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成就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技术的国家;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2001年的3年中,我国种植抗虫棉面积约270万公顷,共少用农药12.3万吨,增产棉花9.6%,每公顷经济效益近2000元。抗虫水稻近两年在湖北、福建等地试种表明,抗虫稻在整个种植季节可基本不施…  相似文献   

2.
田野中的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有数干种转基因作物在大田进行试验。截至2003年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已有60多种,总面积达6770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农作物——农业的主导产品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机构的一份报告介绍,从1996年到2000年的5年中,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长了25倍,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2000年的4420万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达13个,包括: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南非、澳大利亚、罗马尼亚、墨西哥、保加利亚、西班牙、德国、法国和乌拉圭。2000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的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占7%和1%,其它国家均小于1%。1983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似乎正站在一场新的农业革命——“基因革命”的门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问题提供了可能。但是,目前转基因作物还远未被广泛接受,相当多的国家政府、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和舆论对转基因作物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认为其含有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欧盟在对待转基因作物问题上就采取了提倡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争论的焦点 2006年全球已有22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与转基因有关的物质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主要有2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从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非洲和欧洲正在设法在境内彻底消除转基因作物,但美国却有超过50%的大豆都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作物究竟是解决饥荒的良药还是危害人类的毒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全球粮食危机,不仅让美国的小麦种植者和小麦商人逐渐将种植转基因小麦视为生存之道,也令许多曾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企业的立场开始动摇。  相似文献   

8.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正在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其中生物育种产业更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生物农业育种等行业已初具规模,粮食已经实现7年连续增产,"十二五"期间还将计划增产500亿千克粮食。要达到这个目标,培育优良种子品种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报告,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34亿公顷,占到全球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9%,1996~2009年期间增长了80倍,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1,(9):22-24
在美国,转基因作物正在脱下神话的外衣。美国科学家表示:转基因作物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妙,更没有转基因技术公司所承诺的那么神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全球有效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现有的农作物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因此难以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利用转基因育种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作物的基因组中,选择性状良好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多代回交,可赋予目标作物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成功研制出转基因植株的植物超过35个科的120多个种,特别是世界三大主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0,(13):109-112
在美国,转基因作物正在脱下神话的外衣。美国科学家表示:转基因作物远没有当初想像的那么美妙,更没有转基因技术公司所承诺的那么神灵。目前,美国转基因研究正从“挑战自然”向“尊重自然”转变,而暗地里,美国却向中国等国非法输入转基因作物,以低价垄断别国粮食市场……中国的企业是否有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作物从诞生起,就招致了怀疑、拒斥和争议,但是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它的种植面积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10%。世界上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是大豆(占转基因种植总面积的57%)、玉米(25%)、棉花(13%)和油菜(5%)。  相似文献   

13.
<正>"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14年之久,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过数十亿之众,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1月5日,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院士,  相似文献   

14.
针对欧盟现有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的审查制度,孟山都公司近日发表声明:放弃在欧洲继续推广转基因作物。欧盟研究人员对此深表遗憾。反对转基因作物的人欢呼胜利的同时,支持转基因作物的人则警告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采用转基因技术,欧洲长期以来对转基因作物持较  相似文献   

15.
印度公众对转基因作物政策制定的影响和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意识对国家生物技术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从转基因作物在印度的种植情况、印度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印度政府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对印度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理解,相关政策制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口岸棉花进口量持续大增,其中不少是转基因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接近200万公顷,在国内棉织品市场买到转基因产品的概率是60%,对这类产品可以放心买、放心穿,今后市场上还可能出现转基因彩色棉织品.  相似文献   

17.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Cohen首创了重组DNA技术,开辟了分子生物学向工程化、实用化发展的新领域。1983年,转基因烟草和转基因马铃薯研究获得成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率先将部分转基因植物推上商业化进程,1996年,世界范围内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70万公顷,这一数字迅速增长,1997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公顷,1998年达到2780万公顷,1999年达到3990万公顷,2000年达  相似文献   

18.
张澍 《百科知识》2011,(18):40-41
目前介绍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说法:一种认为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是强制要求标识的,另一种则声称不仅转基因食品不要求标识,其他食品也不得贴上“非转基因的标签”,因为涉嫌歧视。那么,美国究竟是如何标识和管理转基因食品的呢?  相似文献   

19.
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国际社会既抱以期待又充满担心.期待是因为转基因作物可能为世界粮食问题、生态问题和营养不良问题等的有效解决带来曙光,担心则是由于这种非自然方式创造的农作物可能引发各种难以预料的食品安全危机和生态风险.这种矛盾的社会心理和相应的价值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构成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特殊社会环境,影响着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改变着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准入规则、运行机制和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迄今为止,已有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奥地利、瑞典、比利时、芬兰、德国等国科学家,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实验动物、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多种潜在不利影响。第一,转基因作物作为"新物种"侵占新环境,表现不折不扣的入侵性。自然界里从来没有过转基因生物,这是按照人的意志合成的"怪物"。它们因其体内有特殊基因,具备更强的竞争性和入侵性。植入抗虫基因的作物,比一般的作物更能抵抗病虫害袭击。长此下去,转基因作物将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种系丧失。除此之外,转基因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