅力,本期"读者俱乐部"的人气也是一路飙升,每天成摞的稿件让编辑部负责拆信的同事惊呼:"写于丹写疯了!"而依风则暗暗高兴:"有稿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众多的来稿中,同学们有的直抒对于丹的喜爱,有的探讨于丹的魅力所在,有的思考重读经典的意义。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对于丹解读经典的方式提出了疑问,对"于丹现象"表达了忧思。其中来自江西宜春中学的江茜同学给我们写了一封信,很有意思。她说:"由于贵刊在4月份抛出的‘魅力于丹’这一话题表现出了明显的感情偏向,所以我知道,持否定观点或态度的稿件必然不获青睐,我知道我的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希望今后贵刊在提出话题时保持中立。"其实,不管你是否喜欢于丹,但被众多观众和读者所喜爱,于丹的魅力之大确乎无疑,我们拟定"魅力于丹"这个话题,应该说还是客观的。我们感谢江茜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并采用了她的稿件。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来稿被采用的江源、傅聪等同学将分别获得由中华书局赞助、于丹教授亲笔签名的《于丹〈论语〉心得》一本,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9.
继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之后,于丹又登上马东主持的央视三套《文化访谈录》节目,在国庆期间与观众分享她的“昆曲心得”。  相似文献   

20.
邵建新 《语文天地》2008,(11):17-17
去年于丹在《百家讲坛》讲《〈庄子〉心得》时用成语"美轮美奂"来形容舞蹈《千手观音》之美(原句是:"从领舞邰丽华,到千手观音这个残疾人的表演群体,大家看到的是端庄、肃穆、优美、纯净,是美奂美仑、金碧辉煌。"),结果遭到网友的炮轰。他们认为"美轮美奂"一般只用来形容建筑,于丹用错了。与此类似,也有听众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