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怡 《考试周刊》2013,(10):68-70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但两者又有着必然的关联与连续性,一般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定义为"幼小过渡时期"。如何使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真正融入小学课程学习,是小学一年级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以对幼小衔接理论与现状研究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考,从幼小衔接视角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提出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做好幼小衔接的若干教学策略:引导儿童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挖掘思维深度;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儿童化与科学性并重。  相似文献   

2.
余璐  王晓枝 《四川教育》2023,(18):30-31
幼小衔接应当着力于缓解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过程中的不适应问题,让儿童拥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推动儿童身心健康、良好发展。为此,成都市锦江区银杏小学调整一年级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将一年级上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从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三方面入手,建立幼小衔接“1+3+N”模式,在多方发力、多措并举中积极推进幼小有效科学衔接,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学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是指小学校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优化或重构学校课程体系的过程。小学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责任主体,加强小学课程建设是教育发达国家幼小衔接的普遍做法,做好小学课程建设是幼小衔接政策的趋势。当前,小学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方面存在协同性、系统性、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单一、课程建设的加法倾向、课程建设的经验思维。为此,在小学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需强化主体协同,构建家园校三方互动的幼小衔接共同体;增强科学意识,准确把握幼小衔接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层次清晰的幼小衔接方案;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幼小衔接课程整合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林珠 《考试周刊》2022,(37):32-37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学校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小衔接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但幼儿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这两阶段的教育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幼儿身心发展也面临阶段性的变化,这些都影响着将来一年级学生是否尽快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从大班升入小学阶段,能否快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关乎幼儿健康成长。文章将以某市三所小学为例,通过对低年级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当前小学一年级语文幼小衔接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部分小学低年级教师不了解幼小衔接工作,不重视幼小衔接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幼小教师间交流较少,对学生的幼小衔接过程不够了解。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分别是学习优秀的幼小衔接教学方法与建议;进行家校(园)合作,增加沟通频率;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专业性教师队伍建设;在幼小两阶段教学方法中注意衔接性;在幼小两阶段教学评价中注重全面性。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缓幼儿语文学习的坡度,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幼小衔接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需要共同关注的内容。本研究基于一年级教师的视角,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以北京市延庆区7所小学的62位小学一年级教师为研究对象,借鉴扎根理论的资料饱和验证技术,系统梳理小学一年级教师眼中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包括学习品质、身体发展与健康、语言读写与交流、社会、科学、艺术、特殊儿童7个维度,下属专注力、控制力、动作发展、识字、拼音、合作、冲突解决、数的运用等31项关键指标。该研究对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昌吉市小学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教育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存在对幼小衔接教育理念解读错误、对幼小衔接教育知识认知有偏差、实施幼小衔接教育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建立有效的“家-园-校”衔接机制,形成幼小衔接教育合力;提升小学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凤 《中学生电脑》2021,(1):147-148
九月是一年级新生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月,我们称之为“幼小衔接月”。保护并激发一年级学生对小学的美好向往,让他们喜欢上学,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我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的信心,这些都是班主任在“幼小衔接月”里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小学低年段从教多年,基于幼小衔接理论与一年级现状研究,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实践,从“幼小衔接”的视角再次审视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若干班主任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动漫界》2022,(20):19-21
没有小学的主动衔接,幼小衔接就只能是半拉子工程.幼小衔接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如课程的衔接、学习评价方式的衔接、教师考核标准的衔接、教育方式的衔接等,单靠幼儿园是无法完成这项工程的,需要调整小学阶段的教育制度.小学要真正认识到幼小衔接对幼儿身心健康及终身发展的重要性,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  相似文献   

9.
戴燕妮 《江苏教育》2023,(40):63-66
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成效,是学校必须直面的问题。对于学校而言,开展幼小衔接工作,首先要对其形成校本化理解,其次可依托课程这一有效抓手。为此,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积极打造幼小衔接课程,建设课程支持系统,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曹阳  赵宸 《辽宁教育》2022,(5):53-56
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是国家政策层面的要求,要实现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科学衔接,做好小学一年级入学适应性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做好一年级入学适应性教学,需要教师深入调研,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需要遵循原则,把握"适应"规律;需要厘清脉络,搭建"适应"桥梁;需要靶向目标,增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游戏为主变为以课业学习为主。鉴于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在幼小衔接数学课堂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在幼小衔接数学课堂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共同的任务。幼儿园大班的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准备期,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是幼小衔接的适应期。本文所说的“幼小衔接期的识字”指的是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识字。这一阶段的识字要求可以概括为:有愿望、读准音、识其形、知大意。一、幼小衔接期识字的意义进入小学,学生开始了正式的学习生活。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香港特区一直注重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与支持,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课程政策和指导手册,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指导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及小学一年级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文章介绍了香港特区幼小衔接课程政策,分析了香港特区幼小衔接工作特点,并且据此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科学衔接是目前国内外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瑞典幼小衔接教育的成功举措,为我国幼小衔接提供了经验借鉴: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的步伐,为幼小衔接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实现家园校共育;改革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减缓衔接坡度;整合师资培训,实现师资培养一体化;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核心,而小学低段在幼小课程衔接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低段应采取积极的幼小课程衔接策略,开发融相对对口与整合的衔接课程于一体、融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校本课程于一体的幼小衔接课程,设置校、园、家、社四位一体的幼小课程衔接环境,以此促进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课程衔接,提高幼小衔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白雪 《四川教育》2023,(23):45-46
<正>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四项原则: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是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双向衔接”即幼小协同,进行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承接。然而,目前的衔接工作往往存在重“幼”轻“小”的误区。《意见》明确指出:“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8.
叶红 《海外英语》2014,(6):72-73
幼小英语双向衔接是为了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关系到成千上万儿童的成长。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英语双向衔接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幼小英语双向衔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幼小英语双向衔接的有效策略,根据幼小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实现良好的英语启蒙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的尝试性探讨,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文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而小学一年级又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启蒙时期,同时其还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过渡期,因此,在小学一年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特点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幼小衔接期是指幼儿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此时,应做好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但实际上,目前往往是幼儿园和小学不通气,各行其事、互不了解,使得幼儿入小学初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如何通过素质教育,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笔者认为: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与沟通,体现“双向衔接”;要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以达成家长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共识;提高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