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食计划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或)饮料(不包括水),是儿童青少年饮食结构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水平呈总体上升趋势。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所开展的居民零食专项调研显示,3~17岁儿童青少年中60%以上每天都吃零食。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状况还存在诸多问题,努力完善正餐的食物结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正视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的实际情况,并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利于合理膳食,减少和改变不良的吃零食行为。  相似文献   

2.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幼儿性格、态度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平衡膳食的益处已不局限于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而是有着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比如,各种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多口感滋味,与学前儿童形成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为此,笔者依据对现实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家长、教师所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行为评价与自信心的培养叶平枝学前儿童行为评价指的是成人对学前儿童行为所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教导,其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掌握简单的社会规则、做人准则,以及粗浅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简言之,学前儿童行为评价就是成人对学前儿童行为所做的表扬或批评。它是学前...  相似文献   

4.
3~6岁处于儿童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儿童获取营养的途径也在从以母乳为主的方式逐渐向具体的谷物等食物为主。而这一时期儿童在牙齿、肠胃和肠道上与成人相比,有诸多限制因素。为更好地促进3~6岁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进行合理的膳食及良好的营养搭配,从而促进学龄儿童学习能力、身心素质的提高,本文对3~6岁儿童的膳食营养供给标准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平衡儿童膳食。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玩具.儿童在身体发育、认知发展等方面与成人明显不同,在探索玩具方面具有独特性.在为学前儿童设计、选择玩具时要注意玩具的年龄适宜性和年龄跨度,重视对儿童非言语指标的观察和评估,以便为儿童提供符合其发展需要的玩具,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学前卫生学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前者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学科,重点是成人对于幼儿健康的保护和促进,后者是通过教育让学前儿童成为积极有能力的自我保健者。由叶平枝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卫生学》(2013年版)围绕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中心议题,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生理保健、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学前  相似文献   

7.
一、《幼儿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幼儿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系统》是根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中幼儿营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幼儿膳食营养计算和评价 ,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 ,采用Acess数据库系统和VisualBasic语言设计编制的一套软件。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个体和群体幼儿膳食营养进行计算和评价。计算和评价指标有 :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净食比重、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供给量、平均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和热量摄入量、平均摄入量与平均供给量的比较、平均每人每日进食各类食物的比例、蛋白质来源分布、热量食物…  相似文献   

8.
编辑王维自然食物、均衡膳食是营养的第一原则,也是永远不变的原则。自然食物,指没经过防腐和加工处理、贴近自然的食物;均衡膳食,指食物品种广泛。肌体在这样良好的营养状态下,代谢能力加强,抗病能力也随之增强。父母对营养常有一些误解,如广告上说缺锌就补锌,说缺钙又补钙。其实,要让孩子的肌体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不是靠某一种营养素就能解决。这就是我们强调自然食物,均衡膳食的道理。在均衡膳食基础上再谈补充就对了。该不该给孩子吃零食?答案是:零食可吃,但要会吃。孩子胃容量较小,又好动消耗多,容易饿。两餐之间补充零食是必要的,但…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教育》2000,(12):40-40
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孔起英副教授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出的观点颇有见地。作者提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学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通  相似文献   

10.
陈秀梅  韩小瑜  赵娜 《文教资料》2007,(19):184-185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创设良好的环境;3.成人要善于正确的引导;4.注重学前儿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5.通过游戏和组织活动,激发学前儿童学习兴趣;6.寓教学于愉快教育;7.学用结合,激发兴趣;8.正确使用表扬和奖励。  相似文献   

