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浏览了河南日报“我们这十年”的征文.发现不少篇章是国事、人事、家事变化的真实记录,使人激动不已。不过我们也发现,有一些稿件是以近几年新购置彩电、冰箱等高档消费品的多少,来反映改革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自然,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反映十年改革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2.
传媒搞好舆论监督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而基础性的工作是要认真坚持“三讲”,即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 讲政治,就是要求监督主体的脑子里要有利益观。利益是思考问题的基础,并不等于政治;政治上讲的利益是指通过国家政权来处理的特定的社会利益。江泽民同志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就是要求他们:对内,讲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对外,讲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他要求“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报人像领导干部一样讲政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开展新闻监督时才能不被个别的、一时的、偶然的貌似侵害人民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所囿…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元宵晚会上,赵本山被授予“顾全大局奖”。原来,当春节联欢晚会进行到90分钟时,就超时4分钟。导演要求演员抢时间,否则  相似文献   

4.
5.
讲“庄严”     
“庄严”这个词,大约在东汉末才定型。荀悦(148—209)所著《汉纪》卷十四“武帝纪”中记有:“[南越]王、太后皆庄严,将入朝。”可是班固(32—92)等所著的《汉书》卷九十五“南越传”中记同一事,写作:“王、王太后饬治行装。”不过,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摄影界发生了一起闹剧:河南周口市的一家文化企业——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了一场冠名为“文苑杯”的艺术大赛活动.骗的不少摄影家、书法家参加。但到了发奖的时候,这家企业却要求获奖者必须先交钱。《中国摄影报》为此专门刊出《影友参赛遭遇收费陷阱》一文后(见2004年12月1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结合这两件事,做为一名影像评论者,在此我想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个地市级的党委对驻地记者站的工作进行评比,结果有两个记者站、8名记者、8篇新闻作品荣获“宣传贡献奖”,并分别给予3万元、6000元和5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奖励。那个地方还是个贫困地区。 这一报道是从地方党委如何重视宣传报道工作的角度来写的,既然成了新闻,大概也就有了普遍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卖点”,是新闻出版业近几年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时髦语言而被流传。讲“卖点”,就是要求记者采写人们喜欢看的新闻,出版人们喜欢读的作品,从而达到好卖的目的。讲“卖点”,对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从目前报刊选用文稿的情况看,片面追求“卖点”的情况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猎奇。一些“奇”文,连基本的新闻要素也没有,给人是是而非的感觉,以致人们说:“这些新闻不知是从哪里弄来的。”刊载这些文章的栏目,多贯有“人间”、“九州”、“异地”等词,也就是本地报纸刊登外埠新闻。你怀疑就怀疑去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具有交流性和参与性的中国“好故事”。报道好传统节日,对于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意义重大。本文认为,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主流媒体讲好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需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把讲清“是什么”与道明“为什么”结合起来,以更生动、准确且有文化深度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成语“尽如人意”,在一些报刊和书籍中,常常被简化为“尽人意”。如《燕赵都市报》上的几个例子: 1999年12月12日11版《中国足球改革这六年》:“尽管目前有些俱乐部在经营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上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13版《半个多世纪前的发掘》:“他们的发掘颇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徐柳 《国际广播》2002,(11):28-30
  相似文献   

12.
讲政治”。“坚持政治家办报”,是党的新闻事业使然,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怎样正确理解“讲政治”,进而把这一重托具体贯彻落实到新闻工作中去,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现在看来,我们在这方面有时做得并不都尽如人意。无庸讳言,目前在部分新闻单位,包括有的分管新闻工作的领导同志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一提讲政治,新闻报道就可以不讲形式,不计效果,好像讲了政治,就能代替一切。结果,应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报道,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嚼  相似文献   

13.
14.
2月底,《人民日报》发表《宁要微词,不要危机》一文,顿时,网站及报刊纷纷转载。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是转载还是言谈,这篇文章的题目几乎都由一句正文取而代之,即"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5.
16.
办报多年,让人感受最深的是:报纸要讲一讲“必读性”。 何为必读性?颐名思义,就是追求让读者一见就要看的效果。 新闻报道有一句术语,即指导性要与可读性结合。这句话已讲了十几年、几十年了,结合得怎么样呢?应该说,成绩不少,结合趋向于越来越紧密。但为什么至今还在讲,一提到新闻改革,提到讲求新闻质量,就必谈这个结合呢?原因恐怕只有一个,就是这种结合比较困难,到今天为止仍没有结  相似文献   

17.
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中央电视台首次设立两个公益广告特别奖项——优秀公益广告制作公司和优秀公益广告创意奖,奖励在公益广告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并向全社会发出公益广告倡议书,创作出更多为社会喜闻乐见,充分实现公益  相似文献   

18.
杨陈晨 《声屏世界》2007,(12):67-67
“猪啊!”还记得《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里这句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吗?那是斧头帮长老从照妖镜中看见自己的真形后发出的绝望叫声。2007年10月,伴随着由中国青年报主办,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协办的“红辣椒——2007中国最差电视剧奖”评选活动的正式启动,国内电视剧的这面“照妖镜”也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开卷周报》主办“开卷好书奖”已有十四年,由于评选较为严谨,所以在台湾出版界及读书界均有相当影响。2002年该奖已公布,有中文创作十大好书、翻译类十大好书、最佳青少年图书、最佳童书等项。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刚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同时,举行第二届“韬奋新闻奖”颁奖大会,奖励10位成绩突出的编辑、通联、校对。这是新闻界全国性最高层次、最高荣誉的奖励。 但遗憾的是,荧屏上却出现了一出玷污韬奋新闻奖的电视剧:《或者活着或者死》。该剧主角吴霞是一个“获得韬奋新闻奖第一名”的女记者。她大学毕业做采编工作不久,就和编辑部主任勾搭,甚至在办公室内作丑,以至怀孕。为此,身为韬奋新闻奖评委会的老主任,为吴霞拉关系、走后门,终于让吴震手中捧上奖杯和获奖证书。 在韬奋新闻奖颁奖大会上,吴震正在接受众记者的采访,突然会场上闯进来一个外号“流氓”的文艺界“大腕”。“大腕”当众骂吴霞是婊子。吴霞摔祝酒杯,打“流氓”耳刮子,大闹韬奋新闻奖颁奖大会。新闻界领导和主持颁奖会的新闻界前辈和评委委员们,被搞得目瞪口呆,束手无策。吴霞跑出会场,最后选择了“死”,从三环路高高的立交桥上跳了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