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泉根 《出版参考》2013,(16):11-12
重复出版,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从某种角度说,重复出版就是出版资源的重新组合。我们知道,出版实际上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原创,二是引进,三就是整合。所谓整合,就是对传统出版资源的重新梳理、整编、制作、推陈出新、重塑新生。而且,整合是出版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原创与引进毕竟是有限的。实际上,我们很多图书都是对传统出版资源重新整合配置、充分利用以后,使之成为新的图书品种,  相似文献   

2.
在本届BIBF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以精美亮丽的展台形象、千余种精品出版物和数字出版产品以及十余场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精彩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河北出版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本届BIBF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以精美亮丽的展台形象、千余种精品出版物和数字出版产品以及十余场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精彩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河北出版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记者 刘伟见)相比于其他经济领域,出版面对市场是有其特殊性的。一方面,出版的上游诸如策划、编辑很难以一种类似工业产品的操作模式来进行,因为对图书有一个精神生产与组织的问题;另一方面,出版的下游诸如零售、批销又可以视为纯粹的商品运作,因为图书同样要以经济效益作为支撑。这样一种物质,给我们对于出版组  相似文献   

5.
现代出版业由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板块构成.教育出版是指与学习、教育及培训有关的出版,教育出版是最不会引起歧义、最名副其实的出版,因为这是一种产品最模式化、标准化,而过程最复杂、计划性最强的出版.  相似文献   

6.
重复出版,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从某种角度说,重复出版就是出版资源的重新组合.我们知道,出版实际上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原创,二是引进,三就是整合.所谓整合,就是对传统出版资源的重新梳理、整编、制作、推陈出新、重塑新生.而且,整合是出版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原创与引进毕竟是有限的.实际上,我们很多图书都是对传统出版资源重新整合配置、充分利用以后,使之成为新的图书品种,推向社会,送给广大读者的.比如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很多出版社都从不同维度,以不同方式加以重新出版,或做成精装本,或做成平装本,或改编成适合少儿阅读的少儿版本,或绘制成连环画、动漫书等等.  相似文献   

7.
今年,世界科技出版与学术出版界出现一种优胜劣汰的趋势,因为这一图书市场的最大两家出版公司已经推上出售台,而且第三家并未透露名字的公司正由于压力也即将推上出售台。  相似文献   

8.
刘永红 《出版参考》2015,(20):61-62
学术出版作为出版业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正日益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因为,学术出版是一种独特的出版类别,既关乎“出版”,又关乎“学术”,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高度与思想深度. 学术出版的概念及其辨析 学术出版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迄今为止,探讨学术出版的论文发表了不少,但鲜有给学术出版下定义者.笔者窃以为,学术出版应该是以推进科研、探究学问、弘扬学术、传播新知为根本宗旨,以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等为基本形式,以学术成果的发布、展示、传播以及交流为基本内容,遵守出版管理规定与一定的学术规范,涵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范畴的一种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9.
《出版广角》2013,(9):8-9
《盛典——诺奖之行》首发式4月19日,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西安曲江读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办莫言新作《盛典——诺奖之行》首发式。《盛典——诺奖之行》是莫言获诺奖后首部编著出版的作品,全书共16万字,按时间顺序真实记录了莫言诺奖期间每日活动、演讲、采访以及感想,包括莫言日记13篇,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界出版界普遍对于出版史研究的关心与重视,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重视出版史研究,首先是文化学术界研究文化史热潮的直接结果,因为出版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古籍出版注定是一个出版范围相对狭窄的领域,因为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怎样从有限且很多已进入公共出版领域的资源里开拓出无限的可能,这是每个古籍出版人应考虑的问题,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否按学科分类分卷(也曾称为“大类分卷”)出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建社之初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现在看来,因为是初次编书,分类分卷出版,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分类分卷出版的好处  一、能够迅速出书,受到社会欢迎。国外大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成了近年出版史研究领域一种可贵的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出版史研究坠入了一个相对的低落期,但以现代文学研究为主的其他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推动下向出版史领域多有介入,众多的学院派学者开始超越传统的以文本分析为主的界阈,而对文学所赖以存在的大学、出版社等制度性空间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种从文学史、学术史、思想史的角度切入的做法,落脚点多在于揭示、凸显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价值取向等,由此而取得的可喜进展,使得出版史研究大大超越此前多满足于史料整理与罗列这一层面,而获致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论视野与学科品格.但毋可讳言的是,因为这些以学院派为主的研究者对出版行业的相对隔膜,谈出版文化往往偏重于阐释推演,难免失于史实空疏与不确.与此相比,一些出版中人尤其是老出版家因为长年注重史料爬梳,且有亲身的出版经历,对史料运用慎审,结论精当,一旦从出版文化的角度观照史料,往往豁然开朗,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4.
试论出版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当做财富的价值观。出版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旨在全面提高出版人的素质,充分挖掘出版人的各种潜能,同时发挥市场调节在出版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合理有效地使用人才,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出版人力资源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人力资源和人的素质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因为知识经济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一种智力派生。我国的  相似文献   

15.
创造太阳——这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从五十年的历史经验中提出的出版理念。每种图书都应是人类精神家园升起的一轮新的太阳——这是创造太阳这一出版理念内涵的追求和目标。创造太阳的出版理念,反映了出版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自身的规律和它必须履行的一种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出版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只是因为它是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积累与传播的载体。否则,它就不能称之为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五十年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造新的太阳的历史。它所出版的图书,无论学术类成通俗类,无论政治类或文艺类,无论本版或版贸,都…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界出版界普遍对于出版史研究的关心与重视,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重视出版史研究,首先是文化学术界研究文化史热潮的直接结果,因为出版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出版史必然是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方面。自然,书刊出版史既是编辑出版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编辑学、出版学的研究兴起,作为书籍装帧史的研究也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17.
相当数量的医学选题项目受众面较窄而公益性强,符合国家出版基金“鼓励和支持优秀公益性出版项目”的宗旨,如果因为编辑或出版单位的原因未能申报成功,未免有些可惜,甚至对医学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损失。  相似文献   

18.
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农村报安阳记者站编辑的《让人生更精彩·1997-2000河南农村报作品选安阳卷》一书,近日由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 《让人生更精彩》一书分上下两卷,收录了1997年至2000年4年间河南农村报安阳记者站宣传报道安阳市经济工作、涉农工作方方面面的内容。这本书是河南农村报驻全省各市记者站出版的第一本新闻作品集。《让人生更精彩》一书出版@秦名芳  相似文献   

19.
谁都知道,网络公司与出版单位的“亲密接触”,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市场。但是,目前网络出版的市场反应并不因为双方的接触而亲密,而是一副貌合神离的样子。网络出版似乎在重复电子出版物“热闹不热销”的故事。 网络与出版亲密接触为什么赔钱赚吆喝?因为,网络出版目前  相似文献   

20.
西德的亚琛,有一家举世闻名的报纸博物馆.它收藏着世界各国用几百种不同语言文字编成的十二万五千多种报纸.其中有世界上最小的报纸和最大的报纸,还藏有一张他们自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据说该报出版于1520年.因为这张报纸既没有出版日期又没有出版地点,至今得不到世界上的公认.英国曾经出版过一种向民众发行的官报,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