11.
零食是三餐之间零零碎碎地填进口中的食物。儿童需要零食,是因为他们的胃肠体积比较小,难以容纳很多食物,消化的速度也很快。如果不能一日多餐,只好用零食来弥补不足。然而,零食吃不好,反而会与增进孩子健康的动机南辕北辙了。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爱吃零食,这是个普遍现象,究其实质,方面是因为这段时期的儿童,膳食结构和组成正逐渐向成年人靠拢,其脑力活动大大增强,平时又爱玩好动,每天的热能消耗量很大,但其胃容量仍然很小,胃中一次既容纳不了很多的食物,食物的排空时间又较快,所以时时常会有饥饿感;另一面,现在的小孩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这些“小皇帝”是百依百顺,要吃啥就给买啥,有时甚至主动买回一大堆零食硬塞给孩子吃,生怕其饿坏了身体。这几方面的原因使得不少孩子从小就养成嗜好零食的习惯。但常吃零食,小孩就会因此缺乏饥饿感及食欲,使胃肠道的消化液分泌  相似文献   

13.
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般表现为强烈偏爱或厌恶某些食物、吃得慢、吃得少、食欲差、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对食物缺乏兴趣等,涉及到饮食行为主体心理、饮食环境、饮食习惯等多个维度。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认清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为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爱吃零食的现象更加普遍。“零食习惯”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家长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零食习惯”的形成婴儿期(一至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有了对食物的好恶和取舍,但由于自理能力尚差,对食物的好恶和取舍还不能自动地完成,需要通过父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提供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使用测量法和问卷法测查3—9年级5174名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及食物摄取状况。结果:(1)流动儿童发育状况相对较好,留守儿童发育迟缓率较高。(2)男生的超重率高于女生,流动儿童的消瘦率和超重率均较高。(3)在经济状况相当时,不同类型儿童的食物摄取状况总分仍然存在差异。(4)调查中的6种食物每周摄入4—7次的儿童发育迟缓率最低,每周摄入1—3次的儿童超重率相对较低。结论:留守儿童的发育不良问题较严重,流动儿童的营养过剩问题开始显现。营养摄入与儿童的发育关系密切,有必要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膳食结构,促进其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师具有学前儿童指导意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学前儿童指导方法,对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学前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社会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形成等都离不开幼儿教师适宜、有效的指导.本文主要从学前儿童行为指导、学前儿童社会能力指导和学前儿童情感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合理的饮食对婴幼儿的健康尤为重要。幼儿的膳食,是从婴儿膳食逐渐过渡到成人膳食的。此时,幼儿生长速度虽比婴儿期稍慢,但其大脑及身体各器官发育正日趋完善,而消化功能却未完全成熟;加之幼儿随年龄增长,活动量增大,对营养素的需求也就相应增加。因此,合理地给幼儿提供营养食物可以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否则会有损大脑和其他器官的发育。那么,怎样才能调整好幼儿的饮食,使其健康成长呢?一、了解幼儿的饮食需求幼儿身体生长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在食物中主要存在于谷类、豆类和动物性食物…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组:学前家庭教育1.学前家庭教育观念更新与模式变迁2.家风、家教、家规、家谱与学前家庭教育3.正常或非正常家庭运行过程与学前儿童教育4.高岸深谷与小桥流水: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格调倾向及其折冲臻善5.斑驳流变:现实世界中成人对儿童的复杂情态纠葛6.家庭养育行为与婴幼儿早期发展相关性探究7.学前儿童日常犯错行为与家园处置态度差异及深远影响8.瑞吉欧基本理念在学前家庭教育中的落实策略9.学前教育家庭成长档案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吗?在成人身上发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果出现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个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呢?如果成人干的一些缺德事发生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骂他们缺德呢?显然不会。如果有人说学前儿童是有道德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似乎太“上纲上线”了。即使学前儿童存在一些行为或习惯上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归因于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顶多冠以“淘气”“不懂事”而已。再从道德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道德哲学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如果一种行为是不情愿地产生的,那…  相似文献   

20.
3-6岁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足够的营养素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而这些营养素只能来源于食物。因此,选择多种食物,合理搭配,调整食物结构,优化膳食模式,让幼儿从均衡膳食中获得全面合理的营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坚持的幼儿园膳食管理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