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劳动意识和情感,学会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素养,使学生健康成长,这是小学教育的使命.我校除了在日常生活和班级事务中要求学生能做和该做的事情不让别人包办代替外,还重视通过少先队组织开展劳动特色活动,把学生从狭小的教室里解放出来,给师生生活增加色彩.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是现代教育目标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应从小抓起,从生活中抓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横港小学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忘教育初心,积极为新时代的农村小学生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拓展性课程。学生在参与充满趣味性、实践性、公益性的劳动过程中,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植生活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王莉莉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卫生、审美、道德行为和心理品质等习惯进行强化训练的一种教养方式和过程。对小学生来说,在各种习惯中,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学生某些道...  相似文献   

4.
在义务教育小学劳动课大纲指出: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众所周知,劳动习惯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养成的,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今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劳动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权力。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初中劳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潜在的创新能力,为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小学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劳动课内容的特点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一、劳动课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形成的方式有简单重复、模仿、有意练习和与坏习惯作斗争等。这些方式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从量变到质变、从低…  相似文献   

7.
劳动课教学六环节拜泉县星耀小学校王佩瑛小学阶段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劳动课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课的认识,逐步培养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并...  相似文献   

8.
小学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劳动课内容的特点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吉利 《学周刊C版》2023,(2):118-120
在素质教育背景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符合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养成自主劳动的好习惯。立足小学语文课程,追问教学过程,促使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生成和劳动智慧生长的双重过程。在这样的劳动润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涵化其人格素养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最终形成高尚、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却发现,城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普遍匮乏、劳动观念不强,很多教师只是将文化课教学的方法移植于劳动(劳技)课的教学中,再加上劳动(劳技)课课程标准的不完善及教学手段的落后,造成城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不正确,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参加一定的劳动,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技能、懂技巧、会操作的合格小学生 ,就必须在注重思想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1 在劳动课教学中 ,进行思想素质的培养1.1 克服轻视、依赖思想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劳动课教学中过程的实践性决定劳动课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优秀的思想品质。例如 :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家庭过度娇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的甚至不尊重父母、不珍稀父母的劳动成果等现象。在学…  相似文献   

12.
素描是培养小学生美术技能的基础,小学素描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可通过姿势的训练、画者与描画对象距离的选择、握笔方式的训练、画素描线条习惯的养成和橡皮擦的使用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画素描的行为习惯。学生有了这些良好习惯,才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绘画技能,有效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43):44-45
小学生考场作文审题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审题习惯未养成,缺乏审题方法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教给审题方法,训练作文审题技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文件,特别是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印发,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如何?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基于北海职业学院劳动教育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认知发生了一定的偏差,需及时纠正;高职学生中存在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需及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劳动习惯亟待养成,劳动技能亟须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需进行选拔、培养、培训,同时需加强对劳动课程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也有学者称之为劳动素质或劳动技术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目前小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却不容乐观。调查表明,当前的小学生虽具有一定的劳动观点,知道劳动的重要,但十分缺乏劳动习惯和技能,对自己应当完成,也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都没有达到起码的要求(《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总体报告,《德育信息》1996.3)。所以,加强小学生劳动技能素质评价的研究,提高小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建立小学生群体素质评价制度的目…  相似文献   

16.
一、划分阶段,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不同习惯的培养。如一年级的小学生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入学前的教育,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旋律,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养成文明行为,熟悉学校环境并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李春梅 《家长》2023,(12):68-70
<正>素质教育背景下,教材知识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凸显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家校合作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开展要求校方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双方的默契配合下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个人综合素养的提高。一、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一)劳动教育的目的现代社会的大部分家庭中,小学生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衣食住行由父母全权负责,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提高素质的重要条件。小学生思想单纯、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五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邓蕙  杨军红 《天津教育》2013,(16):I0001-I0001
□您认为小学阶段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六年的小学生活要留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但最重要的是使其养成良好习惯.小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会做人的道德习惯,学会读书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卫生、锻炼和劳动习惯等.把这些习惯细化到不同的年级,让全校师生明确在什么年龄阶段应该培养什么习惯,如何操作和检查,并做到六年一贯,层层递进,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经过良好的体育锻炼能使小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同时,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学习运动技能的最佳时期.而小学体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的任务,应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时期学生的特点 1.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小学生处于儿童期,呈现出快速生长的趋势,是为日后身体生长打下基础的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肌肉娇嫩柔软,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神经系统灵活性不高,正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灵敏度、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