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静的书院     
麻阳,锦江;兰里,书院. 自古英雄出草莽,寒门未必无丈夫.那位先是农家儿郎后是明末老臣的人就是史称"怪臣"的满朝荐.有关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官场逸趣,不管正说戏说甚至传说,都流传市井,妇孺皆知.如今,他与一座书院连在一起,名字刻在一块石碑上--满朝荐书院.  相似文献   

2.
一、二师惨案 滕代远(1904.11.2-1974.12.1),苗族,乳名龙兆,化名唐大元、李光,湖南麻阳玳瑁村人.麻阳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到保靖县国语讲习班学习半年后回到老家担任小学教员,1923年考取设在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山花烂漫.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赶往麻阳苗族自治县档案局采访该局女局长滕明英.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麻阳县档案局(馆),在女局长的率领下,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于春节前夕被省档案局评估为湖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一级.在采访中,麻阳县档案局(馆)干部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谈起了滕明英,我们深深被滕明英的事迹所感动!  相似文献   

4.
船王郁泰峰其人其事 船王郁泰峰名松年,生于清嘉庆四年(1789),卒于同治四年(1865),享年67岁.父郁馥山在上海经营沙船业字号,发了家.道光元年(1826),其父去世,他助兄掌管家业.  相似文献   

5.
王永光,字有孚,河南省长垣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系晚明时期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403-444)在著名的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中讲了一个故事,说东晋的蔡谟(他因被授以司徒,坚不肯就而被免为庶人)在江南见到一种状似螃蟹的蟛蜞,弄来烹煮了吃,吃后腹泻大吐,狼狈不堪.他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谢尚.谢尚说:"阁下一生劝人博学苦读,自己却连<尔雅>也未读透."他的意思是指<尔雅>中本有"蟛蜞"条目,说明那不是螃蟹,是吃不得的.  相似文献   

7.
清人笔记随录(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游录》九卷 谈迁 撰 谈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枣林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卒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六十四岁。明诸生,因愤明史著述多有失实,遂萃毕生精力从事明史纂辑,成《国榷》100卷,为有明一代的信史,不意全书手稿于顺治四年为宵小所窃。孺木志不稍沮,奋其余年,又重纂成书。  相似文献   

8.
天一阁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一五六一年),建成于嘉靖四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二十年历史.它座落于浙江省宁波市城西,紧邻优雅秀丽的月湖.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字尧柳,号东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一五三二年)进  相似文献   

9.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长在大山里,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父母为了我能考个师范学校,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在80年代,我一个农家娃点着煤油灯昼夜苦读,终于以5门课4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0.
张相文(1866.12~1933.1),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南园(今城厢镇要武村)人,近代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爱国志士。张相文幼年家贫,八、九岁才读私塾,很爱学习,记忆力很好,23岁开始教家馆。28岁时,受县教谕胡和梅之聘,授徒于淮滨书院。书院藏书楼有书数万卷,张相文置身其间,用心苦读。  相似文献   

11.
应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原名应麟德,字修士.14岁时,应修人便到了上海福源钱庄做学徒,三年学徒期满,在钱庄做账房工作,这奠定了其以后谋生吃饭的职业技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19岁的应修人在上海福源钱庄工作,有着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和不错的收入.1920年下半年,他到中国棉业银行任出纳股主任.1920到1925年,他创作、发表、出版新作,创办和主编文艺刊物.192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很快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相似文献   

12.
A.有一个"母亲千里走单骑"的新闻很火爆她,温州打工5年,半夜梦见6岁的儿子"孤苦一人,满身是血,在雨水中跟耗子抢东西吃"。次日,她女扮男装(以策安全),独自骑着摩托车  相似文献   

13.
出生于湖南桃源的原国民党军上将刘戡(字麟春、号三寿),3岁时父母双亡,跟随姑母长大.  相似文献   

14.
吴娟 《图书馆》1999,(1):78
北京图书馆目前有善本书27万册(件),普通古籍164万册,殷墟甲骨35000片,典藏中文图书量居世界之首.馆藏的举世瞩目的金刻本<赵城金藏>,北魏太安四年的敦煌写本<戒缘>,北魏延昌二年敦煌写本<华严经>,宋刻本<荀子>,北宋拓唐<神策军纪圣德碑>,盖有南宁缉熙殿藏印的宋刻本<文苑英华>,明永乐年编嘉靖年抄的<永乐大典>,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等,都堪称稀世珍品.  相似文献   

15.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甘肃学政蔡金台按临陇东.一个16岁的镇原少年应童子试,听作制艺及试帖诗出语不凡,学政大人阅卷后大喜,纵笔写上评语:"甘之俊人也,必速飞矣!"遂拔为第一,成为县学生员.此人正是后来的同盟会员及西北学者慕寿淇.向这在<西征小记>中说,1942年曾在兰州拜渴慕少堂,称他为"陇右前辈,熟于关陇掌故,慕先生著有<甘宁青史略 >四十册."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建与毁 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有550多年历史.天安门位于北京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的交接处,面对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年),建成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城台高十余米,城台涂朱,辟五券门,中门为皇帝出入,其它四门亦按官品等级规定出入,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外绕汉白玉石栏,重檐歇山顶、铺黄琉璃瓦,通高33.7米.由于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起名承天门.沿用唐代皇城正门旧称,城门五阙,为三层重檐木结构牌楼.天顺元年(1457年)被焚,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后,为9间门楼,明末又遭兵焚.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建与毁   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有550多年历史.天安门位于北京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的交接处,面对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年),建成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城台高十余米,城台涂朱,辟五券门,中门为皇帝出入,其它四门亦按官品等级规定出入,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外绕汉白玉石栏,重檐歇山顶、铺黄琉璃瓦,通高33.7米.由于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起名承天门.沿用唐代皇城正门旧称,城门五阙,为三层重檐木结构牌楼.天顺元年(1457年)被焚,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后,为9间门楼,明末又遭兵焚.……  相似文献   

18.
诸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母亲为佟佳氏,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年仅三十六岁。 努尔哈赤起兵时,诸英只有四岁,生长在新兴嗜血的部族之中,遂早历战阵,第一次带兵打仗年仅十八。《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诸英自将一军,征伐安楚拉库路,大胜,被赐号“洪巴图鲁”(满语“勇士”之意),《满文老档》开篇记载:万历三十五年,诸英二十七岁,率领建州军队在图门扛畔的乌碣岩下大战乌拉部,又立大功,被赐号“阿尔哈图土门”(满语“勇者领袖”之意)。  相似文献   

19.
差点当上胡宗南的侍卫 1938年9月18日,我考入抗大,在集体赴延安途中,被胡宗南的咸阳盘查哨扣押,后被转押到西安"战干四团"(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第四团),强制受训. 当时我名叫彭鼎煌,虽已21岁,但身材矮小,很像小孩,故假报为18岁,被编入"少年挺进队"(简称少挺队),上午读中学课程,下午受军训.  相似文献   

20.
《南中幽芳录》成书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距今588年,是云南地区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兰花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