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采访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新闻特有的采访写作规律,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毕生的奋斗目标。刘保全先生从事新闻研究几十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专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新闻特有的采访写作规律,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毕生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刘保全先生从事新闻研究几十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专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新闻从业者的好评,他在几十年的新闻研究中,尤其是从全国新闻奖和第1至17届"中国新闻奖"众多新闻精品入手,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新闻采访写作中遵循着一些潜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9,(4):128-128
【内容介绍】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什么是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如何抓住问题的,怎样进行访前准备、采访、观察和调查研究的,是如何求新避免雷同的。新闻精品的标题、导语、背景、结尾是怎样写成的;新闻精品的语言、美感和角度是如何选择和运用的;新闻精品是怎样采写经济新闻、会议新闻、批评报道、典型报道、人物通讯和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采写出新闻精品?有什么规律可循?读罢刘保全编著的《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茅塞顿开。 信息时代,备种通讯工具层出不穷。记者的装备俨然已经“鸟枪换炮”,从原先的一只笔一本笔记,到录音笔、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可谓装备精良。但现在少数记者不愿深入现场、深入一线,只是盯着某酒店某大厦有什么活动,在新闻发布会上、展销会上、洽谈会上拿个通稿,稍加改写便刊出播出,这样的新闻当然百文一面,千篇一律了,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目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从全国新闻奖和历届中国新闻奖众多的新闻精品入手,  相似文献   

6.
7.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目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全国新闻奖和1-17届"中国新闻奖"众多新闻精品入手,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新闻采访写作,对于打造新闻精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市报人》2009,(5):64-64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全国新闻奖和第1-17届“中国新闻奖”众多新闻精品入手,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新闻采访写作,对于打造新闻精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保全老师是一位勤奋多产的学者.近些年来,刘老师曾先后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0余篇,约计700万字.  相似文献   

10.
刘保全老师是一位勤奋多产的学者。他1960年被选飞行员入伍到空军部队,后改行从事新闻、宣传、秘书等工作,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工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曾历任新  相似文献   

11.
刘保全先生是一位勤奋多产的学者。他1960年被选飞行员入伍到空军部队,后改行从事新闻、宣传、秘书等工作,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  相似文献   

12.
新闻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美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这不仅表现在付梓的成果逐渐增多,而且还呈现于研究方法、角度和途径的多样化与创新上。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宋汉炎同志的新著《新闻与美学漫谈》应该说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围绕新闻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新闻采写传受中的审美…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13,(12):20
2013年,我省14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这背后的经验是什么?在11月8日中国记者的节日里,湖北省记协召开七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请9位获奖者介绍他们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抓精品、推佳作。与会者认为,最近3年我省在全国新闻评奖中连续名列前茅,与深入开展"走转  相似文献   

14.
吴功学、芮德法二位同志编纂的《新闻写作指南》,虽然是本参考读物,从编纂宗旨和内容看,却颇有分量,值得新闻界的同志给予重视。新闻写作,不能仅仅理解为新闻的写作。从大众传播学的原理来看现代新闻工作,新闻写作可以说是新闻这一专业活动的系统工程。任何新闻工作者,无论他写作何种体裁的文稿,都绝不单纯是写作技巧的问题,更不会是逢场作戏的兴来之作,而是在长期积累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有意识有目标的传播行动。  相似文献   

15.
沧县陈圩乡党委书记刘宝森的事迹,1995年12月以《乡镇干部的一面旗帜》(以下简称《旗帜》)为题在《沧州日报》刊出后,沧州市委、市政府很快就做出了“向刘宝森同志学习”的决定。《河北日报》以《天职》为题,配发评论,在一版头条发表;《经济日报》也进行了转载;中国记协主办的《桥》杂志,以四国文字全文转发。刘宝森这面乡镇干部的旗帜,树得住。立得牢。稿件发表后,他先后被沧州市委,市政府评选为“十佳公仆”,被河北省委命名为“优秀党员”,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1996年11月,他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受灾地区重建路漫漫》由Ben Casselman采写,刊登在2012年11月1日的《华尔街日报》,共2 381字,是一篇深度报道。报道以飓风过后美国受灾地区的受灾情况多面观,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为主要内容。全篇可分为导语、受灾情况的严重与居民的不安、对经济的影响三个部分。基于此,笔者从报道的信源、报道的结构与内容等方面,来分析《华尔街日报》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采写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主题即老主题,如经常性的工作报道、成就报道、厂矿企业的生产情况报道、农牧业生产的“四季歌”等,认真写好这些老主题,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无疑是具有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如果将这些老主题的新闻写成老面孔,“似曾相识”或“早已相识”,便会失去新鲜感,就不会受读者欢迎。那么,怎样把老主题的新闻写出与众不同的新意来,  相似文献   

18.
19.
于都 《军事记者》2010,(10):31-32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到文章的作者魏巍。这是一篇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文章,这是一位被称作“毛泽东时代的战士”、被国人尊敬的作者。因为透过作者描述的“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20.
胡蕾 《新闻窗》2014,(5):89-90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历来都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业务课程。作为独立院校,因为本身资源的限制及其新闻采写课程实践的特殊性,使这门课程的改革提到了日程。本文结合目前独立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探讨此门课程的改革方法,以期对实际教学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