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语言培训,而是以语言的习得为主体,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际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交流的需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本身,而且要将文化有效地融入,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必要的策略融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综合国力的提升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强盛是综合国力强大的前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我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源生动力,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体。中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文从意义、现状与路径三方面来研究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课堂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3.
孙颖 《当代教育论坛》2008,(14):110-112
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语言培训,而是以语言的习得为主体,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际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交流的需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本身,而且要将文化有效地融入,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必要的策略融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结合译林版《英语》六年级教材中Culture Time板块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丰富文化素材、挖掘文化元素和领略文化异同,以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讲好文化故事,浸润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英语教学可通过“融入背景知识”、“挖掘文化内涵”、“组织活动课”等形式来渗透文化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准确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现象,提出了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传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陈伟 《英语教师》2022,(12):170-172+187
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的意义,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的路径,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新时代文化观;优化和完善大学英语教材;完善英语测试及课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了解。本文试图从小学英语加强文化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内外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与策略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9.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继承、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这有利于增进世界各民族的跨文化交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关键,并且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第二课堂的丰富开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林小萍 《海外英语》2023,(23):238-240
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基于此,文章围绕文化自信,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价值意蕴,并从教学内容、校园活动、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课外活动、翻转课堂等方面出发,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培养有文化自信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芮黎 《教育》2015,(7):64
语言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导入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是否能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逐渐领会到通过在教学中对英语国家  相似文献   

13.
田茂燕 《小学生》2011,(5):35-35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游客去西方旅游,有一天忽听楼上有人大喊:Watchout!他马上把头伸出窗外,结果,被泼了一头脏水。可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我们就不能正确表达意思,语言也就失去了作用。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语言又反映文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传统教学法中的社会文化知识、当代教学法中的社会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基础。其中,文化意识的增强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新课标教学实施建议部分要求: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全面贯彻新课标对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了解另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是很必要的。一、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语言学习中,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是基础,但仅有这些还不足以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真正掌握语言的人,应该能在  相似文献   

17.
陈岩 《中小学电教》2011,(10):49-49
听课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能把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话题等内容交代得很清楚.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时进行语法知识的归拢,但却不能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导致学生对英语语言所蕴涵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或毫不了解,只是在蒙昧的状态下学习语言知识,失去了很多语言学习的乐趣,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高。  相似文献   

18.
王迎娣 《江苏教育》2023,(21):29-31
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在深刻理解“活态传承”特质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紧紧围绕个体“仿学·自创”、群体“协作·共创”、学校“辐射·再创”三个维度,让学生参与实践,并通过关键事件催化、主题学习浸润、研学活动拓展等策略,培养学生勇担责任、乐于分享、善于合作、勤奋进取等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19.
闻茹  张冬花 《海外英语》2022,(6):147-14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国内外重要场合中反复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并深刻阐释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应有立场,以中国文化的演进为实质过程,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导向,彰显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功能,为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